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仙台上何人?灵台方寸关门弟子 第49章

作者:小蟑螂七岁了

  他们甚至开始饶有兴致地猜测,陆凡这一世,会在这场大劫中扮演一个怎样的角色?

  是一个早早死于战乱的无名小卒,还是一个能在史书上留下一笔的将领或谋臣?

  无论是什么角色,只要是殷商时期,燃灯所说的杀业,便太容易实现了。

  乱世之中,人命如草芥。

  别说杀人,便是屠城,也不过是史书上一行冰冷的文字。

  众仙的心思活络起来,看向哪吒的眼神,也多了几分同情。

  这下,三太子是真没得选了。

  ......

  一片喧闹中,唯有两人,心弦绷得更紧。

  杨戬的额间,神目紧闭,但他的神念,却勾向了身旁的孙悟空。

  “猴子,事情麻烦了。”

  孙悟空正抓耳挠腮,显然也看出了局势的棘手,神念立刻回应:“这老和尚,比那净念秃驴难缠百倍!”

  “他这是阳谋。”杨戬的神念冰冷如铁,“他将陆凡置于封神大劫之中,无论陆凡在那一世做了什么,只要杀了人,便是坐实了罪名。乱世杀人,虽是常态,可杀这个字,本身就是一道枷锁。哪吒若想保陆凡,便是公然与法理为敌,他开不了这个口。”

  “那可如何是好?俺老孙可不管他什么法理不法理,大不了,今日便再将这天庭再闹他个天翻地覆!”

  孙悟空的凶性上来了,神念中透出一股悍然的战意。

  不就是大闹天宫吗?

  再闹一场又如何?

  为了小师弟,再压他五百年,他受着!

  “不可鲁莽。”杨戬立刻制止了他,“你我若是强行动手,便彻底落入了下风。”

  “燃灯此人,我比你了解。当年封神,他为阐教副教主,地位尊崇。可此人行事,从来只重结果,不问手段,最擅长的便是用大义做幌子,为自己谋取私利。”

  “封神之后,他见道门势微,便立刻改换门庭,投入西方教,成了今日的燃灯古佛。他今日所为,步步为营,滴水不漏,就是要将陆凡的死,办成一桩谁也挑不出错处的铁案。”

  孙悟空听得是云里雾里,他对这些道门佛门的陈年旧事,向来没什么兴趣。

  什么阐教截教,什么副教主,听着就头疼。

  “二郎神,你莫要与俺老孙说这些弯弯绕绕。俺老孙听不懂。”他的神念直接而霸道,“你就告诉俺,这老和尚是不是铁了心要弄死俺师弟?俺们现在冲过去,能不能把他救下来?”

  “很难。”杨戬的神念沉重无比,“燃灯道行深不可测,早已是准圣之尊。”

  “你我联手,或许能与他斗个旗鼓相当,但在他眼皮底下救人,希望渺茫。更何况,他今日摆明了不动手,只用言语和规矩压人。我们一旦动手,就输了道理,输了人心。”

  “道理?人心?那能当饭吃?”孙悟空的神念中满是不屑,“俺老孙的道理,只在金箍棒上!”

  “今时不同往日。”杨戬的神念中,罕见的有些疲惫,“不过,今日,我必须救他。无论用什么方法,付出什么代价。”

  孙悟空嘿嘿一笑,神念震荡:“说得好!俺老孙也一样!管他娘的什么规矩,俺师弟,谁也动不得!”

  话音刚落,杨戬的神念却忽然一滞。

  他那英俊冷峻的脸上,神情变得有些古怪,甚至可以说,是微微发黑。

  “你这泼猴。”

  孙悟空一愣。

  “你我相交多年,我竟不知,你也会藏奸耍滑了。”杨戬的神念,透着一股阴阳怪气的味道,“搞了半天,陆凡是你的同门师弟。你为何不早说?先前只说什么欣赏他的脾性,与你对味,害我以为你真是为了那点虚无缥缈的义气,才肯出手相助。”

  孙悟空一听,顿时咧开嘴,露出一口白牙。

  他浑不在意地用神念回道:“嘿嘿,二郎神,你这话说的。俺老孙欣赏他的脾性,和他是我师弟,这两件事,有何分别?俺老孙的师门,个个都是好汉,俺欣赏他们,不是理所应当的嘛!”

