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甲壳蚁
偏偏末了收下的老九,快得非人。
杨东雄犹记得去年此时,给梁渠定下的目标是破开三关,当时梁渠自信能破开四关。
哪曾想一晃眼,放下豪言要凝练第二真罡!
“师父别给小九定要求了!”徐子帅大喊,“小师弟注定是要一飞冲天的,师父你给我们拽根线,那是手拉风筝越飞越高,给小师弟那就是根绊线,师父您随缘素位就对了!”
杨东雄让徐子帅一打岔,张了张嘴,摇头失笑。
“子帅说的不无道理,不过倒还有两句话要送给你。”
“师父请讲。”
梁渠站起身子,作洗耳恭听状。
“爵位不宜太盛,太盛则危;能事不宜尽毕,尽毕则衰;行谊不宜过高,过高则谤兴而毁来。
好动者,云电风灯;嗜寂者,死灰槁木;须定云止水中,有茑飞鱼跃气象,才是有道心体。”
梁渠咂摸两遍,百味滋生,然不待回话,杨东雄手举杯樽。
“来,光阴如驹,又迎新年!诸位举杯!”
“举杯举杯!”
“来来来!”
“徐师兄别吃了!你是不是又饿了一天过来?”
“瞎说,我有吃早饭好吧!”
徐子帅抹抹手,扔下骨头站起。
梁渠不再琢磨,加入其中。
十杯相碰。
“日月其迈,时岁盛新,顺遂无虞,皆得所愿!”
“日月其迈,时岁盛新,顺遂无虞,皆得所愿!”
……
大泽深处。
龙人聚落。
整个部族洋溢出浓浓喜乐,简单的房屋之间连接红绳,红灯笼顺着水流起伏。
幽会的龙男龙女碰头于水藻之中。
相比于前些年的愁云惨淡,今年得知龙君或有转世,整个部族呈现出少见的积极之态。
长老们站于前方,趁热打铁,鼓励族群中的青壮年再接再厉。
尽管尚未找到转世龙君,但日子好歹有了盼头。
龙人一族蒸蒸日上!
众多龙人之中,龙平江,龙平河二人更是透着一股别样自信。
没人知道,龙君已经让他们找着了!
他们为龙人一族立下旷世大功!
唯一遗憾的是,龙君尚幼,部落里人多眼杂,暂没办法告知其他龙人,不然今天的热闹会更甚。
落寞之际,有两位龙人朝龙平江,龙平河方向游来。
“阿江,阿河!”
龙平江转头望去:“子建,子和!什么时候回来的?近两天一直没见到你们。”
“昨天才到,没怎么出来跑动。”龙子建解释道,“刚才我和子和喝酒,正好看到你们两个,想着过来提醒一下。”
“提醒什么?”
“我们在香邑县附近发现一头蛇妖,暂时不知道是哪条,记得你们两个也在淮阴府里吧,所以过来告诉你们一声,多加小心。”
“此言当真?”
“蛇行那么明显,不会认错。”
龙平江,龙平河神色肃穆。
无缘无故为何会有蛇妖靠岸?
整個大泽里的蛇妖,有一条算一条,全是蛟龙手下!
龙君发育的紧要关头突然有水妖靠岸,实在令人浮想联翩。
难不成龙君的风声走漏了?
“喂,你们两个怎么了?表情那么严肃?”
龙子和不解。
龙人一族是和蛟龙有矛盾,但终究是被赶,不是被追杀。
小几十年过去,固然两看生厌,有所提防,不至于见面就打生打死,担心忧惧。
“没事没事。”
龙平江连连摆手,然而面对桌上的佳肴,却再无心下咽。
“不是,伱们哥俩有事全写脸上,哪像没事人的样子。”龙子和嘲笑,笑着笑着,他笑不出来了,目露怀疑,“抓蛇精的,不会是你们两个吧?”
“蛇精?”
见龙平江,龙平河二人不解,龙子建松一口气。
两个狼烟武师对付一头蛇妖,难度还是挺大的。
“不是你们就好,先前我们在岸边打听到,大概是有人族抓住了一条大蛇,死没死不清楚,但那蛇妖靠岸,多半是来找那条大蛇的,或许是子嗣什么。”
原来是这样!
