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农家子的权臣之路 第141章

作者:江河大爷

  伍正青一天到晚被人找上门要买药材。

  这些手下一开口就是:“下头的人求上来了,都是帮里兄弟,帮主您就给帮帮忙。”

  伍正青倒是想推辞,可那天他是当众收的药材,全帮上下应该都知道了。

  这个时候把药藏起来,那是要犯众怒的。

  药就这么多,给谁不给谁不好办,那就卖。

  先卖一波,再将陈大夫等人赶走。

  可惜已经迟了,他刚下了要将人赶走的命令,手下那些堂主们就连连求情。

  伍正青要赶人,陈知行等人住进了茅草屋子里了。

  伍正青再要赶人,陈知行等人喝上鱼汤了。

  伍正青还要赶人,陈知行等人已经能出入各位堂主家中了。

  伍正青派人去弄死陈知行等人,然后就被绑了给当众送了回来。

  这一次,陈知行等人主动要走了,可伍正青高兴不起来,因岛上一小半的海寇都去挽留,那陈大夫等人又留下了。

  这四块狗皮膏药就这么贴在海寇岛上,怎么弄都弄不掉了。

  伍正青半夜睡不着都在后悔自己为什么要让这几个人在岛上留三天,这些人到底要干什么?!

  难道想靠一个大夫招安?!

  当然不止一个大夫,还有银子。

  陈知行进出各位堂主家中给其家人治病时,也送去了大把大把的金子。

  那三万两银子与药材粮食是登岛的筹码,包在陈知行换洗衣服里的金子才是收买岛上那些堂主真正的筹码。

第231章 麻烦找上门

  当过完正月十五,陈砚就知陈知行等人留在岛上了。

  剩下的就是找准时机。

  即便海寇岛是铁桶一块,他也要用金银砸出缺口来。

  为此,陈砚足足出了十万两白银,分为多次,由不同的人在不同的金店购买金器。

  只要时间足够久,岛上必出变故。

  过年时,陈砚特意让人去买了一头猪杀了,让全村老少美美吃了一顿肉。

  村民们吃得喜笑颜开,正月里就继续忙活建房子的事。

  到正月十五,山上已经出现不少房屋,房屋都有个小院子。

  在此时,陈砚就给各家分了一年的粮食,让他们各自开火。

  一年时间,足够他们开出一块荒地种粮食。

  陈砚已经想好,就让他们在山上种红薯和土芋,产量高,能在较短时间内养活这些村民。

  待到各家粮食够吃了,他们可再选择种其他作物。

  忙碌又平静的日子在正月十八这一天被一群冲进村子的人打破。

  六个人骑着马大摇大摆走进院子,朗声高喝:“按察使司办案,同知陈砚何在?”

  村里人见来的是当官的,又在喊陈大人的名字,当即就高呼:“又有人来抓陈大人了,大家快来!”

  这么一喊,村里的男女老少们纷纷涌出来,将那六人给围了。

  领头的是一名身穿青色官服的男子,三十多岁,中等身形,见此情形丝毫不慌,目光不屑地扫过村民们,就朗声喊道:“本官乃是按察使司佥事刘柄,奉命来拿松奉同知陈砚,谁敢阻拦,一并带走!”

  一声怒喝下,村民们并未让开,反倒有一村民道:“陈大人要是被你们抓走就没命了,我们死也不会让你们害了陈大人!”

  “咱们连上千人都不怕,还怕他们六个人吗?”

  “你们赶紧滚出我们村子!”

  在场村民们纷纷叫嚣,仿佛要在此时就将他们全赶走。

  刘佥事嗤笑一声,将手中的马鞭对着其中一个村民:“敢阻碍按察使司拿人,来人,将他绑了!”

  立刻有一名下属下马,朝着刘佥事指着的那村民走去。

  其他村民见状,一个个便要涌上来。

  一条鞭子从天而降,将跑得最快的一个村民抽得胸前一副破了一条长长的鞭痕,旋即就是一声怒喝:“谁敢妨碍我等拿人,一律按抗命处置!”

  村民们赶忙将那受伤的人扶走,再看刘佥事时,一双双愤怒的眼睛仿佛能喷火。

  刘佥事将鞭子卷起来,声音越发傲慢:“今日谁敢伤我等六人,视同叛乱,下回再来此地的就是平叛大军,陈砚就是叛乱头子!本官劝你等快些去告知陈砚,否则他必被你等害死!”

  这一番话终于将在场百姓们尽数镇住。

  他们不明白这里面的弯弯绕绕,但这个官一口一个“叛乱”,一口一个“叛乱头子”实在唬人得很。

  他们听不懂,陈大人听得懂啊。

  这六个人是肯定不能进村子,再派个人去告知陈大人此事。

  被人找到时,陈砚正在山上溜达找矿。

  万一让他找到矿了,团建村的村民往后就彻底吃喝不愁了。

  事实证明找矿很难,麻烦找上门倒是很容易。

  陈砚一听按察使司的人来了,当即就往半山腰走。

  那村民见他要下去,赶忙跟着他劝:“他们是来抓大人您的,要不我们将他们赶走?他们才六个人,我们有五百多人。”

  陈砚道:“按察使司对地方官员有监察之责,我要是不露面,麻烦就大了。”

  那村民急了:“上回那位将军带着上千人来抓大人,大人都没跟他走,这次才六个人,大人不用怕他!”

  “我是地方要员,冯勇为武将,就算带一万人来也无权带走我,可按察使司不同,我归他们管。”

  见那村民还是有些茫然,陈砚换了个说法:“好比你们族长让人来拿你,你能不能逃?”

