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水煮天命
这让他们瑟瑟发抖,同时又给出一点希望,让他们心甘情愿,甚至欣喜若狂地决定前往海外,并献出郡主。
在楚无疆的实力面前,他只要轻轻使用一点权术手段,就能轻易杀死这些王爷,不比杀猪困难多少。
起码猪还会蹦跶两下,这些王爷只会乖乖听命。
武则天这种丢失大量国土,重用酷吏,内残外忍的暴君,都能通过权术手段,杀光李唐宗室,更何况是楚无疆这样的雄主。
于是在这一天之内,栖凤宫来了数十位郡主。
她们容貌各异,皆为上上之选,代表着家族作为人质,努力取得人皇陛下的信任。
一开始这些郡主显得担忧,害怕,结果她们看到了楚无疆的容貌,真正见识到天颜之容,顿时就改了主意,个个面红耳赤。
人皇陛下好生俊美。
很快,帝家女聚集,演奏一场盛大的欢愉。
这场盛宴成为新时代第一声清啼。
伴随着帝紫菱心满意足地昏睡过去,栖凤宫再也没有清醒的女子,她们集体陷入甜美的梦乡。
这时楚无疆的登基仪式正式完成,而在太和殿上,方相却留了下来,对楚无疆开口道:
“陛下,微臣请求告老还乡。”
第771章 方相道来治国之策,世家为豺狼,衙门为虎豹,楚无疆的绝妙杀
楚无疆有些惊讶地问道:
“宰相大人,何必如此呢?”
“对于您的能力,朕一直是放心的。”
“我军在前线打仗,不需要考虑后勤补给,不需要担心妖魔联军的超限作战,宰相大人实有功勋。”
“老夫已是心如死灰,不宜继续当朝执政。”
结果方相散掉了自己的部分法力,露出了满头的白发。
方萧然的死,对他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尤其是他知晓这件事与方浮生有关。
哀莫大于心死。
如果仔细较真起来,方家的损失并不算惨重,还颇有收获。
两份圣人级的气运,足够方家将来出现半步天命级别的强者。
加上方家辅助新朝的功勋,一样是可以封爵,且有一席之地。
楚无疆对方相教育儿子的方式,持否定态度。
但他对方相治理天下,减少徭役,限制灵米,加大灵丹税,酒税方面持肯定态度。
尤其是楚无疆要管理新朝,在文官体系上人才匮乏,崛起速度过快,也意味着楚府的人才库不够。
白夜很好,但只有一个人。
楚家建立的报社,吸纳了许多读书人,王府之中也掌握了不少寒门子弟投靠,但人数太少,质量也不够。
方相这样的文官之首,楚无疆还是需要的。
毕竟能少一点麻烦,有一个娴熟老辣的官僚帮忙,总比自己重建要方便得多。
楚无疆补充道:
“方相,朕可以帮你延寿。”
“若感觉担子太重,也可分出一二。”
方相乃文官之首,虽然可以任命其他人当宰相,但他门生故吏极多,行政运行效率,不可同日而语。
方相拒绝道:
“陛下,一朝天子一朝臣。”
“若是老臣一直赖在相位上,容易阻挡道路,加上老臣关系极多,往往施展不出手脚来。”
方相一路走来,实在是有许多的人情关系,如果楚无疆要大刀阔斧地改革,他夹在中间会非常难受。
于是到时候落不得好,不如功成身退。
真是老狐狸,算得太精明了。
楚无疆叹气道:
“那朕许可了。”
方相当即叩谢天恩道:
“老臣谢主隆恩。”
楚无疆摆了摆手说道:
“方相,先别急着说谢谢。”
“朕打算成立一个局,专门容纳一些有经验的老臣,他们不需要早朝,也不需要负责具体的事务。”
“只要给朕说些建议,查缺补漏即可。”
“这局就叫顾问局。”
“朕请方相担任顾问一职。”
这……
方相的确是有哀默大于心死的感觉,但他的年纪其实很年轻,比大部分三劫元神都要年轻。
他继续再干两百年,多生一些儿子,也没问题。
方相以退为进,也是想绕过最初的风暴,为家族做长远打算。
楚无疆坦诚道:
“如果方相担心接下来的改革,会让方家得罪太多的势力,太多的人,那朕可以明白地告诉你,不会把方家当做弃子。”
“朕的命令,由朕负责。”
“那种利用臣子办事,最后再一脚踢开的做法,不是朕的风格。”
“方家有什么条件,也可以提出来。”
“朕还记得方相说过,怎么能把天下让给你鄙视的人。”
方相心中一动,行礼说道:
“微臣惭愧,愿做陛下的顾问。”
方相还是推辞了相位,但是他答应了顾问一职,免得直接对老伙计动手。
楚无疆闻言一笑:
“有方相相助,何愁天下不安?”
