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甲壳蚁
有条件的,多会提前制备好易长久保存的容器,有的长气甚至能人为制造!不过天下最全的《服气录》,应当在朝廷手里。”
图鉴是吧。
前人的智慧。
人为制造的……梁渠想到厄气,灾气和自己的枯木逢春气。
自然出现的……则为赤气或再过不久的天水朝露。
朝廷那边,更有能每年稳定产生的玄黄气,诞生方式不明,数量不知,全用来嘉奖能臣。
“咳咳,说那么多……”
梁渠抬头,他知道老乌龟要开价了,静等不语。
“见者有份!”乌沧寿伸出龟足,张开五爪,“我要五个鱼头!”
“太多,两个!”
“三个!”
“成交!”
乌沧寿缩回壳中。
“老蛤蟆到了叫我,我要吃新鲜鱼头。”
……
蛤蟆族腹地。
老蛤蟆双腿踩水,跨越山谷。
谷底的肥鲶鱼探头探脑,见到洞穴藤蔓包裹严实,大为失望,重回草丛,思索起今天上哪家吃饭。
洞穴内。
上百条宝鱼彩光流淌,皆若空游无所依,映得石壁五光十色,波光闪烁。
同上一次相比,宝鱼俨然全换了一遍!
“三亩地,一亩三条,三三得六,给五条,嘿嘿嘿……”
老蛤蟆掰动爪蹼,沾沾自喜,笑着笑着颓然下来。
拿五条,最后自己害得多跑一趟。
瞅一眼床头上的大宝莲,老蛤蟆心一狠,闭上眼,伸出爪蹼乱摸一气。
歘歘歘!
九条宝鱼塞进黄皮袋。
老蛤蟆捏紧口袋,蛙心砰砰直跳。
它小小翼翼地张开袋口,贴脸窥视,一番端详,又掏出两条,重换两条进去,反复对比,袋子往背上一甩,跳出家门。
大胖二胖坐在山谷中央,仰头遥望跨越头顶的老蛤蟆,蛙口张开。
“长老又送东西出去了……”
“哎,什么时候,长老能送给我,每回只能吃剩鱼,吃条新鲜的,我能耕一万亩水田……”
二胖倒地。
……
庭院内。
大河狸认真工作,眼睛时不时斜飘,手上的木头渐渐啃歪,沾上口水。
獭獭开抱着木头撞到墙上。
老蛤蟆挺出肚子,递出黄皮袋,万般不舍。
梁渠按捺住情绪,抓住袋口,用力一拽……
黄皮袋轻轻摇晃,仍在老蛤蟆手里。
没拽动……
“蛙公,蛙公!”
老蛤蟆沮丧抬头。
“早给鱼,早开工,早回报啊。”
老蛤蟆松开一根蛙趾。
“今天不舍,明天不得,后天不乐啊。”
老蛤蟆松开两根蛙趾。
“投入多,回报大,孤注一掷,受益终身!”
三根。
“为了蛙族!宝鱼一袋,小蛙一窝!”
四根!
梁渠绞尽脑汁,一连憋了好几句,终于蛙趾全开,从老蛤蟆手里夺过黄皮袋。
收走九条大宝鱼。
梁渠叠好袋子归还老蛤蟆。
“蛙公放心,今天晚上我让他们连夜动工!两班倒,不休息!”
宝鱼已给。
是非对错,老蛤蟆已无心过问,它背上双蹼,四十五度仰望天空。
为了蛙族。
它付出太多……
荷叶轻晃,触景生情,老蛤蟆神伤心哀,转身跳入池塘,离开这個伤心地。
梁渠让獭獭开十里相送。
再抬头,日落黄昏。
不知不觉,又一个下午过去。
融资真不容易,累够呛。
“寿爷,宝鱼明天吃成吗?晚上我有事,吃了不好消化。”
乌沧寿闷声闷气:“行!”
月上枝头。
梁渠消化晚饭,穿上龙灵绡,戴上护臂,伏波大弓一应俱全,找老和尚要上一枚小令。
这是两天前特意预约的。
万事俱备。
梁渠领上不能动,穿过地下河流,暗流甬道,一路跑到蛤蟆洞穴。
小山般的身影蹲坐于大量战船之间。
蛤蟆蹲在地上,正试图拆卸两艘船模。
第437章 协同开发!
“嗯?”
蛤蟆放下木头块,侧过脑袋,目光扫过梁渠,盯住“不能动”,最后又落回到梁渠身上。
“不能动”甩甩尾巴,趴到地上老神在在。
梁渠麾下统御水兽,碰上无恶意大妖,全感受不到生命层次上的压迫。
一回生,二回熟,梁渠上前问好:“大王,别来无恙。”
蛤蟆站直身子,探出蛙头,左右环顾。
“船呢?”
“教大王失望,今日过来,并非为送新船……”
梁渠尴尬地说了一遍天水长气的事。
“故我想穿过涡流,从大王这里出发,距离上更近些。”
老蛤蟆的一千六百里到一千七百里距离,是以蛙族腹地为从出发点估算。
梁渠从义兴镇周边水域出发,少说要走三倍以上路程,费时费力。
听得没新船,蛤蟆顿感无趣,它躺靠上洞穴石壁,掰上蛙趾头。
“十好几天没新船了。”
蛤蟆一睡一醒算一天,梁渠见怪不怪,但最大金主的半问责,不得不妥当回应。
“新船在造,这回是长四丈,足六桅的大帆战船!两侧各有三十六个腹洞可供伸长桨,全部探出如鸟翼展开,壮观……精美非常,月底前一定能送来!”
造船厂的边角木料取之不尽,加上造船技术的纯熟,江獭帮忙,大河狸接受统御后的智慧提升,四丈大船,河狸一家产能已然爆发到一月一艘!
“能不能再大点?”
蛤蟆单手托举船模,投下阴影,略显袖珍。
“再大?”
梁渠面露难色。
“再大……涡流通道能不能通过暂且无法确定,即使能通过,超过四丈,船体结构太大,太沉,部分连接处稍显脆弱,经过时容易造成毁坏……”
大不是问题,梁渠福船有近六丈。
运输才是。
为节省成本,造船用的多是寻常木头,经过涡流通道,天旋地转,尤其桅杆,十分容易断裂。
蛤蟆知晓船只脆弱,大为失望。
梁渠道:“大王放心,在下正尝试研制可拼接的船型。
届时拆分成龙骨,船肋,桅杆等部分,分批带来,拼装,或不失为一种解决办法,必能造出五丈以上大船!”
嗯?
五丈大船?
蛤蟆大感兴趣:“多久能好?”
“暂时无法确定……正在努力尝试。”
梁渠一直有在搞研发,创新,只是平时没什么功夫,遇到难点就搁置一段时间,断断续续。
如今这方面已经全权交给狸总工。
统御前大河狸仅能看图,统御后,能写会画,相当不凡。
蛤蟆催促:“再快些,一艘拼装大船,可以换两样东西!”
梁渠眼睛一亮:“必不辱使命!”
得让大河狸加把劲了。
没新船,蛤蟆重新趴窝。
梁渠识趣告辞。
肥鲶鱼能和蛤蟆称兄道弟,他却只是一个送船工具人。
一人一鳄走出数里地,跨过山峰,光景陡变,大地荧彩流动,照得水底生亮。
梁渠望见通天的荷秆,也见到荷梗下游蹿的各色大蛙,颇具视觉冲击,尤其里头不少蛙,手上拿着他发明的山字锚巡逻……
“制式武器?”
梁渠陷入沉思。
上一篇:修仙:从催熟宝药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