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一盒铁观音
大胜之后自然是要犒赏三军,奖励有功之臣。
除了极个别被强迫之人,大部分参军打仗,为的不就是加官进爵,锦衣玉食,养妻荫子。
对于奖励,李珩霄从不吝啬。
官职就不用说了,本身就大量空缺,巴不得多提拔上来一人。
原本这些官职很多人并不那么想要,毕竟面对朝廷大军朝不保夕,官当的越高,最后死得越惨。
但是此战过后,原本人人嫌弃的官职,瞬间就变成了香饽饽。
因为他们在李珩霄身上看到了另外一种可能。
割地称王,甚至一统天下!
胜利总是容易令人盲目,何况是这种前所未有的大胜,许多人都不免膨胀起来。
仿佛已经看到建功立业,封侯拜相。
李珩霄乐见其成。
没有好处,谁又愿意冒着杀头的风险跟你干。
功劳比较大的严清昭等人,只要愿意当兵,一律封为指挥使,多的统领五千兵马,少的也能统领三千。
至于兵马不够分这件事情,更是无需担心。
如今剩余的兵马加在一起只有三万不到,接下来肯定是要大规模扩军。等完全收复云州后,还要派官员去各府各县驻守,所以这些指挥使,只会少,不会多。
当然,还有他们心心念念的练髓功法,也一并赏给了他们。
功法自然是皇室独有的《御极龙渊霸世拳》,等以后有机会,李珩霄准备将其在全军进行推广。
另外文官体系也受到了封赏,薛媚娘直接被提拔成了布政使,不仅是女官中的第一人,更是文官中的第一人。
至于尹云铮,严秉楫这些人,要么封无可封,要么能力不行,最后只能封一些名誉爵位,以及给些物资奖励。
看着从自家收刮的东西,又重新回到自己手里,尹云铮等人也是心情复杂。
不过对他们来说,真正的奖励是李珩霄免掉了他们的罪责,等于是还了他们自由。
如今就算他们辞官离开,李珩霄也不会阻拦。
以前恨不得随时逃离的三人,全都默契的没有提起辞官离开的事情。
如今李珩霄击败朝廷大军,可以说大势已成,接下来必然要重新统领整个云州,将其打造成铜墙铁壁。
三家的根基都在云州,现在让他们离开,他们又能去哪里?
与其离开,到别的地方和人拼个你死我活,从头开始,不如暂时待在李珩霄身边继续观望。
每逢天下大乱,最先跳出来的其实就是各大家族,不过他们不会亲自下场,而是挑选代理人,通过投资对方让自己的家族趁势而起。
如果投资失败,顶多消停一段时间,如果投资成功,立刻就能晋升顶尖家族的行列。
如今的李珩霄,无疑是他们唯一,也是最好的投资对象。
他们跟随李珩霄,不是忠心,而是利益驱使。
这个时候霍骁这群老臣也跳了出来。
虽然打仗的时候,他们没帮什么,但是逃跑的时候他们可是尽了力。
护送太王妃逃跑的队伍,就是这群人组成的。
“如今领地百废待兴,正是用人之时,这些老臣以前虽然犯了糊涂,但都是忠心耿耿之辈,不如给他们一个机会!”太王妃亲自过来找李珩霄求情。
“领地唯才是举,只要他们愿意,随时可以过来当官,不过要从小吏做起,就不要再做官复原职的春秋大梦了。”
李珩霄态度坚决。
这些人忠心是有的,能力也是有的,唯一不好的地方就是思想太顽固。
如果不能改变自己的思想,最终只会对他的野心形成阻碍。
毕竟他的目标是统一天下,不仅仅是大胤王朝,而是整个世界,如果还是原来的思想和方法,最终只会沦为一个新的故步自封的封建王朝,永远不可能达到他想要的目的。
太王妃也知道根本改变不了李珩霄的想法,她也是被那群人烦的实在没办法,这才过来求情。
最终她也只能回去如实相告。
这群老臣以为只要自己服软,李珩霄多少也该卖他们几份面子,把他们降上几级意思意思就完了,完全没想到会把他们直接一撸到底。
对于这群原本最低都是六七品的官员,让他们从头开始,许多人自然是拉不下面子,最终骂骂咧咧的离开。
有些人甚至悄悄离开了靖安,准备投靠朝廷,卖主求荣。
也有一部分官员,真的放下了面子,做起了小吏,其中最令人惊讶的无过于原布政使霍骁。
至于陈稷言,年龄太大,就是想从头再来也没那个精力,让他投靠朝廷更不可能。
最终太王妃可怜他,就让他在王府做了教授,负责教导李珩錞和李珩姈学习,也算给他养老。
周燧武没有现身,听李珩錞说,当初守城的时候他也出过力,只是因为孙子的事情,估计死也不可能在李珩霄手下任职。
不过周燧武手下的将领,倒是全都重新加入了军队。
军队是一个讲实力的地方,以他们的实力,就算从头开始也很容易出头。
还有一点,跟随李珩霄的青崖卫指挥使霍岩是霍骁的外甥。
有功奖,有过罚!
大量不愿意投降的敌将,以及杀戮平民罪大恶极之人,全部被斩首示众,还有投敌之人,叛变之人,畏战之人,杀的血流成河。
其中最惨的就是陆明垣,这位朝廷大军名义上的统帅,终究没能逃出去,被夷族藤甲兵抓了回来。
虽然陆明垣口中愿意投降,但李珩霄还是下令将其凌迟处死,以消民怨。
“黄口小儿!你不要得意,举兵造反乃是灭九族的大罪,总有一日,你会和我一样!我到地下等你!哈哈哈哈!”
