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甲壳蚁
不知道跳过这个指代的“中间商”,又在六月六这个传说中江河归道,百流入海的特殊日期,最终得到的反馈能不能加强一波。
梁渠对此抱有期待。
如此一来,正常祭祀的流程,主祭,祭祀规模都有所增强,就差最终祭品。
梁渠早有准备,他已经让肥鲶鱼它们去水中寻找对应的精怪,不杀,只盯住,届时活捉放血。
祭品不能随便找三头精怪胡乱对付,它和打麻将一样讲究凑对子。
要么是三大类:飞禽、走兽、鳞甲。
往大说是凤凰,麒麟,龙,三神兽;往小说是鸡,鸭,鱼,三家禽。
要么是三寓意:勤奋,祥和,富足。
常见的三寓意象征便是牛,羊,猪。
据传大顺每年祭天,用的都是大妖级别的三大类,武圣操刀。
杀兽当天,沸气盈天,煞气之重寻常人靠近都容易暴毙,便是命硬之人都要大病三天,脱去半条性命。
修为弱一点的朝臣只能站在远阁观望。
绎祭后,瓜分完三妖尸体的大地上会在顷刻间开出累累繁花。
水里头想凑三大类比较难,主要是飞禽,走兽不好弄,不是梁渠和水兽们的主场。
但找外形上符合三寓意的很容易,无非是健壮,可爱和肥硕。
上次不知祭祀能增加眷顾,当主祭只是为了增加在义兴市里的威望,从头到尾都没太多准备。
这一次梁渠准备万全,誓要暴刷江淮河的好感度!
……
清晨,天蒙蒙亮。
石匠在地上凿出方孔,挖干净石板下的泥土,确认过深度,拖着栓马石一点点对准,插在方坑中,重新压实。
“阿全手艺越来越好了,跟真猴似的。”
刘全福自街上过来,摸着桩头上蹲伏着的石猴,赞叹一声。
拴马石自是让访客栓马用的,马属火,木构房子最怕火,而猴子属水,所以拴马的石柱上大多会雕出一只石猴来压火。
如此活灵活现的石猴不多见。
石匠阿全闻声抬头。
“害,是刘叔!都是祖辈上传下来的手艺,要论石头上刻猴子,还是我爹刻得好,刘叔大清早上这来做什么?”
“梁大人先前让我打個物件,忙活好一阵终于弄完,过来问问什么时候要。”
“啥物件能让您老这个巧木匠难住,忙活那么久?”
“你小子,插你的马石去吧,大人物的事情也是你能打听的?”
“好奇嘛不是。”
给大蛤蟆的楼船模型造好了?
院中,梁渠赤裸上身,手中提着伏波,喘息不定。
武者耳聪目明,他自然听见门口两人的交谈,反手把伏波插进水池,披上外套打开大门。
“梁大人!*2”
“福叔,进来说事。阿全,辛苦你了,等装好拴马石过来找我要工钱。”
“好嘞梁大人。”
梁渠笑了笑,转身领刘全福进屋。
“福叔,我在院子里听你说楼船造好了?”
刘全福面带喜色:“幸不辱命,今天早上刚刷了桐油,下水多半是不行,我不会捻缝,但按您说的,光看上去,跟平阳县埠头上停靠的那两艘楼船一模一样。
说起来有点自夸,我自己觉得因为没那么大,比埠头上那两艘还要好看些。”
梁渠大喜,跟大蛤蟆的第一次交易终于要成了?
他迫不及待想要去看看新船:“走,快带我去看看。”
“好!梁大人跟我来。”
刘全福一马当先。
造那么一艘大船给他累够呛,带着自己的七八个徒弟没日没夜的干才能在今天完成。
好在梁渠给的报酬足够丰厚,一切顺利,今天就能拿到钱!
