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气运词条开始成就人皇 第1737章

作者:水煮天命

  “只要多生几个,自然会有优秀的血脉。”

  赵珊瑚闻言,露出惊喜之色道:

  “那陛下是同意了?”

  楚无疆笑了笑说道:

  “美人相邀,朕从不拒绝。”

  楚无疆的本性,从来没有变过,以前他喜欢漂亮的女孩,现在依然喜欢。

  一男一女,原本是在太空进行培育种子,结果在漆黑的环境下,只有你我二人相处,很快就产生了相应的情愫。

  太空中的育种由此展开。

  楚无疆催动太阳圣体的力量,将周围的光芒完全隐藏掉,只有你我二人,在寂寞的太空中,相拥在了一起。

  呼!

  很难说两者之间,产生多大的爱情。

  欲望,崇拜,血脉的渴望,以及对崔未央一点点嫉妒之情。

  这些复杂的情感融合在一起,让她做出了惊人的举动。

  太空的环境,冷得可怕,却因为真空的环境难以散热。

  任何航天器,在太空中必须考虑到散热的问题。

  楚无疆抱住赵珊瑚,发现她的体温在直线上升,便催动法力,帮助一点一滴地降温。

  这时候仍在地面上的崔未央,本来是出来看星星,她的洪福齐天依然是最出色的气运。

  她凝望着星空,不由得抚摸肚里的孩子,忍不住说道:

  “小羲,你知道吗?”

  “爸爸又在做坏事了。”

  尽管孩子还没有命名,崔未央则是称之为小羲。

  她一边说着,一边仰望天空,五味杂陈。

  冥冥之中,崔未央感到楚无疆又多了一位娘子,自己多了一个姐妹。

  不过,这早就习以为常才对。

  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增加。

  她也在水晶仙宫里,认识许多好姐妹,还增加了武道知识等诸多好处。

  今天崔未央却有些隐隐不安,低声说道:

  “夫君,其他都可以,千万不要是赵珊瑚。”

  “那家伙老是跟妾身较劲,妾身可不希望跟她做姐妹。”

  崔未央的直觉准得惊人,在某些环境下,拥有堪比神谟的预知效果。

  言出法随。

  崔未央微微一愣。

  看来是对的。

  洪福齐天这项气运,妖孽得可怕。

  她明白过来,不由得双手合拢道:

  “如果是赵珊瑚的话,那就保佑夫君在那一天,有其他重要的收获,而不是与赵珊瑚在一起。”

  崔未央会时常回忆起那一天的欢愉,并当做重要的日子,她希望夫君也记住这重要的一天。

  既然赵珊瑚成为楚无疆的娘子,那么崔未央希望夫君在那一天,有其他的收获,掩盖掉两人欢愉的记忆。

  让它变得不重要。

  你说是吧,小羲。

  崔未央肚里孩子挪动了两下,像在笑着母亲的嫉妒之心。

  这一刻洪福齐天的效果,不知为何像是得到了加持,那股福运直冲天际。

  楚无疆与赵珊瑚完成生命的大和谐。

  本来想着有几颗种子浪费,也就浪费了。

  谁料这一耽搁,竟有一枚种子意外发生了突变。

  这项突变,足以载入人族的史册。

  楚无疆见状,来不及安抚赵珊瑚,连忙将全部的法力保护起这枚种子。

  两人在欢愉之中,见证大奇迹之种。

  “快!”

  “镇国公,马上进行育种。”

  本来楚无疆还想过继续晋升气运,没想到两人的欢愉,会达成这样意外的效果。

  本来众多气运加持下,种子就到了突变的边缘。

  镇国公进行育种,再进行培育种子。

  一切都安静了下来。

  不管是人间还是太空,他们看到这奇迹的时刻,都有些一言不发。

  亩产3000斤,拥有抗旱,抗虫,抗病,营养强化四大特性。

  这已经不能叫奇迹种。

  而应该叫做神种。

  那一天,冠军报开始全面刊登报纸,头版头条便是——

  《人皇降临,神种问世,亩产三千斤的稻米!》

  祥瑞问世了。

  楚无疆可以准备前往天外天了。

第774章 新朝新气象,方家二女的释然,楚无疆即将前往天外天

  亩产三千斤的济苍米。

  冠军报刊登这消息后,天下震动,米价暴跌。

  天京的茶楼里顿时议论纷纷。

  “不可能!”

