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气运词条开始成就人皇 第1711章

作者:水煮天命

  这一次人族大战,按照顶格进行赔偿,假设平均1000两银子,那就是5亿两,更不要说根据斩首进行犒赏。

  超过1000万的大军,从野战军到辅兵,哪怕平均犒赏额度在100两,这种消耗也是非常惊人的。

  朝廷的财政理论上已经破产。

  楚无疆轻笑一声道:

  “没关系的。”

  “三军将士都有严格指令,一切缴获要归公。”

  “妖魔联军身上的灵兵,宝兵,不计其数。”

  “超过百万的妖魔遗骸,也能够炼制成丹药,还有王庭的积蓄,这些不管是变卖,还是犒赏士兵,都不用担心银钱问题。”

  人族取得这样完美的胜利,如果还担心战利品不够赚钱的话,那也太离谱。

  沈清月则是严肃道:

  “夫君,那只是一笔浮财!”

  “夫君向来花钱大手大脚,这一次将士定会顶格赏赐,一旦顶格赏赐后,剩下的银钱不会有太多。”

  “现在朝廷欠债累累,入不敷出。”

  “岂可直接取消。”

  不管是多少钱,一千万人来分,都是小数目。

  假设王庭的战利品,卖了300亿两白银,平摊到一千万大军,也就是人均三千两。

  楚无疆这一次获得2000万点白色气运,也就够20万人晋升一个白色气运。

  只要人一多,各种资源就显得少。

  楚无疆笑了笑说道:

  “那娘子的意思是?”

  沈清月补充道:

  “夫君可以进行清盘,把其他小私盐直接打掉,换楚家来吃掉所有的私盐,这些入了内帑,夫君想怎么用,就怎么用。”

  “岂不是更好!”

  “国库的钱,终究不算是夫君的钱。”

  国库和内帑,到底哪一个才算是皇帝的,这是历代皇室纠结的地方。

  皇帝也捞钱,还要费尽心思去捞钱。

  比如著名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里嘉靖皇帝曾这样大骂:

  “朕的钱!他们拿两百万,朕分一百万,还要朕感谢他们吗?”

  这里的核心矛盾,其实不是官员贪污的问题。

  而是在嘉靖看来,国库的钱,不算他的钱。

  只有进了内帑的钱,才算是皇帝的钱,所以他才拿了一百万,非常生气。

  但在严党看来,皇帝富有四海,国家就是你的,国库的钱当然算你的钱。

  于是就产生了冲突。

  国家到底算不算皇帝的,这是一个问题。

  毕竟官员要发俸禄,军队要发饷银,皇帝总不能拿这些银子挥霍,那是会死人的。

  所以很多皇帝总是想办法疯狂捞钱,让自己内帑有钱。

  例如万历皇帝杀张居正全家,有个说法是,两人倒也没有多大的仇恨,只是看冯保有钱,就觉得张先生应该也有钱,想狠狠地捞一笔。

  沈清月不会站在国家立场上考虑,只会站在楚无疆的立场上,想着借助朝廷之力,干掉其他私盐,独占整个市场。

  不管是官盐还是私盐,共同榨取出最大的价值来,这些银子专门属于内帑,楚无疆想怎么用,就怎么用。

  尽管皇帝天天往内帑里搞钱,很容易损民肥私,但在古代王朝里,皇帝要有私人支配的钱财,才能更好地执行自己的意志。

  楚无疆闻言摇头拒绝道:

  “娘子,今时不同往日。”

  “为夫要是想着捞钱,成何体统。”

  “更何况为夫不希望盐太贵,民生物资的价格,越低越好,以免盘剥百姓。”

  沈清月犹豫道:

  “夫君,这不是民生的问题。”

  “朝廷新建的野战军,总要维持稳定,维持供养,今天下方定,若是裁撤大军,定会闹出许多矛盾来。”

  “野战军不可能轻易裁撤的。”

  沈清月沉浸政治多年,自然不乏大局观,一下子抓住大战结束后的要害。

  要理解沈清月的意思,可以从两个案例来看。

  第一个案例是,美军在伊拉克战争结束后,干得最蠢的一件事情,那就是解散了伊拉克军队。

  40万伊拉克军人失业,于是他们参加了反对派武装,最终打得美军深陷治安战。

  第二个案例是,崇祯皇帝裁撤驿站,促使李自成选择造反这一条出路。

  那这两个案例,跟沈清月的有什么关系呢?