  他抓了抓毛茸茸的雷公脸,神念里满是理直气壮的嬉皮笑脸:“再说了,俺若是一开始就嚷嚷着他是我师弟,岂不也和这老和尚一样,落了下乘,失了公允?俺老孙做事,讲究一个理字当头!”

  杨戬被他这番歪理说得,嘴角不由自主地抽动了一下。

  这猴子,还是那副德性。

  不过,他心中的那点不快,倒也烟消云散了。

  是啊,管他是什么理由。

  今日,他们两个站在这里,目的一致,便足够了!

第70章 再回首,只余一声叹息

  蹄声如雷,金戈交击之声由远及近。

  街边跪伏的百姓,头颅埋得更低,连呼吸都小心翼翼。

  九驾青铜战车碾过青石板路,车轮滚滚,气势迫人。

  战车之上,一个身材高大,面容英武的男子昂然而立,他身着玄鸟纹饰的王袍,腰悬古朴的长剑,目光如鹰隼般扫过街道两侧。

  他便是当今殷商的人皇,帝辛。

  其威仪之盛,令天地都为之黯然。

  镜外的众仙看着这一幕,神情各异,不少人的眼中都流露出复杂难明的情绪。

  一个须发皆白,身穿天庭武将官袍的老神仙长长叹了口气。

  “想当年,帝辛南征东夷,北拒鬼方,威震四海。若非女娲宫那桩事,大商的国祚,何至于断绝得那般仓促。”

  他曾是商朝的一员大将,战死于牧野,魂魄上了封神榜,如今在天庭任一闲职。

  看着昔日的君主,心中百感交集。

  旁边一个面容阴鸷,身上隐有截教法力波动的神仙冷哼一声:“说到底,还是气数已尽。天道要兴周,谁也挡不住。我等截教万仙,不也成了那封神榜上的点缀?”

  此言一出,周围不少仙官都沉默了。

  在场的神仙,十之七八都与封神大劫有脱不开的干系。

  他们曾是同袍,也曾是死敌。

  阐教门人,截教弟子,殷商将领,西周诸侯......

  如今齐聚一堂,共事于天庭。

  “说来,天喜星君今日怎未到场?这等大事,他竟也不来凑个热闹。”一位仙官低声与同僚交谈。

  旁边一个消息灵通的天将撇了撇嘴,小声道:“他?他如今忙着牵红线,定姻缘,案牍上的婚事奏表堆得比昆仑山还高,哪里有空来这斩仙台沾染煞气。”

  “再说了,此地站着的,不是他当年的仇敌,就是他旧日的臣子,他来了,徒增尴尬罢了。”

  人群中,一个身穿锦袍玉带,方面大耳,看上去像个富态员外的神仙摇了摇头,发出一声轻哼。

  他正是当年截教外门大弟子,手持二十四颗定海神珠,打得阐教十二金仙抬不起头的赵公明。

  封神之后,他被封为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统领人间一切金银财宝,也就是世人所称的财神。

  “有什么好尴尬的。”赵公明抚着自己乌黑的短髯,“当年在战场上你死我活,如今在天庭低头不见抬头见,各司其职罢了。”

  “前日他还为了一笔婚礼的开销预算,来我财部磨了半天嘴皮子,早就不是当年那个帝辛了。”

  赵公明的话语里,听不出多少当年的恨意,更多的是一种历经万载之后的淡然。

  封神一战,他身死道消,一身惊天动地的修为化为乌有,连法宝都落入了燃灯之手。

  若说没有怨气,那是假的。

  可万载岁月,足以磨平最锋利的棱角。

  如今的他,每日计较的是三界财气流转,人间香火供奉,那些打打杀杀的过往,已如云烟。

  听他这么一说,另一位身形清瘦,面容儒雅的文士打扮的神仙也走了过来,对着赵公明微微稽首。

  “玄坛真君所言极是。”

