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蟑螂七岁了
他知道,自己失态了。
可他控制不住。
那是他生命中最敬畏、最感恩,也最亏欠的人。
......
光幕里,陆凡在洞府前恭恭敬敬地跪下,磕了三个响头。
然后,他站起身,深吸一口气,迈步走入了那片幽深的黑暗之中。
所有神佛都屏住了呼吸,瞪大了眼睛。
他们都在等待,等待着看清那洞府之中,究竟是何方神圣。
在场的众仙,特别是那些身居高位的天庭神将、上古仙官,大多都是从封神之战那场惊天动地的杀劫中走过来的。
那场大战,不仅是王朝更迭,更是三界权力格局的一次彻底洗牌。
道、佛、天庭、人间的因果,被重新梳理。
谁上了封神榜,谁肉身成圣,谁归隐山林,谁入了西方教,都成了一笔明账。
可以说,自封神之后,三界之内,凡是有些道行、有些名号的强者,基本都有数。
无论是像镇元子那样占据一方福地、与世同君的大仙,还是那些避世不出、不问三界纷争的老怪物,其名号与道场,高层神仙们或多或少都有所耳闻。
凭空冒出来一个“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一个他们从未听闻过,却能教出仙人的道场,这本身就是一件足以引起警惕的大事。
还有一点,是陆凡修成仙道的时间。
一开始,他们看这陆凡一路行来,从少年到青年,只觉得时间漫长。
可当业报水镜将他的人生轨迹完整地串联起来时,众仙才猛地反应过来。
这小子为了寻找仙缘,为了报仇,在凡尘俗世里摸爬滚打了这么多年!
他作为一个凡人,流浪、乞讨、习武、寻访,这些时间,对于修行来说,都是被浪费掉的。
他真正开始修仙,是从踏上那座“灵台方寸山”才开始的。
而从他拜师到成仙回去报仇,满打满算,也不过短短数载光阴!
数年,从一个毫无根基的凡人,修成地仙!
这个速度,在如今这个时代,有点匪夷所思了!
自封神大战后,天地灵气日渐稀薄,凡间想要出一位飞升的仙人,比登天还难。
成千上万的修行者,穷尽一生,能修到元神出窍便已是祖上积德,万中无一的天纵之才了。
偶尔有那么一两个成就仙道的,也大多是靠着天大的奇遇,比如误食了上古遗留的仙丹,或是继承了某个陨落大能的洞府与衣钵。
靠着师父一板一眼教导,就能在短短数年内速成仙道的,他们已经数千年没有见过了!
这说明什么?
说明这个陆凡自身的天赋固然是万年罕见的奇才,可他背后那位师父,其教导弟子的手段,更是通天彻地,恐怖到了极点!
能在如今这个末法时代,点石成金般地造就一位仙人,这位隐世高人的道行,究竟高到了何种地步?
然而,就在陆凡的身影消失在洞口黑暗中的那一刹那。
“滋啦——”
业报水镜的画面,猛地一颤。
那清晰的洞口景象,如同被投入石子的水面,剧烈地扭曲、波动起来,随即化作一片混沌的、毫无意义的流光。
画面,没了。
净念菩萨正伸长了脖子,眼看就要见证最终的真相,却只看到了一片空白。
他愣在原地,脸上的表情,从期待到错愕,再到难以置信的愤怒。
“怎么回事?!”
他猛地转向阎王,厉声喝问,“为何停了?快给本座继续照下去!”
阎王此刻比他还懵。
他额头上的冷汗,瞬间就冒了出来,汇成小溪,顺着脸颊往下淌。
“菩萨!菩萨息怒!”
他双手都在哆嗦,手忙脚乱地对着业报水镜打出数十道法诀,口中念念有词,试图重新连接上陆凡的记忆。
可那水镜,就像一台坏掉的留影石,除了闪烁的杂乱光芒,什么也显示不出来。
“小王......小王也不知道啊!”阎王带着哭腔,都快给净念菩萨跪下了,“这业报水镜,乃是地府至宝,与天道因果相连,能照见一切生灵的前尘往事,从未......从未出过此等状况啊!”
第18章 陆凡的师傅到底是谁?
阎王急得满头大汗,拼命地解释着:“按理说,只要是宿主亲身经历之事,在他的记忆与因果中留下了痕迹,水镜就一定能照出来。除非......”
“除非什么?快说!”净念菩萨不耐烦地催促道。
阎王咽了口唾沫,用一种近乎梦呓的、不确定的语气猜测道:“除非,那洞府之中的存在,其道行已经高深到了一个匪夷所思的境界。他不仅能斩断自身的因果,不沾天道,甚至能将所有进入他道场之人的这段记忆,都从天道因果的长河中抹去!”
“这......”阎王自己都被自己的猜测吓到了,声音都在发颤,“这是圣人......是圣人才有的通天手段啊!”
净念菩萨根本不信阎王的鬼话,他厉声打断了阎王的猜测。
“圣人?三界之中,圣人早已不问世事,避世不出,又岂会屈尊降贵,去教导一个凡人?我看,分明是你这业报水镜出了问题,或是你学艺不精,法力不济!”
