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农家子的权臣之路 第249章

作者:江河大爷

  沈良墨始终双眼紧闭,不省人事。

  马车停在一家医馆前,沈良墨便被其学生背着冲进医馆,被放于医馆内室的病床上。

  大夫把了会儿脉,颇为惊讶地看向床上的沈良墨。

  一旁的学生急忙问道:“大夫,恩师如何了?”

  大夫一顿,道:“心脉受损,待我开副药,往后好好养着。你等莫要在此惊扰了病人,只留一人在此就是,其余人都出去。”

  几人一番商议后,留下一人,其余都离开。

  门被关上后,那名学生为沈良墨掖好被子,正要坐下的,就见沈良墨缓缓睁开了双眼,要坐起身。

  学生喜得赶忙去阻止他:“恩师心脉受损,要静养。”

  沈良墨道:“为师没事,刚刚不过权宜之计。”

  说话间,他已经靠墙坐起身,拿起那本在高台上还未看完的书便要继续看下去。

  学生到了此时才发觉如此兵荒马乱之下,恩师竟始终攥着这本书不松手。

  再看沈良墨,面容平静,五官端正,哪里有刚刚口歪眼斜的模样。

  学生犹豫着道:“一本话本子罢了,恩师不必放心上。”

  沈良墨将目光从书上移开,正对上那学生的双眼:“你看过此书?”

  “学生本以为九渊先生新作,必是经史子集,不成想是这等闲书。”那名学生赶忙解释,极怕被恩师训斥。

  沈良墨再低头,继续看下去,只道:“此书与那些书生妖鬼的闲书不同。”

  那些画本子不过打发消遣,然少年人最该苦读,如何能将精力尽数用于此?

  此书却不同。

  书中的描绘太过真实,衣食住行,无一不囊括,仿佛是真实存在的。

  在高台上翻看此书时,他极力想要从中找到突破点。

  譬如那车没牲口拉,怎能跑起来。

  然书中的主角徐迁客更疑惑,想尽办法去了解,于是沈良墨知道了那车里有“蒸汽机”,用比炭还经烧的“汽油”,将水箱里的水烧开了,热气就会推动汽车往前跑,人只要把握车子跑的方向就是。

  徐迁客做了总结,那所谓方向盘,就是马的缰绳。

  可是那些东西跑得极快。

  沈良墨平日虽不做饭,然他也知道水烧开后,热气会将锅盖顶起来,若火再旺些,水汽再多些,应该更有力……

  细想之下,他发觉竟极合理。

  这不由让沈良墨大惊,再一直往后翻,那“蒸汽机”竟出现在许多地方,譬如织布机、纺纱机等。且徐迁客极好奇,什么都要问个明白,还要与他们如今的种种事物一一对应,竟让沈良墨能理解,且不知该如何反驳。

  他着实难以想象,九渊如何能想到如此神奇,却又真实的世界。

  沈良墨就知自己无法找出破绽来质疑书中内容,只能强词夺理地说这本书都是妄想,再待在高台之上,不过丢人现眼。

  可他一旦退下来,便是认输,只得装晕,由人送下来。

  待到没人时,他再仔细看此书,必要从书中找到不合理之处。

  “你既看了此书,觉得此书如何?”

  沈良墨问道。

  那学生神情闪躲道:“此书只是九渊的臆想,都是虚幻,却被那陈砚当真实来用,竟还有人信……”

  话说到此处,那学生被沈良墨盯得说不下去了。

  “说实话。”

  沈良墨压着怒火道。

  那学生不敢再隐瞒,道:“学生学着书里的徐迁客做了几个试验,都成功了。”

  当初陈砚在画此书时,为了能让士子们接受,大多只是套了个现代的壳子增加震撼,核心的东西尽数替换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再往大梁的种种去套用,以便他们能理解。

  为了增加可信度,他在里面添加了不少小实验,以供士子们跟着做。

  作为那本书的狂热粉,王西炎就试着做了十来个小实验,全部成功了,这也是王西炎对此书爱如至宝的原因之一。

  沈良墨有些恍惚。

  自己这个学生自己清楚,他既说自己验证了,定然是真做成了。

  沈良墨缓缓将目光落在书本上,此时徐迁客正跟着收留他的一家人回了家,而那家的小孩正往杯子里装满水,用一张薄薄的纸盖上,将杯子倒立在半空,杯中水竟一滴都未撒。

  薄薄一张纸怎可能挡得住整杯水?

  沈良墨当即起身,在房间找了杯子和水,又拿了大夫开方子用的纸往上一盖,倒扣在半空。

  水被纸张牢牢挡住,一滴未落!

  沈良墨大惊。

  他随意挑选一个“实验”照做,竟是真的,那书中其他内容……

  想到此处,沈良墨脑子突然一片空白,旋即扑倒床上,拿着书仔细看起来。

  或许,真有这样一强盛之国!

  一股巨大的恐慌之感瞬间席卷全身,让他的心疯狂跳动。

  他立刻抬头对那学生道:“快去贡院门口!”

