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农家子的权臣之路 第198章

作者:江河大爷

  他已开出条件,答不答应就是总督大人该考虑的。

  叛乱未平,开海一事不着急,他等得起,就看总督大人等不等得起了。

  一出大帐,就见那些武将齐齐看向他,陈砚摇摇头,叹息一声,在众人失望的目光下踱步离去。

  没走多远,就被胡德运派来的一名士兵拦住。

  既是上峰想见他,陈砚自是要走一趟。

  一瞧见陈砚,缩在椅子上的胡德运悲从中来,竟嚎啕大哭。

  那凄惨模样,实在是闻者伤心,见者落泪。

  “陈大人,你说我在城内,哪里能料到朝廷军会缺粮草?”

  胡德运是真委屈,原本是两件大功,如今竟还成了大错。

  打仗不都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吗。

  朝廷十万大军浩浩荡荡而来,竟连粮草都没有,打的什么仗?

  他胡德运就是想破头也想不出这事儿啊!

  “你说,我不烧粮草辎重,如何能灭了敌军的气焰,如何能打开城门?”

  说到此处,胡德运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

  陈砚安慰道:“府台大人切莫心急,总督大人必会做出公正裁决。”

  这话安慰不了在官场混迹多年的胡德运。

  他红着眼盯着陈砚:“陈大人,本官是信任你才冒着生命危险打开城门,如今本官落入这等境地,您不能不管。”

  反正就一句话,除了陈砚,他胡德运谁都不信。

  陈砚揉揉眉心,颇为无奈道:“下官位卑言轻,怕是要叫府台大人失望了。”

  顿了下,他继续道:“府台大人的妻儿老小在岛上过得极好,待叛乱平定,本官可将他们送回府台大人老家。”

  原本陈砚是想弄死胡德运,后来胡德运开城门立下大功,胡德运的功过该交由朝廷裁决,陈砚不会再费心力在胡德运身上。

  不过此前答应的要护其家眷的安危,陈砚还是会竭力办到。

第324章 久攻不下

  胡德运心里大骂陈砚不要脸。

  他位卑言轻?

  当初在松奉搅风搅雨的时候,怎么不说自己位卑言轻?

  让他胡德运开城门时,怎么不说自己位卑言轻?

  他在城内时就听说了,宁王水军就是被陈砚手下的民兵击败的!

  能进出总督大帐的人,还好意思提什么位卑言轻?

  若换作以前,胡德运必会暗讽陈砚一番。

  如今形势比人强,他胡德运只好夹着尾巴恳求:“陈大人足智多谋,定能为我指出一条生路。”

  陈砚见他如此真诚,心中突然闪过一个念头。

  或许,还可借机将那些走私集团的人也牵扯进来。

  松奉的动乱是走私集团和宁王共同造成,如今宁王已经跳出来,只等平叛。

  走私集团却始终藏于幕后,往后终究是个大患。

  陈砚眸光晦暗,再对上胡德运便多了几分笑意:“下官倒是有一计,就是不知道府台大人敢不敢。”

  胡德运双眼一亮,立刻道:“本官都已经走投无路了,还有什么不敢的?还请陈大人明示。”

  陈砚瞥了眼营帐外守着的护卫,笑着道:“既然军中无粮,府台大人给他们粮就是了。”

  胡德运顿时泄了气:“我上哪儿找这么些粮食?”

  莫说现在,就是以前他也没这能耐。

  陈砚往他靠近了些:“大人自是没有,松奉那些乡绅富户还没有吗?”

  胡德运瞳孔猛缩,连呼吸声都粗重了不少:“得罪那些乡绅富户是要命的!”

  陈砚并未再劝,而是往后退了一步,对胡德运道:“明日下官就将大人的亲眷送过来一家团聚。”

  胡德运立刻站起身,想要去拦陈砚,手伸到半空又收了回来,脸上全是谄媚:“就让他们在岛上吧,还劳烦陈大人照料。”

  陈砚意味深长道:“若胡大人不帮大军弄些粮食出来,恐……胡大人不若团聚一番,事后本官还会将他们接回岛上。”

  胡德运目光挣扎一番,终究还是咬牙道:“本官给他们弄粮食去!”

  这一关若过不了,他都活不了几天,还怕得罪那群乡绅商贾吗?

  陈砚拱手行礼:“下官静候府台大人佳音。”

