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华娱,95小花养成日记 第110章

作者:闻风太白

  恐怖如斯。

  杨超跃手掌的皮肤很白皙,触感却并不滑嫩,因为有茧。

  指腹的茧,是在纺织厂接线头时,指尖反复摩擦掌心形成的。

  手掌心的茧,是操作纺织机器,手掌用力按压部件导致的。

  还有虎口位置,是操控机器开关,调节部件时,频繁用力形成的。

  成为自己员工才两个月,没干过以前那些体力活,但以前的职业特性留下的痕迹短时间不会消失。

  会陪伴杨超跃很长一段时间。

  调侃两句,待杨超跃手心暖和了,江阳收手挂挡。

  把油加满,继续上路。

  江阳精神劲头很足,让杨超跃把车载音响广播的声音调大一些。

  里面正播放最新新闻资讯:

  “《捉妖记》票房突破24亿,刷新国产片纪录。”

  “EXO中国成员鹿寒解约回国发展。”

  “王婔演唱会门票30秒售罄,黄牛价炒至万元。”

  “汪锋再次冲击头条失败。”

  ……

  杨超跃对这些新闻资讯没兴趣。

  因为不熟悉。

  自己没去过电影院,不知道是票房是什么。

  也不关注EXO,没到过明星的演唱会。

  原本只是想靠在座椅上眯一会儿,不知不觉睡着了,醒来发现车子已经开到沈海高速盐城段。

  双向四车道水泥路面,部分路段有修补痕迹。

  路边有块褪色的东风悦达起亚汽车广告,被海风吹得微微晃动。

  前面就是蓝顶白墙的老盐城北收费站。

  “快到我家咧!!”

  杨超跃立刻清醒:“阳哥,导航瞎导咧,你跟我走,这块路我闭着眼都摸得到。”

  江阳感觉杨超跃瞬间融入这座城市。

  因为发音都是盐城腔调。

  准确来说,是本地腔调。

  乡音仿佛是喉咙里藏着钥匙,一开口就打开故乡的门。

  以往世界只有两个坐标,异乡的流水线,和老家田埂上的野草。

  外地打工妹,回到江苏盐城,成本地人了。

  关掉导航,把指路权交给杨超跃。

  江阳自己成为唯一的外地人。

第119章 大孝女

  从收费站出来,杨超跃给江阳当人体导航,没一会儿指着路边的一个建筑群:“阳哥,这块就是起亚厂,里头全是韩国人造车子。”

  厂区冒出白色蒸汽。

  工人骑着电动车从侧门鱼贯而出。

  “还有格个风电桩子,每趟坐大巴都望得见。”杨超跃一下子想不起名。

  江阳顺着杨超跃手指的视线暼一眼。

  20余台1.5兆瓦风机在滩涂上缓慢旋转,很显眼。

  “风电桩子?那是大丰风电群吧。”江阳疑惑道。

  “哦,是咧,是咧,风电群。”杨超跃嘿嘿笑道:“我么得文化哎,话都说不灵醒。”

  江阳听完,把杨超跃的方言腔调在脑海里翻译成普通话,过了一两秒,才明白是什么意思。

  本想让杨超跃说普通话。

  转念一想,还是算了。

  难得看杨超跃这么兴奋,在盐城待的时间不会太久,自己就别扫兴了。

  反正自己大致能听懂:“以后会有文化的,好好学习,过两年可能就是大学生了,尤其是明年上半年要认真学,很关键。”

  “嗯呐,我会好好学习的,给我爹爹争口气。”杨超跃忽然换回普通话腔调,很认真的说。

  以前的老板,只会督促自己多加班。

  阳哥会鼓励自己多学习,早点当个大学生。

  用阳哥的话来说,就是,不用吃没文化的亏。

  阳哥真好。

  杨超跃顺口问道:“对了,阳哥,为什么明年上半年很关键,要认真学?”

