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末日前:我的后盾是国家 第62章

作者:零点有雨

  他顿了顿,声音变得坚定起来:“一定可以做到。”

  “好。制冷装置暂时先按此处置。接下来是超导材料。”

  陆兆明的目光看向一众材料专家:“它必须要符合以下几个特点。

  一,产量足够高,短时间内便可以拿出足以覆盖整个制冷装置的数量,同时我们也必须要考虑到超导材料可能的破损问题。

  二,自身具备足够的韧度,最好具备一定的抗磨损性能。因为无论我们如何设计,这一套制冷装置总归是要有地方与那处通道的地面直接接触的。

  三,方便存放,方便取用,方便航天员们操作。

  四,温度上限要尽可能的高。失超温度越高,对于制冷装置的要求便越低,从工程上来讲便越容易实现。

  基于这四个特点,结合现有产能、超导材料特性,大家认为哪种材料最为适宜?”

  一番短暂但激烈的讨论之后,同样有一名专家作为代表站起。

  “符合这些特质的超导材料有且仅有一种,PYDD-6。”

  那位专家说道:“这是一种基于铋锶合金的化合物,真空下失超临界温度为-190摄氏度。

  但问题在于,这种材料因为综合性能不足的缘故濒临淘汰,大量生产线被拆除,目前全球产能较低。

  我国目前仅有6家厂商具备生产能力,想要在短短四五天时间内生产出足够数量,我们的产能至少要扩大五倍才行。”

第112章 无条件

  陆兆明心中沉了一下。

  他知道,产能问题是最难在短时间内解决的,甚至不是投入多少多少资源和人力就能解决的。

  这和此刻正在同步进行的火箭制造不一样。

  短时间内制造大量火箭的最大难点在于将各种各样的零部件按照要求组装起来,也即它原本的产能是足够的。

  而在短时间内凭空建造一座工厂让它开始运转?

  不可能的。就算集全国之力都不可能做到。

  “我国产能不足,那全世界呢?”

  那位专家道:“据我所知,全球范围内此刻还拥有这种材料生产能力的厂家,除我国之外还有32家。

  理想情况下总产能是够的,但问题在于这些厂家数年来全部处于低负荷生产状态,相关工人大量流失。

  除非相关国家政府出面全力推动复产,否则……短时间内没有恢复产能的可能性。”

  五天时间,不,具体生产也需要时间,那么召集工人复产的时间就只能压缩到两天以内,而以那些国家的效率……

  能做到吗?

  听那位专家说出一个又一个国家的名字,以自己对那些国家的了解,陆兆明教授一颗心控制不住的慢慢下沉。

  但他仍旧保持着表面上的平静。

  “首先确保国内厂家全力生产,其余国家的事情,我会和上级沟通。”

  ……

  一处造型简朴的办公室内,孙长河看着手中的文件,长久默然。

  良久,他抬起头来,向顾常山道:“像是之前那次循环那样,试射一枚洲际弹道导弹吧。”

  “是。”

  遵循正常流程,交涉、谈判,甚至于公布真相,等待逐一验证,是根本来不及的。

  此时此刻唯有以力破巧,暂且不管那么多,不管对方情愿也好,武力胁迫之下的无奈也罢,总之要先把事情做了。

  至于会为未来留下什么隐患……未来再说吧,如果还有未来的话。

  暗中的刀光剑影,生死交锋并未影响到现实世界的喧哗。

  在社交网站的一片沸腾之中,高爆炸药爆炸的光芒再一次在公海海域出现,掀起了滔天浪花。

  与此同时,一些信息通过私下渠道,传递到了许多人面前。

  巨大的长条形会议桌面前,一位老者身居中间,神色严肃。

  在他对面,一位穿着华丽军装的军人正在快速汇报。

  “……现有证据表明,那个国家正在进行全国范围内的工业总动员。且,结合多方情报,我们高度怀疑制造目标为火箭,重型,足以承担月球运载任务的火箭。

  同时,该国所有具备月球探测能力的探测装置,空间望远镜、射电望远镜、地面光学望远镜等,在近期以来全部中断了原有的观测任务,全部对准了月球。

  我们有理由认为,他们在月球上发现了什么。

  我们同样认为,他们要求我们以政府名义出面,在最多40个小时内恢复5座超导材料工厂的生产,并在110个小时后将所有产品交付给他们,是这件事情的延续。

  之前的洲际弹道导弹发射无非是向我方施压,展现他们不顾一切的决心,确保我方能如期完成他们的要求而已。”

  身居中间的老者默默思索着。

  另一位官员道:“阁下,我认为这件事情有许多可斟酌之处。

  可以确定的一点是,对方既然展现了如此坚决的决心,那么只要我方不想同归于尽,就只剩下答应他们条件这唯一一条路。

  我对此并无异议。不过是几家工厂而已,答应他们又不会损失什么。

  我思考的是,在这次事件之中,我们能争取到哪些利益。

  决心越大,为了达成目的,所能承受的付出便越多。只要不触及他们的底线,我想,哪怕我们要求的利益多了一些,他们也是会答应的。”

  长条形会议桌面前,与会者们对视一眼,各自从同事们眼中看到了一抹兴奋。

  这样的机会可能几十年都没有一次。

  我们又不是不肯配合,我们答应你们的条件,所要求的不过仅仅是一些利益而已,你们不会不答应吧?

  老者仍旧沉默着,始终没有回应下属们那如同饿狼看到了肥肉一般的眼神。

  良久,他轻轻叹了口气,沉声道:“答应他们的要求,同时……我方不提出任何条件。

  我方无条件配合。”

  “阁下?”