  一听是族长拿人,村民立刻明白了。

  肯定不能逃,逃了就要被族里除名了,还要连累家人。

  “那个官一看就不是好人,皇帝老子怎么能让他来管大人您!”

  村民又气愤又无奈。

  陈砚笑了笑,当没听见此话。

  此地果然人才济济,轻易就想到新办法来对付他。

  按察使司来拿人了,你若不愿意去,就是抗命,是违背大梁律法,无罪也变有罪了,光是言官就能弹劾死他。

  若跟着去了,按察使司有的是办法折磨他让他认罪,还能让人看不出来。

  明朝的杨涟抓后,魏忠贤的狗腿子为了逼杨链认罪,对杨涟用的刑包括但不限于拷打、用铜锤砸胸口、将铁钉钉入杨链的耳朵。

  陈砚若被按察使司这些人抓走,等待他的酷刑想来也不会少。

  陈砚并不想挑战自己的气节,要是自己有气节,咬死不认,可能就会惨死殉道。

  要是自己没有气节,受不了折磨认罪,等待他的依旧是身死。

  此招实在歹毒,可谓将他的所有退路都封住了。

  经过这一次次的折腾,陈砚发现自己面对这等绝境时竟然很从容。

  他相信肯定会有破局之法,只是需要他在下山前就想到。

  如此紧迫的情况下,他需要更冷静才能不影响判断。

  陈砚脚步平缓,沿着来时的路一步步往回走,右手习惯性横在肚子上。

  一见他这动作,陈老虎就拦住还要劝说的村民,对他摇摇头。

  两人就安静地跟着陈砚往下走。

  离村子近了,更近了。

  陈砚的脚步始终不停。

  陈老虎连脚步都放轻了,呼吸更是几乎听不到。

  眼看已经到村子了,陈老虎觉得手心的疤痕又有了灼烧的痛感。

  他只得又对身后跟着的众人做了个噤声的动作,跟着他们的那几人也放缓了呼吸。

  枯枝被踩断的声音。

  陈老虎一双虎目看过去,就见陈砚已然站定,脚边是断开的枯枝。

  旋即就听陈砚仰头看天,沉重地叹了口气:“麻烦了……”

  陈老虎一惊。

  莫不是……想不到法子了?

  陈老虎重重吐口气,仿佛下了某种决心,仿若赴死一般大跨步走向陈砚:“砚老爷护好我老小,待我去杀了那六人,大人就可安心!”

  陈砚猛地抬起头,眼珠子险些要瞪出来了。

  杀朝廷命官?

第232章 快将他绑起来!

  不等陈砚开口,陈老虎对着陈砚抱拳,转身便朝着村口方向大跨步而去,边走还边将背在身后的弓箭取下来,那动作可谓一气呵成,壮硕的背影颇有中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

  陈砚大惊,急忙几步追上去,边跑边喊:“有法子,我有法子!”

  陈老虎脚步一顿,转过头狐疑地看着他:“砚老爷莫不是唬我的?”

  刚刚砚老爷还感慨事情难办,怎的他一说要挡下此事就有法子了?

  “本官乃是三元公,是五品同知,此前过的难关不知凡几,怎么会在此处轻易被难住?”

  陈砚见他停下,双手负在身后,大摇大摆朝着陈老虎走来,神情镇定,仿若一切尽在掌握。

  论脚力,陈砚是万万比不过陈老虎的,只有在此时才有机会拦住他。

  但凡陈老虎朝着按察使司的官员射出一箭,陈老虎也就要交代在这儿了。

  不止陈老虎,他与陈族都要受到牵连,到时候徐鸿渐等人再一颠倒黑白,陈老虎就会变成是受他指使,杀害朝廷命官,那麻烦可就大了。

  这等大锅可不是陈老虎一条人命能背得动的。

  此时最重要的就是稳住陈老虎,万万不能意气用事。

  陈老虎将信将疑起来:“砚老爷有何办法?”

  若说不出来,他还是要动手的。

  绝不能让砚老爷被抓。

  陈砚走近陈老虎后,一把拽住陈老虎的胳膊,对身后跟着的锦衣卫们大喊:“快将他绑起来!”

  陈老虎大惊,当即就要去扒开陈砚,陈砚见状,立刻大声道:“你一推我就从半山腰滚下去,等我两腿一蹬,你就扛着我的尸体回族里跟族长说去!”

  陈老虎惊得伸到半空的手立刻缩了回去,后脖颈的皮都在发紧。

  就在这么一怔愣的工夫,那些锦衣卫已经冲了上来,三个人齐齐将陈老虎按住。

  陈砚仍旧觉得不保险,根本不松手,又让两名锦衣卫去找了树藤给陈老虎一圈又一圈绑了个结实……

  刘佥事等了两刻钟终于等得不耐烦了,拽着缰绳就要往村子里去。

  那些村民见状赶忙结成人墙往前挡,刘佥事举起鞭子,指着村民怒斥:“滚开!”

  村民们一动不动。

  刘佥事抬起鞭子,往地上一甩,发出“啪”一声巨响,声音也越发冷凝:“敢阻挠我按察使司办案者,尽数绑回按察使司,凡有违抗者,以谋逆论处!”

  村民们一听到“谋逆”便是浑身一抖。

  见他们如此反应,刘佥事冷笑一声:“你们可想清楚了,谋逆是诛九族的大罪,为了一个跟你们毫无干系的人赔上九族的命可不值当!”

  村民们犹豫之际,就有人退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