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水煮天命
“很多佃户原本是有田产的,但他们把田产送给世家,送给宗门,送给大地主,宁可作佃户,交上五成的租子,也不想当自耕农。”
竟有此事。
楚无疆不由得说道:
“这不可能,这不合理。”
“朕理解方相的意思,这地方官员胡作非为,随意增加摊派,他们不敢去惹大宗门,大地主,于是全部转嫁到自耕农身上。”
“自耕农宁可投靠宗门和世家,也不愿做自耕农。”
“可是正常而言,自耕农就算被摊派和徭役,也不至于五成以上吧。”
方相笑了笑说道:
“陛下有所不知,农夫的收入绝不只有田里的产出。”
“这样的农夫早就饿死了。”
“他们会去给地主做帮工,在一些山谷补种粮食,乃至蔬菜等等,妇女也要进行纺织。”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全家不得停歇,就连小孩也要一起上阵。”
“佃户比长工更好的地方,在于他们有份田产可以获得保底收入,再加上打工,采集,有些还进行狩猎等工作,整体收益超过长工。”
这下明白了。
农民是多才多艺的,很多都是多面手,什么都会一点,积极努力地干活,才可能维持生计。
如果只是名义上的税负,朝廷的税负并不算重,把所有明面上的加起来,都不算重。
但你要把【摊派】算起来,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楚无疆深吸一口气道:
“方相的意思是,若朕没有管好地方官府,衙门就会通过【摊派徭役】,将农夫剩下的东西,全部夺走。”
“哪怕朕免除了田赋,免掉了债务,去除了租金,还是剩不下什么钱来。”
“甚至自耕农们宁可奉献田产,给世家做佃户,也不愿意有自己的田产。”(注:可参考《卖田说》)
当然龙州的民生有在改善,因为柳知府等人知晓楚无疆的政治理想,不敢干得太过分。
方相点头道:
“陛下聪慧,有些情况是这样的。”
“但不完全如此。”
“如果地方官员过于贪婪,那么农夫们就倾向于卖身世家,如果世家和宗门干得太过分,农夫们就会找衙门伸冤。”
“毕竟从道理上来讲,各地衙门征收的摊派,徭役很多都是非法的。”
“因此宗门和世家可以抗住衙门的压力,不给衙门提供这些灰色收入。”
“衙门自然是去欺负没关系的自耕农。”
“这就导致了恶性循环,最终变成贫者无立锥之地。”
“当然世家,宗门,侵占田产,一步步蚕食自耕农的情况,也是存在的。”
在楚无疆的前世,就有类似的案例。
明朝著名的大臣徐阶,号称占有二十四万亩土地,其中有一半左右,就是乡亲们【投献】田产,挂靠在徐家身上,他们依靠徐家的名声,抵制衙门的摊派和杂役。
你没有关系,想捐田产,还没这门路呢。
但这样就严重影响了衙门的收入,同时加重了其他自耕农的负担。
于是著名的清官海瑞,就要求徐阶退出一半田产,不要再给乡亲们挂靠,否则衙门怎么进行摊派?
总不能逮着一只羊来薅,这会出事的。
而自耕农一有机会,就想投靠世家大户的原因,就在于此。
只是世家大户也不敢接受太多【投献】,避免得罪朝廷,因此保持了一批自耕农的存在。
换句话说,朝廷与地方豪强的博弈,核心区别是大量的自耕农,不想被朝廷欺负,宁可投靠贵人,宁可缴纳地租,也不想接受朝廷非正式的摊派。
注意,是非正式的摊派。
朝廷的正税在理论上是比较合理的,没有哪个朝廷设计正税的时候,会把农民往死里逼。
但摊派的税负压力,可以是无上限,并且集中到没有关系的农夫身上,让他们家破人亡。
楚无疆终于把农村的整个逻辑链弄清楚了,忍不住说道:
“宰相大人,您既然都知道,为何没有处理?”
若不是方相告知,楚无疆这种从来没有种过地,在农村生活的人,怎么会知道这样复杂的细节。
方相主持朝政多年,连这样的细节都了如指掌,竟然没有动手处理。
这让楚无疆颇为不解。
方相解释道:
“陛下有所不知。”
“衙门若是不收摊派的话,那知县,主簿们怎么修炼武道,怎么进步?”