  现在朝廷额外组建了野战军,这些都是吞金巨兽,使得朝廷脆弱的财政走向崩溃的边缘。

  因此朝廷不外乎两种选择。

  第一种选择,裁撤军队,这会使得大量战斗人员流入民间,他们肯定会选择用武力去赚取银两。

  第二种选择,进一步榨取民间的财力,用来供养军队,至少争取缓和时间,换而言之,就是苦一苦百姓。

  大统一王朝为什么对于战争十分谨慎,因为几乎看不到好处,倒是麻烦一大堆。

  不管输赢,都是麻烦。

  楚无疆熟读历史,不禁笑道:

  “娘子,你这是桑弘羊之问啊。”

  沈清月不由得反问道:

  “夫君,桑弘羊是谁?”

  楚无疆自知失言,便笑道:

  “桑弘羊乃上古时代人物,便是他提出了盐铁专营,用来提高朝廷的税入。”

  “与此同时,儒门出了不少人物,与桑弘羊辩论,认为不该与民争利,应该放开盐铁专营,这些人号称【贤良方正】或者【贤良文学】。”

  “至于桑弘羊,则在盐铁会议上质问【贤良文学】,若是不征盐税,边军开支用度,如何得之。”

  “此为桑弘羊之问。”

  我怎么没听过。

  沈清月露出苦恼之色。

  毕竟盐铁专营对于朝廷来说,历史非常久远,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丢失相应的记录,也很正常。

  沈清月想通了这一点,说道:

  “那夫君是赞同臣妾的观点吗?”

  楚无疆笑了笑说道:

  “不,为夫比较赞成贤良文学的看法。”

  沈清月奇怪地问道:

  “夫君这是为何?”

  “与民争利的说辞,往往是一般的书生之见,空谈仁义道德,甚至是一些伪君子。”

  楚无疆记得桑弘羊与贤良方正的辩论。

  大部分人在初步了解争论的情况下,都会觉得桑弘羊更有道理,朝廷要开支,就要收税,盐税是必要之恶。

  对比而言,儒门这些挥舞道德旗帜,喊着与民争利不好的人,更像伪君子。

  楚无疆笑了笑说道:

  “娘子所言极是。”

  “桑弘羊之问,自然是有道理的。”

  “朝廷需要开支,需要财政用来供养军队,因此增加盐税,用来供应军队,这些都是有道理的。”

  “但他们避开了一个点,那就是朝廷的开支,真的都用到位了吗?”

  “若朝廷的用度没有问题,那盐税收了也就收了,问题在于没有地方可以节省了吗?”

  沈清月似乎有些明白过来了。

  历史上的汉武帝在开拓疆土,也没少奢侈消费,宫殿都建了几十个,后宫扩大到数千人,还在大规模修建陵墓等等。

  有些人可能会觉得,这些是小钱,实际上这些都是大钱。

  举个例子,明朝在天寿山建陵墓,建了九个陵墓,大约花费4200万两白银,每次修建陵墓,都要调动几万人甚至几十万人,搜罗天下的木材,石材。

  汉朝也是如此。

  例如东汉时期,对于羌人的战争,十四年花费240亿,平均一年接近20亿,显然是一笔巨大的开支。

  问题在于,两汉时代的后宫一年开销大约是5个亿,相当于这笔军费的四分之一,至于修建陵墓,能占贡赋的三分之一,这还不算修宫殿的钱。

  这种情况下,桑弘羊大谈收盐税,是为国防建设,贤良文学都觉得有点好笑。

  只是贤良文学的水平不够,达不到黄宗羲的水平。

  否则他们应该质问桑弘羊,这些钱都用在国家上,还是给皇帝开后宫,建陵墓,修宫殿去了。

  桑弘羊回答不了这个问题,贤良文学也不可能真去质疑皇室的开支,大家很有默契地躲开了,房间里的大象。

  沈清月明白过来后,连忙说道:

  “难道夫君要砍掉一些开支?”

  “对!”

  楚无疆点头道:

  “从今天开始,朝廷尽量不从民生基础物资上征收税赋,食物,盐等等,尽量砍掉。”

  “皇宫的开支,陵墓的开支也一并砍掉。”

  “楚家不需要乱建陵墓,大量减少不必要的开支。”

  “仿照灵丹税,酒税,烟草税,灵米税等等奢侈品税种上下功夫。”

  “方相的改革已初见成效。”

  沈清月脱口而出道:

  “夫君,这样一来,还是会有巨大的缺口。”

  “至少短时间内,不可能弥补得上。”

  楚无疆笑道:

  “简单,这一次的战利品先来顶上,如果顶不住就由为夫来支付这些款项。”

  沈清月不由得问道:

  “夫君来支付?”

  楚无疆笑了笑说道:

  “为夫真要想赚银子,把龙脉开放一些,允许各家缴纳白银,兑换龙气,兑换秘宝,还怕没有银子用?”

  “至于功法秘籍,也可以随便卖出去。”

  “各大世家权贵,想要维持优势地位,就要多交银子。”

  历代王朝会为收入苦恼,但楚无疆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