  陈三元是对的,外头已经变天了,他们再这般下去,就要彻底落后了。

  到时候,他们留给子孙后代的,怕是只有一片焦土。

  那学生赶忙应了一声,便与其他学生一同急匆匆往贡院赶。

  可这一次没有官兵给帮他们开道,他们被士子们挡在两条街之外,只能靠着沈良墨的名望与学生们的努力,艰难往前挤。

  此时的高台上,士子们上去又下来,已经连续八九人。

  凡是上来者,陈砚必要与之一番相斗,一个辩下去,立刻就会有人上场,丝毫不给陈砚喘息的机会。

  日头渐渐西斜,陈砚的嗓音已彻底哑了,两个时辰不吃不喝,精神高度集中之下,疲倦感袭来。

  其实开海的利处已一次次说明了,最重要的还是挣钱。

  譬如国库空虚,需得挣银子,宁淮的百姓没田地,需靠海吃海。

  可那些士子还是一个接着一个辩解,譬如百姓可佃田地,亦或是朝廷可拨银子,并不需一定要开海。

  陈砚便论证其提议的不合理性,如此反复拉扯之下,早已口干舌燥。

第411章 辩开海8

  周既白等人见陈砚如此,越发担心。

  彩霞也要落下之际,周既白起身要代替陈砚,却被台下的士子们高呼拒绝,必要陈砚亲自应战。

  陈砚拒绝了周既白的好意,对众人定下时间,彩霞退下之时,今日的辩论结束。

  底下王西炎等士子瞧着陈砚状态越发差,不由为陈砚担忧。

  如此下去,陈三元怕是要撑不住了。

  陈砚深吸口气,提起精神,面对又一上来的士子。

  瞧见他面上的疲态,那士子道:“三元公可喝口水再论,我等等便是。”

  旋即看向陈砚身后坐着的众人。

  那些人均是满脸的担忧,唯有一个胖子目光闪躲。

  此人大概就是胡德运了。

  士子咳嗽一声,盯着胡德运,道:“陈三元声音哑了,快给他吃碗茶润润吧。”

  胡德运惊惧地看向那士子,士子不耐烦催促:“天都要黑了,还不快些?”

  胡德运脸上的肉抽动了下,肥胖的身子瞬间站起来,挡住正要上前的周既白,道:“我来吧,我带的水在身上捂着还是热的。”

  周既白的水囊里水已只剩下一点,早已冷透了,见胡德运从衣服里拿出水囊,便由着胡德运上前。

  胡德运双手抱紧水囊,强作镇定地一步步上前。

  越靠近陈砚,他呼吸越沉重。

  “胡先生的心乱了。”

  身后传来刘子吟略带喘息的声音。

  胡德运转头,就见刘子吟目光中带着审视,仿佛要将他看透。

  胡德运下意识握紧了水囊,扯了个尴尬的笑:“坐久了,腿麻了,不听使唤,我多走两步就好,多走两步就好……”

  刘子吟目光落在他的水囊上,胡德运和台上士子心狂跳,下意识屏住呼吸。

  周既白等人察觉出异常,正要动作,就见胡德运手里的水囊被陈砚接走。

  众人齐齐朝着陈砚看去,就见陈砚不知何时站起身主动走到了胡德运的身边。

  陈砚打开水囊,仰头狂喝了好几口水,用袖子擦去嘴角的水渍,将水囊塞进胡德运手里,转身再次坐在蒲团之上。

  刘子吟刚张口想要说什么,寒风吹进喉咙,一阵剧烈的咳嗽打断了他的话语。

  胡德运跟个小偷般急急忙忙坐了回去,低垂着头,根本不敢看任何人。

  那士子终于放松下来,盘腿坐下来,只觉得大事已成。

  对上陈砚时,他脸上带了一抹轻松的笑:“在下陆青,来此与三元公辩论。”

  陈砚做了个请的手势,陆青便道:“三元公拿出一个话本子,就危言耸听,我若画个神仙说我能平步青云,莫不是陈三元也要扶我青云直上?”

  “我并未说过那书中的内容,更未说过那书所写都是真的。我所说的,是西洋炮船,你若不信,去松奉一看就知。”

  陆青本想让陈砚自辩,围着那书辩论其真伪,如此便能拖到陈砚倒地,到了那时,他就是辩倒陈三元之人,必定名声大噪。

  可陈砚不上套,直接就给推了出去。

  陆青又道:“既如此,为何要开海?”

  “为民,为国。”

  陈砚尽量大声道:“国库空虚,致使国事艰难,百姓赋税沉重,若能开海,从海外赚取大量纹银,就可减轻百姓赋税,建桥修路。于宁淮,可让百姓靠海吃海,富足和美,如此可够?”

  王西炎在台下不满大呼:“此话三元公已说了一下午,你若不行便下来!”

  经过陈砚一个下午的辩论,不少士子已被劝服了。

  开海利国利民,后来那些士子来来回回车轱辘话地问,毫无意义。

  于是不少人跟着王西炎高呼:“下来!下来!下来!”

  陆青脸色惨白,可想到上头许诺的种种好处,他便一咬牙,看向早已挤到前方与他对视的士子们。

  只要他此时已煽动,那些人就会突破兵卒们的防线,冲上高台将陈砚打死。

  陆青就要站起身,一只手紧紧抓住他的手腕。

  他看过去,就见陈砚目光亮得吓人。

  陈砚缓缓露出个笑脸,却压低声音:“看来你们的后手不少。”

  瞧见这诡异的笑容,陆青的心漏跳了一拍。

  他极力要甩开陈砚的手,却发觉看着文弱的陈砚手劲奇大,让他根本无法挣脱开。

  陈砚扭头,看着下方最前面的那群蠢蠢欲动的士子。

  此前就是那一批人持续不断地来消耗他。

  被拆穿,陆青目光一冷,也压低声音道:“要怪就怪你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今日就是你的死期!”

  旋即也不顾陈砚,扭头就对下方道:“陈砚纵使在此诡辩一下午,也改不了他要违背祖制,不顾沿海百姓生死之事!诸位,报国就在此时,大家切不可被他蛊惑!”

  前排的士子立刻高呼:“陈砚就是那大逆不道的罪人,必要将其杀之!”

  一群士子高呼:“绝不可让陈砚开海!”

  边呼喊,边朝着那些守在外面的兵卒压去。

  盛嘉良指着那处,立刻大呼:“拦住他们,绝不可让他们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