作者:江河大爷
他竭尽全力也只能帮自己和焦志行脱身,幕后主使徐鸿渐却是毫发无伤。
杨夫子却是轻抚胡须,笑道:“能在首辅的围攻下全身而退,属实不易,切莫妄自菲薄。”
首辅亲自布下的死局,能被陈砚盘活,已是侥幸。
让一个小小举人去对付整个势力,实在是太难为人了。
周既白信心满满道:“以后有的是机会对付首辅。”
杨夫子手一顿,沉下心道:“倒也不必如此冒险。”
“怕是往后不得不冒险了。”陈砚难得的露出一丝无奈:“君父要我当孤臣。”
大殿之上,焦志行已经朝他伸出橄榄枝,他完全可以借机投靠清流。
可司礼监的监正汪如海亲自出面阻拦,焦志行并不给他选择的机会,转头就走。
次辅大人实在没必要为了一个小小的举人而得罪天子。
至于他这个小小的举人并无选择的机会。
杨夫子面露忧色:“孤臣之路不好走。”
那是要给天子当刀的。
陈砚倒是想得开:“陛下一直拖延此事,必是不愿如徐鸿渐之愿。他想要彻底掌控朝局,就要对付徐鸿渐。反正我已经得罪徐鸿渐了,此次没有把我杀死,往后肯定还会对我出手,不如投靠君父,好歹还有靠山。”
周既白想得更开:“阿砚只是个小小举人,能入陛下的眼已经被很多人羡慕了,路再难走总比现在一个小小举人没路走强。”
陈砚:“……”
说得真有道理,他竟无力反驳。
“等放榜了,砚老爷就不是举人了,是贡士,以后还会当进士,是大官了。”
一直未开口的陈老虎认真辩驳。
跟着陈砚久了,陈老虎也懂了一些科举上的事。
譬如中了会试,就是贡生老爷了,比举人老爷还大。
周既白反驳:“不,阿砚需得中会元,夫子的名声、阿砚和我一人五百两尽数压下去了,若不中会元,先生不止要被人嘲笑,我们身上就没盘缠了。”
话音一落,杨夫子立刻直勾勾盯着陈砚:“阿砚,为师一世英名就全靠你了。”
陈砚顿觉自己尚且稚嫩的肩膀不该承受如此重担。
再一想,好像是他自找的,又觉得自己活该,就算到时候穷死,被人骂死,也是他死有余辜。
第143章 会试放榜
三月初九,满街遛达的考生们惊闻放榜了,众人均是冲回各自所居住的会馆、客栈。
乡试虽有不少人是等着报喜,到底还有一些人会挤去看榜。
会试则不同。
参加会试者都是举人老爷,便要自持身份,哪里能与那些大户人家的小厮一同挤着去看榜?
倒不如在所住之处,与三两好友悠闲地喝茶等候。
这报喜早就行成产业,那些人早早就会守在榜下,等榜一贴出,立刻就敲锣打鼓贺喜。
此时最热闹的就是南方的会馆。
一波波的报喜往那些会馆而去,会馆的馆主们早已备好鞭炮,噼里啪啦放个不停。
如此一来,就显得镇江会馆颇为寂寥。
李景明三人离开陈砚租住的宅院后,就住到了镇江会馆。
此时他们也如本省其他考生一般坐在一楼大堂静静等候。
可惜镇江会馆始终没有报喜之人前来。
恰恰不凑巧,江启会馆就在镇江会馆对面,于是李景明等人就一直听着各种喜报。
“捷报!江启封宁历城县老爷朱讳敏达,高中辛未科会试第二百七十七名贡士,金銮殿上面圣!”
“捷报!江启阳春上云县老爷吕讳瑞,高中辛未科会试第二百五十九名贡士,金銮殿上面圣!”
“捷报!江启泰康余关县老爷叶讳卓才,高中辛未科会试第一百二十六名贡士,金銮殿上面圣!”
随着一波波报喜队伍从镇江会馆门口经过,会馆里的气氛越发压抑。
有人道:“要百名以内了。”
此话一出,气氛更是凝滞。
会试是聚集整个大梁的人才,便是有些人对自己有信心,也不足以让他们认为自己能入百名以内。
许多人实际已经放弃,可没有人离开。
整个镇江会馆到了此时,竟还是颗粒无收,这如何能让镇江考生们甘心?往后又如何在其他省的面前抬起头?
众人憋着一股劲儿,死死盯着门口。
可报喜的人并未因他们的期盼而在镇江会馆停下,依旧是敲敲打打,一路高唱着“捷报”,前往江启会馆。
旋即就是江启会馆的欢呼,与响个不停的鞭炮声。
镇江会馆的馆主早习惯了此等情形,倒是颇为从容。
镇江学风本就不如江启,每科会试,此场景皆要上演,他早已能做到泰然处之。
见镇江学子们如此压抑,他就让伙计们给各个桌子上茶水点心。
李景明他们一桌也上了些瓜子花生,可三人并没有心思吃这些。
“捷报!江启泰康安丘县老爷武讳良飞,高中辛未科会试第九十一名贡士,金銮殿上面圣!”