龙平江,龙平河对视一眼,松一口气。
那就和龙君没什么关系了。
龙子建见两人又紧张又放松,一时间摸不着头脑。
“总感觉你们两个有事瞒着啊。”
“没有没有,怎么可能。”
“是啊是啊。”
良久,龙子建以拳击掌。
“你们两个不会是看上哪家人族女子了吧?棒打鸳鸯?货不对板?”
“额……”
龙人聚落往南。
整个蛙族族地陷入狂欢。
到处都能听到大蛙在唱歌。
蛤蟆大王坐在中央,喝得不省蛙事,身下垫着一张巨大的荷叶,旁边围满服侍的大蛙。
老蛤蟆怀抱金银盏,痛饮玉液琼浆,从大蛙脑袋上一个接一个跳过,整个白肚皮泛起一层淡淡酡红,嘴里大声呱叫着什么岸边包围大泽,第一个荣光计划等等。
一众大蛙吃好喝好,觥筹交错,脑袋突然一沉,埋进盆里,谁能受得了?
但抬头一看,发现脑袋上的是老蛤蟆,再想到老蛤蟆拉扯养大大王的辉煌履历。
忍了。
至于老蛤蟆说了什么,大部分蛙不太在意。
长老胡言乱语又不是一天两天。
不过也有大蛙对老蛤蟆口中的词语颇感兴趣,好奇询问与老蛤蟆最为亲近的近侍,大胖二胖。
“大胖,长老说的岸边包围大泽,第一个荣光计划是什么?”
“呱~~”大胖打个酒嗝,摇摇脑袋,“荣光计划不太清楚,只晓得五年一个,现在是第一个,是长老为了实现蛙族伟大复兴搞的。”
“那岸边包围大泽呢?”
大胖沉吟片刻:“好像是长老掏钱,跑去岸边购置了一套大宅院,隔三差五去一趟……”
“长老掏钱?”
“宅子?”
“岸上?”
大蛙们的关注点各不相同。
“长老不是经常去大王那吗?”
“没有,大王那有个甬道,长老是钻过甬道,到岸上晒太阳去了。”
“真的假的?”
“宅子有多大?”
“俺们能去吗?”
大蛙们七嘴八舌,全勾起了好奇心。
第382章 立体养殖
正月初六。
雪顶延绵成山,屋檐下挂有半尺冰棱。
昨夜平阳县难得下一场大雪,一晚上下来能陷半个脚掌,二三年难得一见。
梁渠静坐于屋檐之下,目视盐粒大的冰晶从石幔地弹蹦,跳落进积雪。
没有练功,没有读书,没有琐事。
呼气,吐纳。
胸膛起伏间,体味冬日严寒。
那无半分难受的冰冷感沁入肺腑,于闲暇中化作一种别样的清醒。
人生在世,追求的无非稳妥二字。
初六日。
兀坐听雪溜竟日。
“大人!范河伯,范大人找!”
“让他进来。”
梁渠扶膝起身,拍拍肩膀,掸去薄薄一层霜雪,回厅堂迎客。
初七上工。
为期七天的河泊所春假即将结束,查清等人相继从老家回赶,各自带回来不少特产。
故昨日起梁渠便再收了一轮周遭各县的土特产。
自从成为都水郎,梁渠再没去购买过茶叶,只查清一人不间断送来的“心意”就包了圆。
“一元复始,梁大人吉祥安康,万事顺遂!”
范子玄绕过影墙,穿过垂花门,嘴上说着祝福话,手上两只飞龙扑腾。
今年依旧去打了两只野味送来。
“如此破费作甚?”
“大人误会,今年回家陪几个小辈进山野密林历练,正巧抓住一窝,有六只!就花了个把子力气。”
一番推辞谦让,梁渠“勉为其难”收下,让范兴来带进灶房。
好巧不巧,范兴来拎鸡跨门之际,一只花尾榛鸡扑棱翅膀,从门口抄手游廊经过。
上一篇:修仙:从催熟宝药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