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甲壳蚁
梁渠陷入沉思。
精怪力气比普通人大得多,刘全福吭哧吭哧削一块木板要好久,河狸手上只要一小会。
整个效率高出几倍不止!
第238章 河狸牌造船厂
围塘石的缝隙中满是丛生的茸茸青草,叶身弯曲,叶尖耷挂着雨珠,斜斜地坠下。
牛毛细雨飘摇不定,打落进池塘,溅到木板上印出一个个褐色小点,又在江风中淡化。
尚未封顶的小木屋以围塘石为地基,从水上蔓延至水下,两只小河狸叼着木条进进出出,不断地为小木屋添砖加瓦。
难以想象整个占地十多平的小屋在四只河狸精怪的共同努力下,只用上不到旬日时间便建造完成大半。
眼瞅再来两三天便要封顶竣工,整个工程的总设计师大河狸被梁渠叫了出来。
大河狸拖着尾巴坐在地上,它伸出舌头舔舔爪子,用口水梳理抹平脑袋上几根翘起的毛发。
整理规矩后,大河狸迈着步子走出木屋,来到池塘边面见房东。
梁渠望向水边的老砗磲,示意老砗磲上前替他交流。
作为妖兽的老砗磲看似一无是处,除去防御高与寿命长外没有任何优点。
但它的精神力实打实的强悍,能够凭借意念与有智慧的精怪进行浅层次交流,正好作为他与河狸沟通的中转站。
而且梁渠十分怀疑,河狸一家是老砗磲引来的。
那天肥鲶鱼一众水兽来到池塘,河狸一家的表现十分惊恐,第一反应就是望向老砗磲。
这一点很微妙。
河狸下意识的把老砗磲当做求助对象。
或许是老砗磲每天往来大泽,偶然碰上想找地方度过丙火日的河狸一家,提上了那么一嘴,事情便那么顺理成章的发生。
甚至有可能两方很早之前便认识。
活过千年,大半时间在大泽中,认识一些安全无害的精怪不是不可能。
否则梁渠不太相信河狸会在不了解房屋主人性格,习惯的前提下,随便找個花园安顿全家。
他让老砗磲负责沟通,同样是考虑到两者皆为水兽,相互间信任度会更高。
伴随着老砗磲不断冒泡,大河狸不断点头。
河狸牌造船厂似乎有望挂牌营业。
若是能挂牌,让河狸一家一直住下去都没问题。
只不过,想要让别人干活,绕不开一点——报酬。
帮别人造东西,不能白打工。
老砗磲转述河狸的要求。
梁渠反问:“你们想要什么?”
人喜欢银子,不是因为银子能当饭吃,而是银子能换来饭吃。
给刘全福银票没问题,河狸不一定喜欢.
它没法拿着银票跑到钱庄换银子,再捧着银子跑到市场上置换自己喜欢的东西。
那太过为难一只河狸。
大河狸立直身子,两只爪子上下挥舞,虚空捧起什么放在嘴巴下咔咔咔地啃.
然后它挪到梁渠脚边,用爪子抱起他的手掌,帮忙握成拳头,举到梁渠面前,五趾张开。
它回头望了望,思虑一番,又别回去一根,伸出四根趾头。
梁渠望着自己的拳头,再听一旁老砗磲的解释恍然大悟。
“每一个月要四块我拳头大小的金属石块?”
大河狸猛点头。
合计一家四口,一个月一狸一块呗?
“金银块不行吗?”
大河狸摇头,脸颊肉都在颤。
它从地上捡起一个石块,递到嘴边啃成粉末,纷纷扬扬落在地上,随即呲嘴,露出自己橙灿灿的两颗大门牙。
“金银太软,不够啃?”
梁渠若有所思。
河狸一族最重要的宝物便是自己的牙齿。
大河狸的牙齿之所以呈现橙黄色,不是它不刷牙,不讲卫生,而是河狸牙齿成分与寻常动物大不相同,里边含有大量金属元素!
元素不是凭空出现的,它需要补充,啃食金属矿石是最主要的方法。
此外河狸的牙齿终其一生不断生长,若不打磨,会生得太长,以至戳到脑袋。
寻常河狸啃啃树木足够,精怪河狸不行,必须来点“硬货”。
啃矿石,属于打磨,摄取二合一。
金银虽然同样是金属,但质地太软,甚至不如寻常的石块好用。
梁渠当即同意。
金属矿石嘛,大泽里有很多,哪怕短时间内水里找不到,陆刚师兄那边肯定不少存货。
狼烟武师级别的铁匠,身边最不缺各种矿石。
只是金属矿石不便宜啊,河狸的效率高是高,建造成本也要翻倍……
不过没关系。
效率是王道。
改天去刘全福那边要两张图纸,双线开工!
原本要两个半月一艘船,直接干到它一个月一艘!
想来能在蛤蟆不太腻的同时,做到利益最大化。
得到梁渠认可,河狸抽动尾巴,趴在地上四肢齐用跑回木屋,把好消息告诉妻儿。
从今往后它们不仅每月有矿石供应,更得到了安全的庇护所!