方相当即说道:
“微臣惭愧。”
楚无疆则是补充道:
“方相休要客气,朕方才在朝堂公布的方针与策略,都有哪些问题和不足,请方相指正。”
方相在前面的登基仪式上,可以说是一言不发,对于楚无疆的大体政策,废除封王,册封有功之臣,免除赋税,降低地租等方案,均表示赞成。
但楚无疆终究没有治理天下的经验。
他不能确定,自己的想法就是对的。
人不能自大。
方相沉吟说道:
“陛下善待前朝皇室,册封有功之臣,利用王庭宝藏,战利品,普免天下钱粮,实乃历代罕有的善政。”
“只是对于地方治理,可能有些不太熟悉。”
楚无疆眼前一亮,方相终于要说一些执政经验了,他不由得追问道:
“莫非是民间的积欠问题?”
“朕打算免除民间积欠,命令各地焚烧债券,使得百姓负荷减轻。”
田赋,地租,还有民间积欠的高利贷。
农民身上的担子极重,楚无疆要一个一个地拔掉,需要花费不小的力气。
方相点头道:
“陛下能知晓欠债之害,老臣佩服。”
“但这还不是民间最疾苦的东西,常人误以为地租最重,实在是不了解农村的实情,妄自推论。”
“民间有句俗话:头税轻,二税重,三税是个无底洞。”
楚无疆闻言一振,连忙问道:
“方相,且试言之!”
方相开始解释道:
“朝廷的田赋在名义上是不重的,它根据不同的田亩水平,划分相应的税负,偶尔还能小到三十税一,算是相当轻微的税种。”
“说句不客气的话,历代天子为了表达善政,就是免除专项的田赋,这其实并不算多,朝廷也能负担得起。”
“但这只是名义上的,故名意思,头税轻。”
“若朝廷只按这个来收,怕是连衙门的工钱都发不起,于是就收了火耗,以及各种差役。”
“比如负责组建民兵,修缮河道等等。”
“这些差役折算成为银两,就比田赋要重得多。”
“在正常情况下,田赋加上差役,差不多占据农夫两成的收入。”
“此所谓二税重。”
天命王朝是有儒门的,儒门是讲究体面的,你征收太多的田赋,显得天子横征暴敛,有损仁德。
因此田赋一定是低。
我们换个名字再收回来。
比如公益金,管理费,教育费,优抚费,交通费等等。
这样就不损天子的仁德,天子还可以表演一下,免除田赋。
楚无疆理解这一点,继续问道:
“那比起田租来说,这些似乎也不是很重。”
“二成税负,五成的租子,显然是地主收得更多。”
方相露出老狐狸的笑容道:
“陛下有所不知,这只是看上去而已。”
“农夫的俗话还有最后一句,三税是个无底洞。”
“除了朝廷正规税负外,各地方总会有千奇百怪的开支,这些开支全部列入【摊派行列】。”
“这些摊派和杂项,其实算非法收入,并不列入朝廷的正税。”
“他们想收多少,就收多少。”
一税轻,二税重,三税是个无底洞。
老百姓是有智慧的,编个顺口溜,都能把朝廷的问题说得一清二楚。
楚无疆不由得问道:
“那有多少?”
方相深吸一口气说道:
“陛下,这话老臣不会在庙堂上讲。”
上一篇:苟在巫师世界种长生树
下一篇:开局圣地师叔祖,女帝为徒仙为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