鲁策捏紧拳头,语气沉重:“到前八十名了。”
会馆众人的心俱是往下沉,再看对面会馆那热闹景象,更显镇江会馆凄凉。
又是一阵锣鼓声响起,报喜队伍从拐角出现,江启会馆的馆主已是满面红光地让人将鞭炮挂起,只等报喜队伍到了近前,就点燃鞭炮。
谁料那报喜队伍一个转弯,竟停到镇江会馆门口。
伴随着锣鼓声,一身红衣的士子高唱:“捷报!镇江东阳嘉南县老爷徐讳彰,高中辛未科会试第八十九名贡士,金銮殿上面圣!”
鲁策“蹭”地站起身,目光炯炯:“文昭你中了!”
徐彰字文昭,取文德昭彰之意。
镇江会馆众考生听之,便觉此名此字极为切合这位徐老爷。
李景明也站起身,对徐彰行了同辈礼:“恭贺文昭兄。”
会馆其余人也纷纷开口:“恭贺文昭兄高中!”
“文昭兄大喜!”
“恭贺文昭兄杏榜有名!”
徐彰双眼湿润,扶着桌子起身,对着李景明和鲁策行礼,哑着嗓子道:“多谢。”
又拱手对会馆其他人道:“多谢诸位,诸位也必定榜上有名!”
众人虽心中并不觉自己能中,此刻却也感念徐彰的好意,纷纷答谢,看向徐彰的目光更是火热。
有这位文昭兄在,镇江府就不是颗粒无收。
徐彰一贯算冷静,此时在狂喜之下也难掩激动。
又被如此多双眼睛盯着,只觉人生荣耀也不过如此。
徐彰将身上所有的银子一股脑掏出来,全给了报子,这才在狂喜之下回到位子坐下。
镇江会馆的馆主大喜,将早准备的鞭炮拿出来,当着江启会馆馆主的面点燃,鞭炮噼里啪啦响个不停。
江启会馆馆主冷哼一声,手往挂着的十来串鞭炮上一一划过,又挑衅地看向镇江会馆的馆主。
镇江会馆馆主自是不甘示弱,立刻让伙计将自己准备的所有鞭炮都拿出来,一串接着一串点燃。
谁规定中一位就只能点一串鞭炮了?他必要让鞭炮响个不停,给足徐老爷脸面。
哪里像那江启会馆,中的老爷竟一人只有一串鞭炮,场面实在不够看。
江启会馆的馆主被这等无耻行径气得脸红脖子粗,待到本馆又有举子中时,便特意将点鞭炮的香在半空划一圈,方才点燃。
江启会馆门口再次热闹起来。
而镇江会馆再次沉静下来。
李景明捏紧了拳头,心却是上上下下没个消停。
他自觉自己此番答得极好,可参加会试者人才济济,他也不敢确信自己能中。
徐彰见他如此,便道:“你文采犹在我之上,必能中。”
李景明只从鼻腔“嗯”了声,目光紧紧盯着门口。
此刻他无比羡慕徐彰。
“捷报!镇江南宜宁毅县老爷齐讳乐水,高中辛未科会试第六十二名贡士,金銮殿上面圣!”
报喜队伍沿途高唱,声音传来镇江会馆,沉寂许久的会馆内再次喜气洋洋。
不过馆主鞭炮只剩一串,就没报喜徐彰时热闹。
有两人也足够让馆主得意了。
往科镇江会馆中得多时也就两人,偶尔颗粒无收,因此此科已算大丰收。
这最后一串鞭炮点了,他也就心满意足地拍拍手,坐回了会馆里,悠闲地喝起茶。
报喜队伍时不时再从门口经过,众人就听到名次从五十名到四十名,很快就到了三十名。
到了此时,会馆许多士子已经彻底不抱希望,也对同乡不抱希望。
能到这等名次,无一不是人中龙凤,多半都是在南方士子中角逐,已不是他们能指望的。
不过众人并不离去,他们还想看看这会元花落谁家。
“捷报!镇江东阳曲开县老爷李讳景明,高中辛未科会试第十七名贡士,金銮殿上面圣!”
隔得老远,报喜队伍便高唱起来。
“我们镇江竟有人进了前二十名!”
会馆内有人一声惊呼,紧随其后就是一片哗然。
第144章 会试放榜2
“哪位是景明兄?”
“景明兄何在?”
镇江省虽战绩不行,前来赴考的考生却不少,多数并不相互认识,此时众人纷纷询问起来,就如上千只鸭子在“嘎嘎”叫。
李景明就听四周全是自己的名字,一时被吵懵了,只看到徐彰和鲁策二人兴奋地呼喊,虽听不见声音,从口型能看出是“你中了!”
外界如此吵闹,李景明却能清晰地听到自己的心跳声。
一股强烈的兴奋感从胸口涌出,旋即扩散至全身。
他终于不负众望中了。
李景明眼眶渐湿,嘴角却是止不住往后扬起,朝着徐彰拱手:“同喜。”
徐彰和鲁策二人不跟他客气,朝着两边大声呼喊“李景明在此”,一边将李景明往门口推。
待到门口,听到报子又贺喜,李景明便一把扯下钱袋子,直接塞进报子怀里。
整个会馆的目光齐齐落在李景明身上,羡慕、憧憬,各种目光让李景明有些恍惚。
他已是贡士了。
徐彰头一个鼓掌叫好,会馆内众考生纷纷跟随鼓掌。一时间,会馆内掌声如雷鸣。
馆长就是在这时反应过来,双手猛拍大腿:“哎呀,鞭炮!”
鞭炮早被他放光了,哪里还有。
上一篇:大唐皇长孙:皇爷爷!你吃鸡排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