“这些都是朝廷的人。”
“老臣只能调查地方,让衙门不要干得太过火,同时抑制世家,宗门进一步庇佑乡亲,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老臣有位学生正在龙州工作,他自己能够从赌场等环节获得收益,自然会约束各地知县,不能肆意妄为。”
楚无疆轻声道:
“世家是豺狼,衙门是虎豹,合起来就是豺狼虎豹。”
“方相的意思朕明白了。”
“朕可以利用朝廷对付世家,宗门,同时也要小心朝廷的无序扩张,这最终也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同时对付世家的时候,提高百姓的收入,也要提高吏治。”
“否则这些增加的收入,就会重新落入到衙门的胥吏手上,被他们吃干抹净。”
农夫要面对的,可不是一只豺狼。
朝廷的税收分为两部分。
如果你只看正税的话,那确实不高,如果你把地方的非正式摊派加上,那税负压力是很惊人的。
它不平衡,也不平等。
压力会流向最没有抵抗压力的人。
方相点头道:
“陛下天资聪慧,老臣佩服。”
“朝廷深重无法解决这问题的原因,就是各地衙门都需要汲取资源,强化自身。”
“这也是朝廷赐予他们的好处,默认他们吃掉一些,只要不是干得太过分。”
楚无疆不由得问道:
“方相既然说出这些,想来是有些应对的法门,不妨直言。”
方相点头道:
“正是。”
“朝廷要想治理地方,减轻自耕农的负担,不外乎这几种办法。”
“第一,就是将这些非正式的摊派,变成实际上的税负,严格来要求,减少自耕农【投献】世家,宗门带来的收益。”
“只是非正式的摊派变成正税,也不会妨碍地方官员,继续巧立名目,征收一些非正式的摊派。”
“因此朝廷要整顿吏治,加强监管。”
“第二,命令世家,宗门不得接受自耕农的投献,把这些田产退回去,让地方衙门多收非正式的摊派,至少平均一些。”
“第三……”
方相说到这里,露出一抹犹豫之色,倒是楚无疆明白,他开口道:
“第三,就是剿灭全部的宗门,世家,所有的农夫都变成自耕农,朝廷征收的总量大了,剩下交由衙门来分配。”
“这样的结果,就是衙门的权力空前强大,他们要是作恶起来,吃相也不比世家,宗门好到哪里去。”
“有人说过,流官制度的官员,是不会在乎当地百姓的生死,而地方豪强还要顾及地方发展。”
“但地方成为一霸,也会开始鱼肉百姓。”
武者是需要资源的,农夫手上的钱财,属于最容易榨取,同时也最没有副作用。
只要最底层的弱者,就一定会遭受类似的压榨。
方相也是世家的一员,这样的想法自然不能都说出来,只能低头道:
“老臣惶恐!”
楚无疆摆了摆手:
“方相能将数十年执政经验,全盘托出,朕很是欣慰。”
“这个问题确实不好解。”
“现在灵丹税,酒税的情况如何了?”
方相回答道:
“陛下,税收状况良好,灵丹税今年能收2亿两白银,这还存在各种隐性交易等情况。”
“至于酒税的话,今年能收8000万两白银,潜力巨大。”
新的税种导致灵丹价格上涨,酒类价格上涨,但阶梯制税收的原理,的确是提高了朝廷的税入。
楚无疆便点头道:
“那这些税收的话,可以分割一部分,留给地方使用,作为办公经费。”
“让地方衙门往这方面努力,能收间接税,就不要收直接税。”
“除此之外,朝廷免除钱粮后,对于田产的征收,也要按照阶梯制度来,让大地主缴纳更多的正税。”
以前的朝廷是,明面上的税负不高,背地里的税负很重,偏偏这些沉重的税负压力,流向了最不能承受的人。
最终导致社会走向崩塌。
方相能感受到楚无疆对于百姓的关爱,忍不住说道:
“陛下仁慈。”
因为他和镇国公不是不知道这一切,但是衙门汲取资源,会强化地方官员的实力,这些官员出现过不少优秀的武道种子。
在培养人族的武道种子上,两者是一致的。
普通百姓作为燃料,为武者提供资源,即使方相这种较为仁慈的宰相,在这方面也没有太大疑问。
他只是反对镇国公的灵米计划,防止大规模百姓逃亡,以免造成社会动荡。
楚无疆摆手道:
“他们能分得这些好处,也要承担相应的工作责任。”
“朕不会让他们胡作非为的。”
楚无疆话音刚落,手上便凝聚出一枚天魔种子。
方相有些惊讶地说道:
“莫非陛下……”
楚无疆含笑点头道:
“没错。”
“此为王道种子,能够链接朕的神国。”
“天下百州,大约有数万个县。”
“朕的念头将会遍布这数万个县,尽管不能同时处理这些政务,但可以感知一些情报,并监督官员。”
“责令他们尽快改变,不换思想就换人。”
上一篇:苟在巫师世界种长生树
下一篇:开局圣地师叔祖,女帝为徒仙为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