得知陆明垣是城池放火的元凶,凌迟那一日,几乎万人空巷。
行刑更是有郡王李珩錞主持。
这小子不仅仅不怕杀人,甚至开始有些热衷于杀人了。
处理完这些琐事,李珩霄再次把李珩錞推出来做监国,他自己则闭关修炼去了。
临闭关之前,他交代了几点原则,一是原本在靖安城发布的政令,继续向周边推广,不得有任何变更。
二是组建内阁,把权力最大的几个官员挑选出来,让他们互相商议着处理政务。
李珩霄可没空处理这些鸡毛蒜皮的琐事。
他也不怕这群人架空他。
用人之道,疑则生怨,信则共举!
他如果用起人来疑神疑鬼,不光耗费他自身的精力,也会让手下的人束手束脚,事倍功半。
与其设立种种的监管,不如让众人放手去做。
完全发挥他们自身的能力。
那些帝王之所以疑神疑鬼,其实是对自身的不自信,一只飞鸟站在树上,永远不会担心自己掉下去,而一个人站在树上,就会想尽各种办法来稳住自己的地位。
李珩霄恰巧是那只飞鸟!
敢反叛?
那就杀了再换一个听话的。
修为才是他的根本,只要修为够强,一切都不是问题。
所以处理完不得不处理的事情,他就立刻进行闭关。
而第三点,也是影响最大的一点。
第47章 闭关
将夷族纳入版图,完全放开交易通商!
夷族和大胤王朝有数百年的血仇,哪怕是前代最强盛的帝国,也只能保持两者口头上的和平,私底下依旧打得头破血流。
两个族群几乎水火不容,只有胆大包天的商人,才敢偷偷进行走私交易。
严家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正是凭藉着和夷族的合作,他们才能成长为云州三大家族。
如果是一般的藩王下达这样的命令,恐怕立刻就会引起民众暴乱。
不过这个命令是李珩霄下的,他携带击败朝廷二十万大军的大势,纵然百姓们心中不满也不敢表达出来。
何况他在靖安城一带的威望极高,分地分粮,减免赋税取消户籍限制,再加上治疗瘟疫,种种事情加起来,靖安城的百姓几乎将他奉若神明。
这种情况下,众人对他的命令自然没有太大的抵触。
再加上这次对抗朝廷大军,夷族也出了力,也算改变了一下自身的形象,不至于被当成不通教化的野人。
至于偏远一些的百姓,无所谓。
有本事就过来打我!
李珩霄下达这条命令的原因,一是解决夷族生存问题。
夷族被他屠杀了太多青壮,若是没有外力支援,接下来估计要饿死很多人。
另一方夷族深居大山之中,拥有许多得天独厚的资源,原本的封锁,让这些资源无法发挥作用,如今彻底开放,对双方都有巨大的好处。
未来仅仅是交易产生的赋税,估计就能抵得上半个云州的产出。
不过对李珩霄来说,这两点只能算是附加。
他真正在意的是,融合了夷族以后,获得的皇道龙气将会大幅度的提升。
皇道龙气产生的数量,是和他统领的区域,人口,繁荣三者挂钩的。
夷族的人口接近云州的五分之一,所覆盖的区域更是接近云州的一半,将如此多的人口和区域囊括进去,获得的龙气数量自然不言而喻。
何况这片区的人全都认可他,比起只掌控了小片区域的云州,更能稳定的提供皇道龙气。
至于想获得皇道龙气,为什么不直接展开收服整个云州的行动?
原因很简单,人手不够!
他手下只有三万的兵力,虽然新兵已经开始招募并且进行训练,但短时间内很难形成战斗力,如果这个时候展开收服整个云州的计划,他根本没有足够的兵力进行驻扎。
到时间就会像打地鼠一般,打下去一个又冒出来一个,无穷无尽,直到把精力耗尽。
不如先把部队训练出来,然后再一劳永逸地解决。
何况朝廷还在边上虎视眈眈,三万正规军还不足以让其伤筋动骨,估计要不了多久就会卷土重来,而且攻势只会比这一次恐怖十倍。
所以这个时候训练军队才是头等大事,占领地盘的事情,顺手而为就可以了。
不能舍本逐末。
有了大量皇道龙气的支持,再加上蛇妖体内发现的内丹,李珩霄花了十多天的时间,顺利将修为突破到了炼气圆满,实力大幅度提升。
若是此时再和蛇妖交手,不需要使用折寿的御剑术,只用雷霆就能将对方轰杀。
修为突破以后,李珩霄立刻马不停蹄开始炼制法器。
他使用蛇皮蛇鳞炼制出了寒鳞甲,注入灵力后可以覆盖全身,同时形成一层寒气护体,刀枪不入,水火不侵,能够隔绝外界大部分毒气,最重要是具有飞遁功能,真正的上天入地。
如今的李珩霄若不施展法术,是没办法肉身飞行的。
有了寒鳞甲,他的战斗能力将大大提升。
使用蛇妖的脊椎骨,血液,精魄,炼制出了灵蛇剑。
可以释放寒冰剑气,召唤蛇魂战斗,御剑飞行,或者直接化作飞剑杀敌。
按照品级来算的话,绝对称的上是极品,若非李珩霄修为不够,直接炼制成灵器都不是不可能。
要是当初有这把飞剑,蛇妖早就被他切成蛇羹了。
他还顺便还用妖蛇骨强化了一下八荒戟,用妖蛇筋修复了一下射月弓。
至于那把岳永烈的落星弓,则是被霍岩用军功换走了,否则李珩霄也不至于修复这把射月弓。
这把弓用来对付高手或许作用不大,但是用来屠杀喽啰倒是十分好用,可以省去他不少力气。
至于岳永烈那根玄铁棒,则是被重新融解成了材料,分给了立功的大将,让他们用来打造各自的武器铠甲。
上一篇:人在综武写日记,女侠主动犯病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