  军中没粮食,可以找乡绅商贾纳捐,亦或是借。

  总要让这些藏在阴暗角落里的老鼠们露露脸。

  胡德运若真能帮大军从那些乡绅大户手中要来粮食,又会立一大功,命必定是保得住。

  那些乡绅大户此前已经被他狠狠搜刮过,宁王也该搜刮了不少,如今能拿出来的粮食,怕是不足以支撑十万大军太久。

  等乡绅大户们拿不出粮食了,裴筠终究还是会来找他陈砚。

  当然,这其中也有变故,那就是裴筠早早拿下王府。

  可惜想要尽快办成此事,需要裴筠有莫大的勇气。

  宁王终究是皇亲,皇帝下的令是平定叛乱,并未说当场斩杀。

  如此情况下,裴筠不敢冒着得罪宗室的风险无差别轰炸王府。

  这也是裴筠围而不攻的一个重要原因。

  不过这些都是陈砚根据与裴筠数次打交道推测出来,并没有十分的把握。

  裴筠在粮食不足时,也有可能真就豁出去,不顾宁王生死,强行攻破王府。

  究竟是选择得罪宗室,还是选择得罪走私集团,全看裴筠自己的选择。

  要是裴筠选了前者,陈砚也只能另想他法。

  若非朝中实在无人,他也不必以粮食相挟,逼裴筠赞同开海。

  他这个同知离中枢太远,根本无法影响国策。

  需要送人入阁。

  陈砚虽起了这个念头,却没有费太多心力去琢磨。

  这不是一朝一夕能办成。

  当务之急,还是要平定叛乱。

  原本以为胡德运领着军队一家家要粮食,总能要出来一些,谁知整个松奉城内没一家给粮。

  倒不是他们公然对抗军队,而是各家的家主都不见了,那些大户亲眷没有仓库钥匙,上哪儿给军队弄粮食去?

  胡德运不甘心呐。

  乡绅大户都得罪了,结果一粒粮食都没要到,这不是风箱里的老鼠,两面受气嘛。

  既然得罪了,他干脆得罪个狠的,当即就抓了个公子哥逼问,旋即得知那位大商贾被王爷请走后多日未归。

  胡德运将此消息上报后,裴筠想了一整夜都没想明白宁王这是闹的哪一出。

  莫不是为了逼这些乡绅商贾们交出粮食,才来的这么一手吧?

  经过两日的折腾,大军粮食已不剩多少,裴筠也顾不得许多,派兵将那些乡绅商贾的宅院一围,逼着将仓库打开,见到粮食就“借”。

  如此弄了几日,才堪堪弄到三天的口粮。

  裴筠只得往城外找,令他意外的是,城外的乡绅大户们都好好待在家里,见大军来要粮食,纷纷慷慨解囊,竟给凑出了两千石粮食。

  如此一来,裴筠找到了两全其美的办法,派人往宁淮各处借粮,竟就这般支撑到了八月底。

  可裴筠丝毫没有喜色,只因那王府没有弹尽粮绝的颓败之相。

  期间他们多次进攻,次次都被打退。

  王府内那一万将士,竟硬生生将朝廷军挡在了王府外。

  明明是瓮中捉鳖,谁知这鳖壳太硬,还扎人,竟无处下手。

  再拖下去,先扛不住的反倒是朝廷军。

  就在这等艰难境地下,忙着在岛上训练民兵的陈砚再次被请到了松奉城。

  裴筠能支撑这般久,已是大大出乎陈砚的预料。

  不过此次见面,裴筠的白发比上次见面要多两成以上。

  可见想要统领十万大军,实非易事。

  陈砚不由对裴筠多了几分发自内心的敬重。

  因此在裴筠说出宁王府如今的惨状时,陈砚并未如上次那般推辞,直接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下官以为,想要彻底磨灭宁王的斗志,可从潜龙岛下手。”

  “陈三元的意思,宁王还想找时机退回潜龙岛?”

  裴筠眉头拧成结。

  潜龙岛和松奉城已经被朝廷的水军彻底切断,宁王更是缩在王府无法出来,怎么逃往潜龙岛?

  此前裴筠对陈砚所言多是听信的,这一次他却怀疑起来。

  总兵兰剑荣冷笑:“王府外已被团团围住,连只苍蝇都飞不出,宁王如何突围?”

第325章 潜龙岛

  不待陈砚开口,裴筠便脸色一沉,冷声道:“兰总兵军务繁忙,就莫要在大帐中耽搁了。”

  陈砚见状,便眼观鼻鼻观心,将自己置身事外。

  兰剑荣脸色大变:“此乃商议决策之时,下官身为总兵,怎可不在?”

  其他武将神情复杂。

  堂堂总兵,竟要被总督大人给赶出大帐,这便是要将兰剑荣这个总兵给架空了。

  裴大人此举,摆明了是要力保陈大人。

  裴筠沉着脸道:“如今战事焦灼,不知宁王何时会有大举动,唯有兰总兵在王府外,才能稳定军心。”

  此战能打到如今的局势,陈砚功不可没。

  后面要如何破局,还需陈砚出谋划策。

  再者,朝廷的粮草还未运到,大军还指望陈砚捐粮,全军都需将陈砚捧着,这兰剑荣贵为总兵,却看不清形势,竟跟陈砚争功,实在愚不可及。

  两人若要保其一,裴筠定然是保陈砚。

  与陈砚相比,兰剑荣这个总兵在此战中实在可有可无。

  “总督大人……”

  兰剑荣上前一步,还要为自己辩解,裴筠却已没了耐心与他纠缠,直接喊了护卫,强行将兰剑荣赶出了大帐。

  站在大帐外,兰剑荣浑身杀气沸腾。

  今日他所受奇耻大辱,他日必百倍奉还!

  兰剑荣暗暗在心里发誓,愤恨得转身离去。

  大帐内,裴筠对陈砚道:“陈三元有话但说无妨。”

  其余将领闻言,纷纷将目光落在陈砚身上。

  他们早知总督大人重视陈三元,却从没料到总督大人能为了陈三元做到如此地步。

  兰剑荣乃是堂堂总兵,就这般轻易被赶出大帐,这等羞辱莫说影响他在军中的威信,更会影响他往后的仕途。

  裴大人真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