  “这世上哪有亩产三千斤的大米。”

  “这也太假了。”

  “冠军报怎么开始胡编乱造了。”

  许多人第一反应,并不是相信,而是不信,他们一拥而上,来到说书先生囔囔道:

  “陈先生,您见多识广,跟我们讲讲吧。”

  陈先生也不知真假。

  但冠军报的背景太雄厚,相传是天子所有的报纸。

  哪怕是假的,他也得吹成真的。

  只见陈先生笑了笑说道:

  “诸位客官,这冠军报发行量最大,前些日子还每人赠送了一份报纸,庆祝吾皇登基。”

  “此报所言,未曾有假。”

  “谁不相信吾皇,谁就会吃亏。”

  陈先生早就投靠秦王,现在秦王府归顺了楚无疆,他很主人翁精神地说道:

  “自吾皇起势以来,不过短短两年光阴,平龙州之乱,成少年英雄,定天京之变,东讨龙宫,北灭妖魔,使天下归心。”

  “如此伟业,万年以来未尝有也。”

  “古语有云:圣人出,阴阳和。”

  “圣皇降世,出现这等神种,也在情理之中。”

  茶楼的客人们若有所思。

  他们是大多市民阶层,米价下跌对于他们来说是好事,只要米价一斤三文钱,而不是一斤30文钱,市民阶层自会拥护皇帝陛下。

  只是有人仍然反问两句,说书先生立刻说道:

  “再说了。”

  “皇帝陛下对百姓还不好吗?”

  “昨天朝廷还颁布了《债务免除法》,责令各地清理天下债务。”

  “六大国公府集体焚烧债券,你们看见了没有?”

  这下听客们来劲来,连忙说道:

  “看到了,我等都看到了。”

  “那六大国公府将佃户,长工,还有一些市民的欠债,都整理出来烧掉了。”

  说书先生点头道:

  “正是这个道理!”

  “陶尚书亲自出面,调集户部的力量,审查各地的债务,逐一免除。”

  “各地的世家,不管是崔家,卢家,李家,方家,都很配合,主动烧到了【非商业合作】方面的债务。”

  “吾皇如此圣明,这亩产三千斤的大米,定然是不错的。”

  一般来讲的话,每次天下大乱对于百姓来说自然是损失惨重,会死很多人的,但同样的话,整个社会的债务关系,也会进行出清。

  人死债消。

  等到新朝建立后,就能够轻装上阵,重新开始。

  楚无疆没有打内战,直接继承了六百年积累下来的各种内部问题。

  方相处理不了,镇国公也处理不了。

  只有楚无疆能处理。

  他借着登基仪式,对于前朝的积弊逐步消灭。

  当然了,楚无疆不是免除全部债务,他支持各地的世家,将一些债务让朝廷来审查。

  商业债务,合理的债务是能得到朝廷的支持。

  免除小康之家,及以下的债务。

  这些债务抄录一份,送入户部备案。

  正常的商业债务,朝廷是允许存在的,楚无疆要禁止的是,用来盘剥民众的高利贷。

  茶楼的听客们想起楚无疆入京后的种种作为,不由得感慨道:

  “本以为这世道坏了,没想到天降人皇,救我等于水火之中。”

  “吾皇万岁!”

  现在吾皇万岁这四个字,逐步成为天京的流行词,也许日后会发生变化,但楚无疆的作为,让他们产生了不小的信任感。

  甚至有人开始担忧起朝廷:

  “吾皇如此作为,要求各地免除债务,岂不是会得罪许多权贵。”

  “若是他们造反,可怎么办?”

  说书先生冷笑一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