“阿全,我和刘叔出去一趟,钱先给你,装好了不用来知会我,要是有问题我再派人去寻你。”
“梁大人放心吧,别看我年轻,九岁就跟着我爹出来扛石头,干这活有个十来年,保管给您干得干干净净,一点挑不出毛病。”
“成,刘叔,我们走。”
“走这边。”
梁渠在刘全福的带路下,穿过了一条街,两条小巷,到了一个大院里。
大院中站着不少人,全是刘全福的学徒,整个地方非常宽阔,角落里头堆满刨削下来的卷木屑。
但这些都不是梁渠要关注的,就在院子的正中间,一艘八米长,不计桅杆,光船身就有两米多高的“微缩楼船”,静静地停靠木板架上。
浓厚的桐油味在空气中弥漫。
船架、龙骨、龙筋、肋骨、梁材、首尾柱,船壳、侧板、底板、甲板、桅杆,该有的全都有,一样不缺。
楼船不比梁渠的舫船,整体构造要复杂得多。
船体中间是一层接一层的“大楼”,足足四层叠加,完全不扁平化,如此才得名楼船。
梁渠贴上船身侧看,船板密致。
整个船壳都是柚木制作,这种木材最鲜明的特点就是木纹非常好,刷上一层桐油更能凸显出这点。
墨色线条波浪一般延伸出去,和柚木本身金黄色的色调搭配起来,如同冬日暖火。
刘全福没说错,得益于精细化的雕刻,整艘“微缩楼船”光从外观上来看,比埠头上的那两艘上百米的大楼船更加好看。
“大人来看看这边。”
一位头脑机灵些的学徒站出来,主动引着梁渠爬上楼梯,打开楼船两侧的雕花窗户。
目光透过人头大的窗户往里看去,小小的房间中桌椅柜床,舵浆器皿,应有尽有,柜子上甚至有鸟雀图案。
类似的房间每两个窗户里都有一个,各个都有差别。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梁渠忽然想到这句话。
“大人有所不知,我师父为了打造小楼船,费尽功夫,每日天不亮就去埠头上看船,画图,确保一丝一毫都不差。
船里头的构造咱不知道,不敢进去看,可师父去过其他商船里看过,按照自己想象的都给打了出来。
您瞧瞧,满不满意,能不能博那位大人的欢喜,我们这些个木匠挣不挣钱是其次,若是大人物怪罪下来,害了梁大人那可就得不偿失。”
第180章 蛤蟆交易
“好,非常好!刘叔当真是义兴镇上最好的木匠,干出来的活一顶一的漂亮!”
梁渠喜形于色,他完全没想到,刘全福能超额完成任务,有种捡到宝的感觉。
一百两,值了!
士农工商,看似是阶级的排序,实际并非如此,漏了前半句话,是四民分业,士农工商。
政治地位不代表实际地位,实际地位仍旧看钱。
特别是工具越来越多,锯,刨,凿,锉,锛……
一个木匠能打出来的玩意五花八门,愈发精巧。
在平阳县这般人口密集的繁荣地区,如刘全福一般厉害的木匠赚的要比农户多得多。
从梁渠家里的雕花上就能看出手艺,一月几两银钱不在话下。
这也是为什么他不去平阳县里找人,偏偏要找刘全福。
一是离得更近,知根知底,二是刘全福手艺真不赖。
他带着七八个弟子没日没夜干上小三个月,梁渠那一百两,也就相当于二倍工酬。
让别人做自己不擅长的事,多加点钱很正常。
听到梁渠满意,在场众人皆松口气。
梁渠身份越来越高,沟通起来说没压力那是假的。
加之头一回做船,心里没底,更是担心受怕,生怕两个多月的功夫全白费。
一番商讨,材料费加上事先说好的工酬,总共是一百六十七两。
材料不便宜,除去柚木外,还有榉木和松木,龙骨是整根最贵,其他的光是刨削船板都坏了几個刨子。
梁渠凑个整,给了刘全福一百七十两。
“这件事最好不要太张扬,你们知道,我是去送礼,人尽皆知总不太好。”
“懂得懂得,梁大人放心,我们绝不出去多说。”
几位学徒纷纷应声。
忙活那么久终于把钱揣进兜里,滋味是一等一的美妙,全都依着梁渠来。
“刘叔,船我暂时放在你这边,等晚上我再过来拿。”
“好,也请梁大人自便,昨晚一宿没睡,今早刷桐油,小老儿犯困的厉害。”
“有劳刘叔。”
“是梁大人抬举。”
刘全福拱拱手,哈欠连天的进了里屋,独留梁渠在院子里看船。
梁渠拿着梯子爬上爬下,全部确认过细节,都没什么问题。
都看过一遍,他来到船舱底下,手掌按压在龙骨上,缓缓用力。
整艘八米长的小楼船从架子上脱离,腾在空中,稍稍掂一掂。
结构强度上保持的不错,不会一碰就散架。
万事俱备,只等晚上去找蛤蟆大妖换东西。
梁渠难得紧张起来。
为了和蛤蟆交易,他投入白银足足一百七十两。
造出来的小楼船除了蛤蟆没人要,下水也不行,没做捻缝,下水就沉。
若是不成功,全得砸手里。
“希望蛤蟆大哥给点力。”
夜晚。
整个义兴镇一片寂静,趁着没人注意,梁渠扛起楼船奔至岸边,从一处芦苇荡中进入水泽。
整艘楼船自水面上缓缓下沉。
……
肥鲶鱼左看右看,在暗流前绕了好几圈,最后一个狠心,向前撞去。
一阵晕头转向,肥鲶鱼被甩出暗流,翻了几圈落在地上,天旋地转。
蛤蟆洞穴内,呼噜震天。
小山般的白圆肚起伏,肥鲶鱼落地的刹那,圆肚起伏一顿。
大地轰隆作响,整座小山倾覆下一半,巨大的爪子伸到后边挠了挠屁股,压下的小山再度升起。
呼噜继续。
上一篇:修仙:从催熟宝药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