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蟑螂七岁了
直到第三日的黄昏,他精疲力竭,倒在一棵古松之下,再也走不动了。
就在他意识将要模糊之际,一个砍柴的老翁,背着一捆干柴,从山路那头慢悠悠地走了过来。
老翁见他倒在雪地里,形容枯槁,不似活人,便走上前,探了探他的鼻息。
“年轻人,还没死?”
陆凡艰难地睁开眼,看见了老翁那张布满风霜的脸。
“老人家......”他用气若游丝的声音问道,“您......您可知晓,玉虚宫......在何处?”
那老翁闻言,上下打量了他一番,叹了口气,将背上的干柴放下,坐在他身边。
“又是一个来寻仙的痴儿。”
老翁摇了摇头,说道:“年轻人,听老汉一句劝,回去吧。这昆天山脉,方圆八百里,本地人都叫它这个名字。至于你说的那个昆仑山,那个玉虚宫,那是仙家的地方,是活在传说里的。”
“不......”陆凡固执地摇头,“它一定在......一定在的......”
“在,是在。”老翁点了点头,“可它不在你能找着的地方。这山是有灵性的,它想让谁看见,谁就能看见。它不想让谁看见,你就是把这八百里山脉翻个底朝天,也休想找到一片瓦。”
“这便是仙缘。你有这份心,是诚。可你没有这份缘,便是命。”
“老汉我在这山里砍了一辈子的柴,见过来寻仙的,没有一千,也有八百。有王公贵族,有富商巨贾,也有像你这样身无长物的穷苦人。可到头来,又有哪个见着了真正的仙人?”
“都说心诚则灵,可在这仙缘一事上,光有诚心,是没用的。回吧,年轻人,你尘缘未了,执念太深,这里不是你该来的地方。”
老翁说完,便不再理他,背起柴火,沿着山路,踽踽独行,很快便消失在了暮色之中。
陆凡怔怔地躺在雪地里,望着那渐渐暗淡下来的天空。
没有仙缘......?
他千辛万苦,九死一生,从陈塘关一路走到这里,跨越了战火与死亡,最终得到的,就是这四个字?
陆凡眼前一黑,晕死过去。
第105章 陆凡的杀孽从何而来?
斩仙台上,一片落针可闻的静默。
一股无声的松弛感,在众仙之间蔓延开来。
先前还挺得笔直的腰杆,此刻都微微塌了下去。
那屏住的呼吸,也化作了一声声若有似无的轻叹。
佛门阵营那边,几位随侍的菩萨与罗汉,方才一直垂眉敛目,神情肃穆,此刻脸上那紧绷的线条,终于柔和下来。
净念菩萨得意一笑,双手合十,低声念了一声佛号:“阿弥陀佛。原来是虚惊一场,倒是我等心随境转,着了相了。”
他身旁一位怒目金刚模样的罗汉,亦是瓮声道:“圣人门庭,岂是等闲之辈能窥探的。此子执念深重,杀孽缠身,本就与仙道无缘,此乃定数。”
“善哉,善哉。如此一来,此事便再无波折了。”
他们的低语,虽是刻意压着,却也清晰地传入了周围仙官的耳中,代表着佛门一方的心意定了下来。
天庭的仙官们,更是神态各异。
此事,到底还是燃灯古佛看得通透。
一位须发皆白的星君抚着胡须,摇头叹道:“可惜,可惜了。跋涉万里,历经九死一生,到头来却是一场空。这份恒心毅力,若是用在正道上,何愁不能有所成就。”
“正道?”旁边一位掌管刑罚的武将冷哼一声,“星君此言差矣。依我看,这便是天意,是他德不配位,纵有天大的机缘,也无福消受。”
“话虽如此,可他那般境遇,也着实可怜。”一位看起来颇为年轻的仙子,眼中流露出几分不忍。
“仙子心善,却也莫要忘了天规。一码归一码,他的遭遇固然可怜,可他犯下的杀孽,却是板上钉钉的事实。总不能因为他可怜,这桩公案就不审了,这天条就不作数了。”
议论声渐起,众仙的心思,又活络了起来。
那关于圣人门徒的惊天猜测,已然化作了饭后闲谈的些许感慨与谈资。
这出戏,看到此处,已没了悬念。
哪吒立在原地,沉默不语。
他没来由地感到一阵烦躁,说不清是为陆凡的徒劳无功,还是为这天道命运的无常。
所有的反应,都被燃灯古佛尽收眼底。
他脸上的悲悯之色,自始至终未曾变过分毫。
昆仑山,是最大的变数。
这个变数,如今总算是不成立。
他心中暗自点头。
虽然过程出现了许许多多的偏差。
虽然陆凡莫名其妙到了陈塘关,与哪吒有了因果。
但说到底,就凭这点因果,远不足以改变什么。
如果陆凡真的和玉虚有旧,他今天反倒不能直接对陆凡出手。
但如果仅仅是这样,那现在,该由他来落子了。
他环视一周,见人心已定,火候已到,便缓缓开口。
“阿弥陀佛。天道昭彰,因果循环,非是人力可以强求。”
他目光扫过镜中那道卧于雪地里的孤寂身影,悲悯地说道:“此子心诚,跋涉万里而不悔,其志可嘉。然其尘缘未断,执念蒙心,终是与仙家大道隔了一重天地,此非人之罪,实乃命数使然。”
众仙闻言,皆是点头称是。
“如今,陆凡此子的来历根底,已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诸位仙家心中的疑虑,想必也已烟消云散了。”
“既然旁枝末节已了,那便让我们回到此案的根本上来吧。”
众仙皆觉有理。
“古佛所言极是。”一位掌管天庭典籍的文官出列,躬身说道,“既然此子与玉虚宫的干系已然厘清,那便该当论罪了。”
然而,他话音刚落,另一位身披铠甲,面容刚毅的雷部神将却皱起了眉头,提出了一个众人心中都已生出的疑问。
“古佛,诸位同僚,”他声如洪钟,指向三生镜,“我等在此耗费许久光阴,观看此子前尘,皆因他日后会犯下滔天杀孽。可如今镜中所示,此子寻仙不成,心若死灰,兼之他早年过度使用法力,废了修行根基,此刻与一将死的凡人无异。他这般模样,又如何能犯下那所谓的杀劫?”