  迎着下属们满是惊异的目光,老者抬起头来,目光似乎穿透天花板,延伸到了那颗荒凉死寂的星球之上。

  “我们和他们都在一艘船上。

  结合现有情报,能让他们如此疯狂的,除了船要沉了之外,我想不到其余的可能性。

  他们的疯狂,不仅是在拯救自己,也是在拯救我们,拯救这艘名为地球的船本身。

  除了答应他们的要求,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之外,我们无法做到更多。

  但至少,我们能做到在他们拯救这艘船的过程之中,不干扰他们,不影响他们。”

  “阁下……”

  那位下属仍旧有些不甘心的样子:“纵然您的判断是对的,这也并不影响我们争取我们应得的那些利益。

  为什么不能两者兼得?”

  老者轻轻摇头:“放弃现在的利益,是为了未来更大的利益。

  他们已经不再掩饰自己的锋芒,而此次极有可能属于灭世级别的灾难度过之后……你认为世界局势会如何发展?

  你希望此次事件仅仅只是一次交易,还是希望这是一张交给未来胜利者的投名状?”

  交易的话,钱货两清,谁也不欠谁。

  获得胜利者认可,得以站在胜利者一方的话,却能获取到无法估量的,源源不断的利益。

  老者慢慢站起身:“不仅我们要无条件配合,我们还要以自身影响力,促使其余国家也尽可能的配合。当然,有关船要沉了之类的判断,就不必告诉他们了。”

  会议室内,众多与会者的意见在这一刻终于统一。

  ……

  循环第五天,清晨时候。

  伴随着一架又一架飞机从地球各处飞来降落,江阳也看到了制冷和机械、材料专家们合力制造出来的那台设备。

第113章 矛,盾

  那是一台如同中巴车一般的机械。

  它长度大约有十米,宽度和高度则有两米多的样子,通体全封闭,完全被金属覆盖,没有一点缝隙。

  它底部有四个轮子,外侧车身上部则向两侧延伸出四根杆子,顶端各有一个轮子,总计八个轮子。

  除此之外,它还有一条“尾巴”。

  它是金属材质的,一边连接着车身,一边连接着一个如同板车一样的东西,板车上面则放着一个整体形状如同翅膀,由一根根管道组成的东西。

  此刻,它便被放置到了一个由透明玻璃组成的,坡度向下的通道之中。

  不仅坡度,通道的高和宽也都是四米,与江阳所提供的有关那处月球地下通道的尺寸吻合。

  车身上部向两侧延伸出的轮子便正好抵在玻璃上。

  解除固定装置后,在地球重力作用下,这辆“中巴车”便拖着身后的尾巴和翅膀,开始了向前的缓缓滑行。而车身两侧延伸出的轮子和杆子则限制着它的前进方向,让它只能顺着通道滑行,不至于跑偏撞到了墙上。

  江阳知道,在月球地下通道那无法使用电磁波通讯,为了确保防护完全,车身上也不可能开窗的情况下,位于内部的航天员们是无法知晓外部情况,更不可能主动控制车身方向的。

  如此,以这四根杆子和轮子固定其方向便成为了唯一选择。

  江阳在周玉陪同下向那处玻璃通道靠近了一点,立刻便感觉到了从那里散发出来的森森寒意。

  为了模仿月球环境,玻璃通道内的温度是零下30摄氏度,且处于真空状态。

  稍微后撤一点,江阳看向了旁边的监视器。

  众多专家正在密切观察着那些数据变化。更是有一些内部的监视器清晰显示着中巴车内部的情况。

  江阳看到了每排两个,八排十六个座位。

  座位下方则是如同自行车脚踏板一般的东西。

  此刻没有人蹬动那块踏板,它却在自行转动着,很显然此刻人们正在使用电力模拟踏板被踩动的情形。

  在这些踏板的运转之中,江阳看到一些透明的液体正在慢慢减少。

  他知道,这些透明液体便是制冷剂。

  普通家用空调的制冷剂是氢氟烃类,此刻这些形状为透明液体的制冷剂则是液氮。

  踏板的运转强行降低了这些透明液体所处空间的压力,让它们强行汽化。而液体汽化是会吸收热量的。

  于是,中巴车内部,通过遍布整个车身的管道,以液氮为载体,它的热量便被强行吸取。

  这些蒸汽随之通过车身之外的那条“尾巴”,进入到了翅膀形状的散热板之中。

  在这里,这些蒸汽又基于来自那些踏板的能量,被强行压缩成了液体。

  大量的热量便释放了出来,在真空环境中以热辐射的形式向外扩散。

  热量散布出去后,这些液体又在人力压缩机的作用之下,返回到了遍布车身的那些管道之中,再度开始抽取车身的热量送往车外,如此循环往复,源源不断。

  在这一套装置之下,江阳清晰看到布置在车身几十个点位的温度探测器探测到的温度数字在不断降低,最终降低到了-191摄氏度。

  而这个数字,已经低于了那种名为PYDD-6的超导材料的临界温度!

  高于-190摄氏度,这种材料会失去超导特性,也即失超。而低于这个温度,它就会进入超导状态。

  现在,只要将这种材料制成的超薄金属片贴在中巴车的车身上,它的温度就可以降到临界温度之下。

  试验大厅中,满脸油光,似乎很久没有清洁,眼球上满是血丝的众多专家同时发出了低低的欢呼声。

  江阳轻轻松了口气。

  无人试验成功后,有人试验立刻开始。

  航天员们排着整齐的队列,穿着仿照那种纯机械式,但特意降低了重量的航天服来到了这里。

  江阳看到了一个又一个熟悉的面孔。

  上一世,那些人主动赴死的场景一幕幕浮现在眼前,让他心中有一种走上前去问候的冲动。

  江阳心中情绪翻涌,航天员们的目光则没有在他身上停留。

  这一世,航天员们还不认识江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