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末日前:我的后盾是国家 第63章

作者:零点有雨

  总计16名航天员进入了那辆“中巴车”,各自在座位上坐好。

  航天员的总数有62个,但中巴车的座位却仅有16个。

  人们心中清楚,这些航天员顺利到达月球的概率仅有约20%,就算此刻仅有的16个座位也几乎不可能用完。

  命令下达,16位航天员像是踩动感单车那样,在座位上用力踩踏起来。充当制冷剂的液氮随之开始流淌,温度数字随之开始降低。

  有人试验也顺利完成。

  完成了这些测试,航天员们随之动手,在相关专家们的指导下,配合着设计图纸,快速将这一辆“中巴车”拆成了一块一块的零部件,然后又快速将其组装起来。

  它太大了,发射的时候必须要拆卸开来才能装进火箭。到达月球之后,还需要航天员们再手动将其组装起来。

  反复数次,直到所有人都完全掌握为止。

  来自全球各地的超导材料已经汇聚到了发射场之中,且预留了火箭发射失败导致一部分材料毁掉的余量。

  一切准备工作完成,该开始发射了。

  轰鸣声之中,一枚又一枚火箭冲上天空,或者化作绚丽宏伟的烟花,或者冲入云霄消失不见。

  江阳站在观察大厅的巨大落地窗之前,抬头望着天空方向。

  “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最为强大的敌人。

  为了对抗敌人,对抗末日,我们铸造出了氢弹这种最锋利的矛,也集全球之力,铸造出了PYDD-6这种最坚固的盾。

  最为勇敢坚毅的战士们,现在,我们把这矛和盾交给你们,由你们带着我们所有人的希望和祝福,踏上战场,面对敌人。

  祝愿你们能赢得这一场战争的胜利,祝愿你们能平安归来,祝愿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文明,能继续在这生息繁衍了几十万年的星球上继续延续下去……”

  最后一枚火箭已经升上了天空。

第114章 数学问题

  火箭发射完毕,江阳的注意力便转移到了另一件事情上面。

  “外星文字破译工作进行的如何了?”

  虽然此刻并不能确认那些由线段和点组成的图像就是外星文字,但此刻人们已经这样默认。

  顾常山道:“国内专家们正在制定破译方案,编写破译算法。

  行动小组正在征用国内超算,并与外国联系,尝试将外国超算也纳入进来。

  工作应该已经接近尾声,再有几个小时时间便可以开始运行了。”

  江阳微微有些诧异:“超算?”

  顾常山道:“是的。这些文字的破译工作其实是一个数学和计算机学的问题。”

  听到顾常山的解释,江阳心中渐渐明悟。

  与自己之前想象的外星文字破译过程不同,这一过程中其实并不涉及太多的古文字破译专家,而是更多的与数学、计算机学有关。

  古文字破译专家们破译古文字,更多的是在通过研究这些文字的演化过程,结合考古学发现,和现实之中存在的考古学痕迹一一比对来破译的。

  比如一个宝盖加一个“豕”,在知晓豕是猪的含义,而宝盖很显然意味着某些遮挡,再结合人类文明的历史,经过一番研究对比,便能知晓这是家的意思。

  但这些外星文字很显然不太可能和地球上的东西有关联,如此,通过现有的古文字专家来破译的可能性便被排除。

  但人们有另一种办法来尝试破译。

  首先可以确认的一点是,既然是文字,那么其内部必然含有某些逻辑。某一个文字和另一个文字之间的排列是有规律的,有含义的,不太可能是随便乱排的。

  而研究文字内在的排列规律,这属于语言逻辑学的范畴。

  但只研究其语言逻辑同样是无法做到破译其内容的。同时人们也没有其余参考。

  那破译的办法便只剩下了最后一种。

  暴力穷举。

  所谓暴力穷举便是,为每一个文字编上一个编号,先假定其是某个含义,譬如这个字假定是“家”,另一个字假定是“太阳”,然后以这一套方案代替原有文字,通过人工智能来分析一下被替代之后,这一篇文章的逻辑是否通顺,是否符合语言学规律。

