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水猴子开始成神 第275章

作者:甲壳蚁

  “有道理。”

  梁渠若有所思。

  对方既然抢了一筐螃蟹,那完全能针对性的设下诱饵,说不定真能把他们钓出来。

  “抢螃蟹的龙人,有趣。”

  ……

  江豚们捕获的螃蟹全养到池塘里。

  肥鲶鱼顶着一脑袋砖灰,带上两个鱼篓,背一个抱一个,重新出发。

  不能动的【复苏】尚未恢复。

  梁渠把埋了一晚上的拳头叫出来,敲敲打打,甲壳声音上没有任何变化。

  倒是背甲上生出少许细密的黄色纹路,十分纤细,不仔细看难以察觉。

  至于感知范围,根据拳头所说,一晚上,它的感知覆盖有原先池塘大小的三分之一。

  “路阻且长……”

  梁渠让拳头回洞,自己去西厢房喊上一声,喊完才想起老和尚昨晚去了华珠。

  独自上灶房吃过宝鱼粥,梁渠牵出赤山,按照师父提议,抽空到一趟上湖书院,找赵山长题字。

  正巧,司恒义与赵山长坐在庭院中下棋。

  听得梁渠来书院的前因后果,司恒义惊讶得说不出话来。

  梁渠离开书院不过半年,竟是闯出好大一片天!

  赵记抚掌大笑:“那日恒义送来你的识字法,我便说过,此子日后必成大器,左右一年,果不出我所料!”

  “多是山长教导有方。”梁渠躬身作揖,“只此十字,万望山长提笔赠予学生,好时时自省。”

  面对梁渠求墨宝的建议,赵记欣然允之。

  “既然要挂于中堂,恒义,你去我书房右侧书架第二层取一副画卷来,顺带拿上四宝。”

  “是,山长。”

  待司恒义再度出现,腋下已然夹有一轴画卷。

  梁渠上前帮忙铺设,研墨,顺带一览画卷内容,是一山涧瀑布图。

  瀑布自上而下层层错落,到画卷三分之一处时,又是一占据大半篇幅的飞流,倾泻如注。

  赵记提笔,于两侧留白处题字,按印。

  “山管人丁水管财,余孟夏游江陵瀑布时所作,今日连字带画,一并赠予你!”

  “多谢山长!”

第358章 重生?

  “大人如何?摆正没有?”

  “再往左稍稍。”

  范兴来立到椅子上踮脚,往左平衡画卷天杆。

  梁渠后撤两步,立于门槛观测左右间距,确认画像平移至居中。

  “停!”

  “正了吗?”

  “成,下来吧。”

  范兴来松口气,跳下椅子,顺手用袖子抹掉鞋印。

  一色镶的山涧瀑布图悬挂于正壁中央,画中飞流瀑布倾泻如注,端是让空旷的厅堂多出几分磅礴大气!

  赵山长不愧为书画大家,作的画,题的字,梁渠一个不懂品鉴的外行人亦觉得风采飞扬。

  不知不觉,自己真有几分老爷模样。

  寻常渔家子,哪会去收藏名家字画?

  “梁爷!咱们人到了,东西搁哪放?”

  门口传来叫喊。

  梁渠知晓来者是谁:“兴来,你去领他们进我卧房,把里头的大方榻搬出来,换架子床进去,再让李大娘给我铺新床。”

  范兴来探头探脑:“架子床?大人您还买了床?”

  “嗯,买了些家具,一张架子床和五张罗汉床,两个博古架,两张翘头案……反正东西不少,原来我那张方榻,今后搬你房间去用吧。”

  梁宅足有三进,大得很,乌龙撒欢跑一圈得吐舌头。

  初时房屋修建,靠的全是乡亲们出工出力,外加几个大户筹钱攒料。

  偏偏梁渠自己腰包扁扁。

  事后房屋落成,里头购置使用的家具就那样,紧凑着用,反正没什么人来。

  大造爵朝廷赏赐的许多瓷器,玩意甚至没地方摆,至今躺在箱子里,堆积于东厢房。

  此后梁渠逐渐富裕,亦先紧着修炼使用。

  眼下手上总算是有点闲钱,回来路上,自觉腰包鼓鼓,购置来一批新家具,包括不限于架子床,罗汉床,书柜,桌案……

  怎么舒服怎么来。

  不然这武不是白修了,这官不是白升了?

  首先换掉卧房那张矮方榻,改成聚气的架子床。

  书房,中堂再摆上几张罗汉床,方便有客人来。

  其次安上博古架,把赏赐的瓷器,玩意全摆上,用上。

  “好嘞!”