对河狸来说,建造物品本是生活的一部分,唯一的区别在于建造的东西需要变个形状。
四只河狸互相磨蹭,传递过喜悦,大河狸重跑回来,指向小木屋,又抬腿跺跺地面,伸出爪子左右扒土作刨坑状。
“想在池塘边挖洞?”
河狸本来只住上一个半月,度过丙火日离开,现在要长久居住,想在池塘边缘打个洞,连通屋内外,属于本能作祟。
梁渠环顾一圈,答应下来,只让河狸不要挖到围墙外边去。
当初建立池塘,目的是为让老砗磲与肥鲶鱼它们有个地方进出。
为此整个池塘造得非常大,光半径有五丈,十五米,直径三十米,大致呈微椭圆形,占地有一亩多。
靠着池塘外,有一圈土地铺上鹅卵石,种上几棵灌木,然后是两米高的围墙,加起来几乎等同于一个三进院的占地。
花销倒不大,梁渠当时的身份已然是官员,周边无民宅,扩建出去的土地几乎是半卖半送的给了他。
池塘大坑的主力军则是几头水兽,只砌围墙和铺设地面雇佣匠人花掉不少钱。
真是过神仙日子。
有带池塘的大花园,有三进院,吃饭洗衣有人负责,实打实的地主生活。
当年头一次去师父家,他见到的差不多也是这番场景,只是规模更夸张。
四进院,带湖心亭的大庭院,有马苑,狗屋,冰窖,小演武场,往来皆是仆从。
羡慕的不行。
仔细想想,自己现在当真是师父的翻版。
当年平阳镇上有杨东雄,现如今义兴镇上一样有他梁阿水。
别人望自己,又是怎样的一番感受呢?
第239章 略有所得
乌龙在灌木丛中扑抓蝴蝶,河狸们尽心尽力的搭建房屋。
梁渠站在池塘边望着河狸,想到不能动与肥鲶鱼。
两只他最先统御的水兽,也是帮他脱产最关键的一步。
从统御第一只水兽开始,注定他不再需要自己每天费劲费力的驾船出去捕鱼。
能统御水兽,其实是泽鼎给予他助力最大的地方。
某种程度上说,甚至比融合泽灵更为重要。
每个人都被公平分配了一天24小时,如果要加倍努力才能比得上别人,就等于是透支了其他机会成本才勉强达成现状,还预支了继续进步的可能性——因为剩余时间和精力不足。
当以不足的时间与精力,疲惫地投入到新一轮资源竞争中时,又会加剧劣势的扩大。
汝巧非汝能,我拙非我愿。
许多人一生不得寸进,并非是本身才能到头,而是自身处境的劣势累积到了无法弥补的程度。
一步先步步先,一步后步步后。
那天从丰埠县回来,河泊所中有四位想来投奔他的武师。
哪怕现在梁渠已经记不太起他们的名字,也大致明白四人的意图。
正是想通过人脉的建立,来弥补自身的处境劣势。
这样的人太多太多。
有的人成功,有的人失败。
梁渠幸运的开辟出另外一条通道,走的更加轻松惬意。
……
画舫上。
窗口大开,七八台冰台汩汩冒冷气,屏退江上热浪。
楠木桌上,沸腾的红油飘散着滚滚热气,众人筷子一刻不停,辣的满面通红。
今天是六月三十日,开小会的日子。
梁渠一回生二回熟,大胆让众人试一试自己的火锅,仍是各种口味齐聚。
众人探讨六月收获,总结经验之余,头一次尝到如此新奇的“乱炖”,吃的热火朝天。
柯文彬大喊:“我单方面宣布,以后每月聚会,都要有火锅,谁赞成,谁反对?”
“我投赞成票!”项方素饮下一口冰镇酸梅汤,大口呼气,“过瘾,这什么‘火锅’的方子是阿水一个人想出来的?”
“若是项大哥没在其他地方尝过一样的,应该是了。”梁渠笑道。
冉仲轼啧啧称奇:“前两日梁兄弟抓着两个鬼母教众,尚不及今天这一锅汤给我的新奇大,吃得痛快!”
“说起这事我是真羡慕,那天我和项方素他们到大泽上找那么久,只找到一个鬼母教的小据点,未曾想梁兄弟路上就能碰上两個,白拾一个大功。”
“可不是什么值得羡慕的事,被埋伏可比埋伏别人危险多了。”
柯文彬哈哈大笑:“倒也是,比起被埋伏,我还是喜欢埋伏别人。”
徐岳龙夹起一块鱼肉片细细品尝,一一分析里头的大料味。
“我尝出来很多香料的味道,白芷,甘草……那什么菌菇的汤底里面,你是不是往里头加了补药?枸杞,红枣,党参……”
梁渠竖起大拇指。
“岳龙大哥厉害!慧眼如炬!”
上一篇:修仙:从催熟宝药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