他一口咬定,是阎王和他那破镜子不行。
在他看来,这不过是又一桩离奇的巧合。
那洞府的主人,或许是某位精通阵法禁制的上古大能,用特殊的手段遮蔽了天机,使得业报水镜无法窥探。
但天底下,没有不透风的墙。
一计不成,他还有后手。
净念菩萨强行让自己冷静下来,他转向天庭众仙,双手合十,微微躬身。
“诸位仙友,稍安勿躁。地府至宝,或许也有失灵之时。此事关乎重大,为证清白,小僧需去地府一行,请一位大能前来相助。”
说完,他不再理会面如土色的阎王,僧袍一甩,周身佛光大盛,竟是直接撕裂空间,化作一道金虹,朝着幽冥地府的方向疾驰而去。
他这一走,斩仙台上那股紧绷的气氛,顿时松懈下来。
天庭的仙官们,终于可以不再掩饰,光明正大地开始议论。
“这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究竟是何方神圣的道场?竟能让业报水镜都失效?”
“能屏蔽天道因果,这等手段,绝非寻常大罗金仙可为。我猜,必是一位隐世不出的准圣大能!”
“准圣大能?”另一位仙官摇头,“三界之中,有名有姓的准圣就那么几位。镇元大仙的五庄观在西牛贺洲,北冥鲲鹏的妖师宫沉于北海之眼,血海冥河老祖更不可能来东胜神洲开辟道场。这范围,其实很小啊。”
太白金星捋着胡须,浑浊的老眼中精光闪动,他沉吟道:“昔年封神之战前,三界之中,确有不少逍遥于天地之外的散仙大能,不属阐截,不入西方,不听天庭号令。只是封神一役后,死的死,伤的伤,归隐的归隐,大多都已销声匿迹。莫非,这位便是其中之一?”
他们的猜测,全都围绕着那些传说中的上古大能。
没人将这座神秘的洞府,与那个正站在他们中间,抓耳挠腮的猴子联系起来。
因为这根本不合逻辑。
孙悟空的师父是谁?
这是三界最大的谜案之一。
然而,身处议论中心的孙悟空,此刻却心乱如麻。
他比任何人都想知道答案。
他有点心虚。
陆凡那小子,不会真的拜师成功了吧?
如果......如果他真的成了师父的弟子,那他陆凡,就是自己的师弟!
这个念头一冒出来,孙悟空的心脏就猛地一抽。
那意义就完全不同了。
同门之谊,手足之情。
那不是看在往日情分上,帮着求个情那么简单了。
是无论如何,都必须将他从这斩仙台上完整地救下来的责任!
哪怕是为此与整个西方教翻脸,甚至再闹一次天宫,他也在所不惜!
师父将他逐出师门,恩情已断。
但他孙悟空,不能不认这份同门的香火情!
可是......师父真的还在吗?
孙悟空的心头,又涌上一股巨大的怀疑与失落。
他记得很清楚。
当年西行取经路上,走投无路之下,曾动过回灵台方寸山求助的念头。
他驾着筋斗云回到了那片熟悉的海域,找到了那座熟悉的仙山。
可山上,早已是人去楼空。
洞府紧闭,藤蔓丛生,哪里还有半分仙家气象?
他守在洞口三天三夜,连一声鸟鸣都未曾听见。
师父,是真的走了。
走得干干净净,没有留下一点痕迹。
他是不是真的还在这三界之中,孙悟空自己都不知道。
那陆凡进去的,又会是什么?
是师父留下的幻象?
还是某个后来占据此地的妖魔?
孙悟空急得抓耳挠腮,恨不得自己冲进那水镜里,一探究竟。
就在这焦灼的等待中,下方的云海猛地翻滚起来。
一道浓郁的佛光,裹挟着无边的阴气,冲破云层,重新回到了斩仙台上。
金光散去,现出净念菩萨的身影。
与他一同前来的,还有一位身披袈裟,面容慈悲,脑后佛光普照的菩萨。
正是地藏王菩萨。
而在地藏王菩萨的身后,跟着一头模样奇特的异兽。
那异兽虎头、独角、犬耳、龙身、狮尾、麒麟足,形态古怪,却自有一股威严之气。
它趴在地藏王菩萨的脚边,眼神温顺,正是地府之中,能辨明三界万物真伪的神兽。
天庭众仙见到这头神兽,都是精神一振。
“地藏王菩萨竟然把谛听都带来了!”
“这下好了!谛听能听三界六道一切之声,辨善恶,识真假!那洞府中究竟是何方神圣,一听便知!”
“是啊,任他有通天的禁制手段,也瞒不过谛听的神通!”
净念菩萨的脸上,重新挂上了稳操胜券的冷笑。
他伸手一指跪在那里的陆凡,对地藏王菩萨说道:“有劳菩萨,请神兽出手,辨此獠师承来历,究竟是正是邪!”
地藏王菩萨面带悲悯,宣了一声佛号:“阿弥陀佛。”
他低下头,对脚边的谛听温和地说道:“去吧。”
谛听得了主人的命令,站起身,迈着沉稳的步子,走到了斩仙台的中央。
它没有去看陆凡,而是将那只巨大的耳朵,轻轻地贴在了冰冷的白玉地面上。
一瞬间,无形的声波以它为中心,向着四面八方扩散开去。
上一篇:人在勾栏:开局获得八奇技!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