  范兴来得知自己有新床睡,兴冲冲跑去开门领人,一番确认,带人进院落安置东西。

  庭院中汉子们搬动大家具来来往往。

  掌柜的先向梁渠问好,确认好物件位置,转头立于庭院中央,目光如炬,免得自己手下有人手脚不干净,坏了自己店铺名声。

  张大娘瞧得热闹,穿过游廊:“东家,今日杀鸡不?”

  “杀鸡,杀什么鸡?”

  指挥雇工安置罗汉床的梁渠不解。

  “东家忘了?您离家之前留下一只飞龙,我一直给您养着呢,每天我们几个的剩饭剩菜全喂给它,半点没瘦不说,胖出不少!”

  张大娘从背后拎出一只斑毛野鸡。

  野鸡胸膛毛发全部蓬松炸开,里头满是新长出来过冬的绒毛,鼓鼓囊囊。

  野鸡似乎知晓自己大限将至,使劲扑棱,挣扎,奈何翅根被人掐住,没有半点用处。

  “哦,我有印象。”

  梁渠恍然,他上任没几天,手下几個河伯全来送礼。

  其中范子玄浑身沾泥,冒雨送来一只花尾榛鸡,俗称飞龙。

  恰逢当日收到华珠县发大水的汛报,梁渠没赶上吃。

  等昨个回来得知老和尚要走,晚上索性陪同吃上顿斋饭,又让它多活一天!

  “中午算了。”梁渠瞧天色,马上到午饭时间,“眼下忙活不一定赶得上中饭,今个晚上吃吧,炖个汤,买点干香菇。”

  “成,那我下午烧水烫它一烫!”

  张大娘把飞龙拎回厨房,找根细绳重绑住鸡脚,免得它乱蹿乱飞,自己转头添柴烧火,操持中饭。

  梁渠忙于指挥雇工安顿大件,范兴来帮手搬抬。

  一时间,竟没人把心思放在扑扇翅膀,拼命挣扎的飞龙身上。

  花尾榛鸡躺倒地上叫唤不动,歇息一阵,低头啄食起脚上绳环。

  下午。

  梁宅焕然一新,楠木的芳香丝丝缕缕。

  梁渠打开东厢房门,从里头搬出数个大箱,跟范兴来一同往博古架上摆东西,放瓷器,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

  “兴来,你今年多大?”

  “过了今年春是十四。”

  “十四……准备学武吗?”

  “我爹说等我到十五,去杨老爷的武馆里头学上一年半载。

  杨老爷答应我爹,说只要我家兄弟几个去学武,不收学费,药材费按长春堂的进价收。

  等学上半年,要有盼头我继续练,没盼头拉倒,大人放心,不耽搁养马。”

  范兴来的父亲在杨东雄那养马,资历深,阅历广,手艺好,每月有数两银钱收入,比寻常种田打渔的百姓高得多。

  舍得过苦日子,攒那么一攒,最高档的习武费用都出得起,更别说杨东雄答应免学费。

  “我倒不是担心耽搁养马,只是好奇问问。”

  此世武道,几乎不讲究什么童子功。

  摸骨摸骨,好歹得等骨头长开方能摸出。

  没有完全长开,岁数太小,冒然提炼气血,不仅锻炼时难以循环,促成正向,反倒容易衰败气血,落下病根。

  最佳习武年龄,起码得二次发育末尾,十五岁左右,故而梁渠习武时,能碰上赵老爷家的三公子。

  青少年恢复力强,气血旺盛,只需补充得上寻常肉食,就不会有太大问题。

  若能每日药浴,偶尔来上一两条宝鱼,亦或者其他什么补充气血的丹药,那修行起来更比旁人顺畅得不知道有多少。

  范兴来端上花盆:“每回上家吃饭,我爹全让我跟大人您好好学,说能学到梁大人的二分本事,这辈子就值得了。”

  梁渠大笑:“你跟我可学不了。”

  “我也这么跟我爹说的,莫说整个平阳县,放眼整个淮阴府,南直隶能出几个梁大人?大人,这花瓶要不要放上去?”

  范兴来问话间,一股晦涩难言的气机自庭院中扩散,于萧瑟秋风中涌起数阵燥浪。

  “奇怪,什么东西?热乎乎的。”

  范兴来触摸面颊,环顾左右。

  梁渠面色一凝。

  “赤火鸟!”

  ……

  梁渠放下手中圆瓶,快步穿过游廊,一眼望见卧房窗下东倒西歪,半倚半躺的飞龙。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枯焦味。

  梁渠陡然明悟,冲进屋内。

  兰锜上,伏波横立,未有丝毫异变。

  反倒是……光芒璀璨?

第359章 灵性再涨

  兰锜上,伏波熠熠生辉,枪刃反射日光,流转不定,如同抹上一层上好枪油。

  梁渠握上长枪,如臂使指的感觉没变。

  乃至于……

  “灵性更足。”

  整把伏波握入掌心,化作一条不折不扣的长龙,活力比渊木弓强上不知多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