  如果通过这种更换,最终生成的文章逻辑不通,那自然便可以排除。

  同时,如果某个替换方案在前期表现出了足够通顺的逻辑,比如两个字符的结合被认为是“小A家”的意思,但与这个代表着“家”的,相同的字符却出现在了被认定为“风”的字符后面,两者组合成了“风家”这个没有意义的字符,那么这种替代方案同样会被否定。

  现代常用汉字约有3000个。从这方面看,每一个外星文字便有3000种可能含义。但不要忘了,一个外星文字可能并不仅仅对应一个汉字。

  它可能对应的是一个词汇,甚至直接对应一段话。

  如此一来,每一个外星文字可能具备的含义便多到数不清楚了。

  而使用这种替代方案所需要一一排除的可能性便也多到人力无法数清的地步。

  所以,引入超算,通过AI来辅助排除便成为了必然。

  这便是末日计划指挥部不仅征用了国内所有可以征用的超算,还主动出击,面对全球征用超算的原因所在。

  计算量实在太大,唯有全球合力,才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将这些文字的含义破译出来。

  “不知道其余国家会不会配合我们……”

  这是江阳心中浮现出的一点忧虑。而似乎看出了江阳的心思,顾常山沉声道:“目前工作推进很顺利。”

  ……

  地球另一侧,宽敞巨大的办公室中,众多穿着军装或者名贵西服的人们济济一堂。

  前方,头发金中带白的总统先生神色严肃,静静听着一名下属的汇报。

  “……继前期全国范围内的工业总动员之后,那个国家进行了频繁、大量的重型运载火箭发射任务。

  其失败率极高。且有情报表明,其中至少五分之一的火箭是载人发射。

  最终,292枚火箭之中总计有60枚发射成功。

  弹道学研究表明,这些火箭的发射目标都是一样的,都是……月球。

  但,截止到此刻为止,我们尚且不知道他们究竟在月球上发现了什么,以至于让他们如此,嗯,疯狂,是的,我只能用疯狂来形容他们的举动。

  同时,经综合分析,我认为他们的行动,无论是之前悍然发射洲际导弹,还是征用我国超导材料生产工厂,又或者是全国的工业总动员,还有此刻如此疯狂的发射火箭,以及刚刚才接到的,他们征用我国境内所有超算的要求……应该都是基于同一个事件框架的。

  这些事情不是互不关联的,而属于同一个大事件的框架之内。”

  这位下属合上了手中的文件,看向了总统先生以及诸位同僚,声音沉重:“那么,我们要不要答应他们征用我方超算的要求?”

  会议室之中刹那间响起了嗡嗡的议论声。

  片刻,一位面容坚毅的军人举手发言。

  “我反对。

  超算涉及我国核心利益和机密,不能就这么交给他们。

  再结合此刻情况,之前他们发射洲际导弹从我国国土穿过,我国发射的导弹却被对方拦截,已经造成我国声望大跌。

  此刻再配合对方要求的话,先生们,你们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我也反对。”

  一时间,会议室中众人纷纷表态,有反对也有支持。但无论反对还是支持,俱都有着充足的,且看似不可反驳的理由。

  议论声最终停下。所有人的目光全都汇聚到了总统先生身上。

  这一刻,不知道为什么,往日看起来坚强冷肃,似乎不会被任何困难击倒的总统先生竟然有了一点苍老的迹象。

  他默然良久,足足十几分钟后才抬起头来。

  “先生们,放下心中的仇恨、不甘和偏见,接受现实吧。

  虽然这次事件的主导者不是我们,而是他们,但……如此关键的时刻,就不要再争夺话语权了。

  人活着,国家存在着,文明延续着,才有未来可言啊……”

第115章 算法

  国内算力最高,规模最大,足足由2048个节点组成,每个节点包含16枚CPU和GPU芯片,总计有32768枚芯片组成的人马座二号超级计算机基地内一片繁忙。

  此刻足足有几十个会议室在同时举行会议,前来参会的语言逻辑学专家、计算机和数学专家以及硬件和通信工程师等济济一堂,每一处会议室之中都在不断发出激烈的讨论和争辩声。

  他们在拟定最终的文字破译和算法方案。

  将外星文字替换成人类文字是很简单的一件事。但如何高效且准确的分辨这些内容是否具备合理逻辑,并将其准确筛选出来供人工解读却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这涉及到两个方面,其一是足够的算力。

  这部分无需专家们理会,此刻有专门的工作小组在和外国对接并推进这件事。

  其二便是算法。

  如何用算法来分辨一段内容是否有价值?己方该如何设定逻辑,如何判断甄别标准?