  因为过完明年上半年,我就要高考了。

  你不好好学,你老板怎么考出一个好成绩。

  江阳当然不会把自己的心里话说出来:“过完明年上半年,你就成年了,达到高考要求,多关注JS省教育考试院校的官府信息和录取规则,在上半年报名,下半年拼一次。”

  “嗯哪,我会努力的!”杨超跃眼里闪烁憧憬的光芒。

  对于自己的学历,阳哥比自己还上心。

  能感觉到,不是敷衍自己。

  是真的希望自己好好学习。

  “超跃,还有……”

  “还有什么?”

  “是不是走错路了?这是开往你老家王港村的路吗?给我干到哪来了。”

  杨超跃没有喊拐弯,江阳就保持直行,已经开到城边。

  到路边有农田大棚。

  塑料薄膜上覆盖着前夜的雨水,农民正在卷帘通风。

  “哎,走错咧,调头调头,格块是李灶村,我们要走风电桩子那块。”杨超跃回过神。

  调头折返回去。

  从大丰区,由国道开往县道的路段,有个老盐城羊肉汤馆子。

  路边停满挂外地牌照的大货车。

  司机们在老盐城羊肉汤馆子门口跺脚取暖。

  “阳哥,快到王岗村,马上就到我家了!”杨超跃看着车窗外,语调带着几分颤。

  熟悉的红砖房院墙,蔬菜大棚,以及打谷场。

  水泥路面裂缝处长出野草。

  有个放鹅的男人,挥竹竿赶鹅群过马路。

  江阳把车停下,摇下车窗,嗅了嗅:“有股淡淡的海腥味。”

  “这股海腥味,闻着就到家咧,越往滩涂走,味道越冲鼻子。”

  杨超跃也摇下车窗,任由外头的寒风吹脸,兴奋得小腿都在晃动:“阳哥,你会不会游水,会的话,等刻儿带你去摸蛤蜊。”

  “游水是什么意思?”

  “就是游泳。”

  “这个天气下海游泳,我怕被鱼吃了。”

  “哦,对,昏头咧,数九寒天的,下海要冻僵呱。”杨超跃恍然道。

  自己到现在也没学会游泳,夏天会在海滩抓沙蟹捣成酱,那时候的自己,个头还没现在高。

  等待鹅群经过水泥路。

  一个开着铃木摩托车,戴着工地头盔男人从旁边经过。

  江阳没有多瞧。

  这样骑铃木摩托车的农村中年男人,到处都是。

  他挂挡起步,发动车子。

  杨超跃却猛的僵住,微微歪头,视线盯着前面那个开摩托车的男人。

  无比熟悉。

  男人工地盔里面,露出一截毛绒帽。

  是小时候,妈妈教自己织的。

  穿着灰蓝色劳保棉袄,袖口磨破,露出发黑的棉花。

  深灰色化纤裤。

  破旧解放鞋,鞋底用自行车胎皮钉着防滑。

  手上戴劳保手套。

  围巾是用旧校服袖子改的,边缘留着‘大丰区第二中学’的刺绣字样。

  是自己初中寄宿学校发的校服。

  不用看脸,光是看穿着打扮,就能认出是谁。

  杨超跃无意识掐自己虎口,没让自己喊出声,抑制不住自己上扬的嘴角。

  “怎么了,超跃?”江阳发现杨超跃的不对劲。

  “那是我老爹。”

  杨超跃笑出声,眼角有些泛红:“开过去,不要超车,跟在他后面,按喇叭滴滴他,给我爹爹一个惊喜。”

  跟在人家后面,不停的按喇叭,怎么感觉像是给你爹爹一个惊吓呢……江阳问道:“你爹爹不会下车揍我吧?”

  “不会的,爹爹话少,很守规矩,不会随意和人闹矛盾的,除非惹急了。”杨超跃憋着笑。

  “大孝女。”

  江阳踩着油门,加速过去。

  没一会儿就追上,跟在后头,按一下喇叭:“滴!”

  杨世民听见动静,通过后视镜,看见后头的雾都牌照的小轿车。

  明白对方要超车。

  他往路边挪了挪。

  “滴!”

  摩托车又往路边挪了挪,速度放缓一些。

  “滴!”

  卡罗拉不超车,只是一味的滴喇叭。

  “阳哥,继续滴。”杨超跃咧嘴笑。

  怕爹爹听见,捂着嘴。

  笑着笑着,眼角微微泛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