此言一出,斩仙台上顿时又起了一片交头接耳之声。
“说的是啊!他经脉俱损,法力全无,连寻常的壮汉都敌不过,莫说去犯下杀劫了。”
“莫非是这三生镜出了差错?”
“不可能,三生镜乃天道法宝,映照因果,岂会出错。只是这前因与后果,着实是衔接不上,令人费解。”
众仙的议论声中,充满了困惑与不解。
这桩公案,本以为山穷水尽,即将盖棺定论,谁知柳暗花明之后,竟又走入了一条死胡同。
这前后的矛盾,让整件事都透着一股说不出的诡异。
燃灯古佛端坐莲台,心中亦是泛起了一点疑惑。
他动用三生镜,本意有三。
其一,是做给玉帝与满天神佛看的,彰显佛门行事,有理有据,并非无故寻衅。
其二,便是借此镜中惨事,消磨哪吒那颗护短的道心,让他亲眼见证这陆凡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堕落,届时再无颜面为其求情。
其三,才是打发这公审的冗长光景。
至于陆凡究竟犯下了何等杀劫,如何犯下的,他并未真正放在心上。
在他看来,结果早已注定,过程不过是走个过场。
他身为过去佛,执掌过去时空,三界往事,鲜有能瞒过他的。
这三生镜的演化,在他眼中,不过是蜗牛爬行,太过迟缓。
此刻见众仙生疑,他也觉着此事确有蹊跷。
镜中这陆凡,的确是一副油尽灯枯,随时都会毙命的样子。
图个保险......
他心中念头一定,与其在此干等,不如自己亲自去看个究竟。
燃灯古佛缓缓闭上了双眼。
他周身那层温润的佛光,在这一刻变得深邃起来。
眼前的云层化作了一条无形的时光长河,逆流而上。
斩仙台上的喧嚣,众仙的面容,都在他感应中迅速褪去,化作了流光碎影。
他的神念,穿透了当下的时空,径直回溯到了镜中画面所发生的那一刻。
昆仑山下,风雪弥漫。
陆凡的身躯,僵卧在古松之下,已然被薄雪覆盖,气息微弱得如同风中残烛。
一天过去了。
两天过去了。
他的生机,正在飞速流逝,魂魄离体,只在顷刻之间。
燃灯的神念静静地观察着。
在他看来,这凡人已是必死之局,再无任何变数。
然而,就在陆凡最后一线生机将要断绝的刹那。
一道人影,毫无征兆地出现在了古松之旁。
那人影出现得太过突兀,就好像他本就站在那里,又仿佛他是从虚无中直接凝聚而成。
第106章 模糊的人影
燃灯古佛心中咯噔一下。
他的神念试图看清那人的面容,可看到的,却是一片混沌的模糊。
那人的身形,相貌,衣着,尽数被一层无法言说的道蕴所笼罩,任凭他如何催动过去佛的神通,竟是完全无法窥探分毫!
这怎么可能?!
他是过去佛!
三界之内,只要是已经发生过的事情,就没有他看不清的因果,没有他辨不明的形貌!
除非......除非那人的道行与境界,已经高到了一个足以蒙蔽过去,隔绝时空的地步!
一个可怕的念头,在他心头炸开!
燃灯古佛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
下一秒,他的神念被一股无形的大力狠狠弹回。
就像是偷窥者被主人当场抓住,狼狈地驱逐了出来!
燃灯古佛的身形在莲台之上,竟不受控制地晃动了一下,险些没有坐稳。
他猛地睁开双眼,瞳孔中还残留着未曾散去的骇然。
方才那道人影是......
与此同时,斩仙台上,一直平稳流转的三生镜,画面“滋啦”一声,变得紊乱起来。
镜中,原本清晰可见的雪地古松,以及躺在地上的陆凡,忽然被大片的白雾所笼罩,整个画面都模糊不清。
只能隐约看见,在陆凡的身侧,多了一个朦胧的人影轮廓。
“这是怎么回事?”
“镜子坏了?”
“不对!这情形......”
斩仙台上,众仙皆是惊疑不定。
“这阵仗,怎么与用业报水镜查看此子师承之时,一模一样?”
上一篇:人在勾栏:开局获得八奇技!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