  这同样是一项极为庞大复杂的工作。专家们通过数天时间的讨论,已经确定了算法的绝大部分标准,但还有一些问题需要收尾。

  专家们在激烈的讨论着,另一边,对外工作小组的工作同样进入到了尾声。

  庞大的控制大厅,大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显示着诸多红色名字。

  那是己方甄别出来的,具备征用价值的外国超算名单。

  此刻的红色则代表着离线,也即并未接入到己方网络之中。

  等候片刻,一个低沉严肃的声音响起:“奥斯蒂亚三号超算申请连线,通讯测试中……连接成功!”

  大屏幕之上,一个位于角落的不起眼的名字瞬间由红色变成了绿色。

  这意味着在两座超算,两个工程师团队的努力之下,这座超算已经接入到了此刻的分布式计算网络之中,可以承接接下来的计算任务了。

  几乎没有任何停顿,那个低沉严肃的声音再度响起:“卡斯特尔号超算申请连线,通讯测试中……连接成功!”

  “圣贝利诺超算连接成功!”

  “巴尼奥超算连接成功!”

  “连接成功!”

  如同受到了颜色的侵染一般,大屏幕之上,那些原本呈现出红色的名字一个接一个的变成了绿色。

  数据通道已经开通,控制权限已经移交。此时此刻,位于人马座二号超算基地之内的专家们可以毫无虚假的说,己方已经控制了整颗地球80%以上的超算算力!

  便在这时候,数学和计算机专家们的讨论也最终汇总成了成果。程序员们按照这些思路快速将其化作程序,然后上传到了中央超算之中,并以此为核心,向位于全球各地的,总数达到了879座的超算分发计算任务。

  这一刻,一些奇妙的变化发生在了这颗湛蓝色的星球之上。

  一座城市边缘,那轰鸣着的巨型机械忽然间停止了运转。

  工人们面面相觑。

  城市道路之上,一座座路灯熄灭,任凭道路被黑暗所吞噬。

  闪烁的霓虹失去了色彩,巨大的露天屏幕上,前一刻还在歌舞升平,下一刻便漆黑一片。

  此刻仅有少数城市核心机构维持着电力供应,其余地方一片黑暗。

  这些电力被截留下来,全部紧急调向了两百多公里外,一处位于山中的庞大建筑之中。

  这座建筑之中,充当超算核心的总计数千枚芯片,充当辅助的数万枚内存芯片、通讯芯片等,此刻正处在全功率运转状态之中。

  庞大的电力源源不断流入,刹那间便化作了超算之中最细微处的一个个零和一的数字变换,化作了通讯光纤之中的明暗变化,化作了滚滚热量,伴随着温控系统的运转吹向了已经被冰雪覆盖的山川之中。

  寒风凛冽之中,这座超算所处的山谷冰雪却出现了一点融化的迹象,开始有流水潺潺流走。一处土壤之中,一条蛇伴随着温度的提升缓缓有了动作,最终睁开了眼睛。

  看了看身边已经出现融化迹象的冻土,又看了看远方仍旧被厚重冰雪覆盖的山川,这条蛇陷入到了茫然之中。

  北极圈周围,一处湖泊。

  周边俱都被冰雪环绕,唯有这处冰湖仍旧保持着液态。

  一条小船静静飘在湖水之上,一名渔民洒下了手中的网,希望能捞到一些鱼获。

  这个季节的鲜鱼可是价格不菲。

  湖面如镜,冰雪环绕之下满是静谧气息。

  一个水泡忽然间从湖底浮现,在水面悄然炸开。

  这是很正常的事情,没什么奇怪的。

  但下一刻,渔民便看到了第二个水泡,然后是第三个,第四个,一直到无数多个。

  这一刻,虽然仍旧是冰天雪地,但这一片湖水却有无穷无尽的水泡从湖底冒出,在湖面上炸开,如同整个湖泊已经沸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