  此人一出现,周围的仙官更是静了几分,看向他的眼神充满了敬重。

  他正是商朝亚相,因直谏而被纣王剖心而死,后被封为文曲星君的比干。

  “大劫之下,无人可以幸免。如今你我皆是封神榜上一员,同为天庭效力,过往种种,早已是前尘旧事。他守着他的姻缘殿,我守着我的文曲宫,大家,都不过是在履行新的天命罢了。”

  比干的一番话,说得在场许多从封神大劫中走来的仙神都心有戚戚。

  是啊,都过去了。

  当年金鳌岛万仙来朝,何等气派。

  如今截教弟子,散的散,封神的封神,上了榜的,谁还不是天庭一名臣子?

  当年西岐一方,阐教门人代天封神,风光无限。

  还不是要在这天规之下,谨言慎行。

  万载悠悠,当年的血海深仇,早已被漫长的时光冲刷得淡了。

  尘归尘,土归土。

  帝辛如今是天庭的天喜星君,专司人间嫁娶之事。

  曾经的人间帝王,如今成了一个迎来送往的喜神。

  而他们这些曾经叱咤风云的仙人战将,也大多成了天庭的一个小神。

  万般恩怨,都成了封神榜上一行冰冷的名讳。

  再回首,只余一声叹息。

  众仙的唏嘘,并未影响镜中世界的流转。

  帝辛的王驾浩浩荡荡地远去,街道上的百姓这才敢起身,三三两两地散去,方才那紧张压抑的气氛也随之消散。

  陆凡的父母牵着他,很快回到了自家的府邸。

  回到家中,屏退了左右的仆役,陆凡的父亲,那位看上去温厚儒雅的陆老爷,脸上的笑容敛去,反而是满满的凝重。

  他走到窗边,望着王驾离去的方向,久久不语。

  “老爷为何叹气?”

  陆凡的母亲走了过来,轻声问道。

  陆老爷摇了摇头,沉声道:“夫人,你今日可见大王圣颜?”

  “自然见到了,威严赫赫,不愧是人中之龙。”

  “可我观其眉宇,煞气萦绕,华盖之下,隐有黑气盘旋。”陆老爷的声音压得极低,“他此去女娲宫,名为祈福,实则眼中并无半点对圣人的敬畏之心。我恐有大祸将至。”

  陆夫人闻言,秀眉微蹙:“老爷何出此言?大王素来英明神武。”

  “英明神武,也敌不过天心难测。”陆老爷转过身,看着自己的儿子,眼中流露出深深的忧虑,“这天下,怕是要乱了。殷商的江山,坐不了太久了。”

  “我等一介商贾,在这滔天巨浪之中,不过是随波逐流的浮萍罢了。只希望,能为凡儿寻得一处安身立命之所。”

  这番对话,清晰地传入斩仙台上。

  霎时间,议论声四起。

  “这......这怎么可能?区区一个凡人,竟能看出人皇气运,断言殷商国祚?”

  “莫不是胡言乱语?凡人哪有这般见识!”

  “不对劲,此事大有蹊跷!”

  众仙一时哗然。

第71章 陆凡的父母是妖?

  就在众人惊疑不定之时,孙悟空那双金色的眼眸猛地一凝。

  他的火眼金睛,穿透了三生镜的表象,看到了更深层的东西。

  “不对......”

  他低语一声,惊得身旁的杨戬都侧目看他。

  “猴子,你发现了什么?”

  杨戬沉声问道。

  “那对夫妇不是人!”孙悟空有些疑惑地开口,“俺老孙看得分明,他们二人身上,各缠着一股若有若无的黑气,如同两条细蛇,盘在他们的天灵盖上。那是妖气!精纯无比的妖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