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和长乐同居,李二绷不住了 第85章

作者:想写日常的咸鱼

  李丽质是长乐公主总觉得味道不对劲了。

  “怎么能叫可乐呢?”长孙皇后说道。

  “母后,昨天不是也叫了吗?”李丽质说道。

  长孙皇后一阵无语,“母后没注意!”

  其他人还以为是听错了,没想到狗子会叫这个名字。

  “没事的,没有什么的。”李丽质满不在乎。

  长孙皇后无奈摇摇头,“你要是都不在乎就这样吧!”

  李丽质高兴就行了了。

  “好!儿臣觉得这个名字挺好的。”李丽质觉得萧然起的,爱屋及乌,对萧然好感度爆棚,萧然起的名字自然也是格外喜欢的。

  长孙皇后点点头,也不说了。

  走到大殿门口,看到外面又是一堆东西。

  “绣娘安排一下,把这些搬进去。”长孙皇后说道。

  “是,娘娘!”

  一群人忙碌起来。

  长孙皇后放下可乐,让可乐在大殿里面溜达。

  李丽质拉着长孙皇后胳膊,说道:“母后,儿臣给你个好东西!”

  听到有好东西长孙皇后还是很期待,李丽质说好东西那就不能太差了。

  “又有什么好东西了?”长孙皇后立刻问道。

  李丽质拿出来的东西,基本上都是有大用的。

  李丽质拉着长孙皇后坐下,拿出两个暖宝宝,说道:“就是这个!”

  长孙皇后接过暖宝宝,捏了捏没有发现什么特别的。

  看了看说道:“这是何物?有何用?”

  “这叫暖宝宝,很暖和的东西。”

  “暖宝宝?”长孙皇后看了看,说道:“没感觉啊!”

  李丽质拉起长孙皇后的手摸了摸自己小腹,“感觉到了吗?”

  “好热啊!”长孙皇后惊喜说道。

  “把这个撕开贴在身上,慢慢的就热了,很舒服。”李丽质捂着小腹说道。

  “效果怎么样?”长孙皇后连忙问道:“你昨天晚上疼不疼?”

  “喝了一些红糖水,就一点都不疼了。”说起这件事李丽质就很高兴。

  长孙皇后点点头,看了看手里的东西,“看来也是好东西,只是母后暂时用不上了。”

  长孙皇后有喜了,最近是不可能有生理期了。

  “母后,冷的时候就可以用,不一定是生理期呀!”李丽质说道。

  “那母后现在也试试!”长孙皇后一挥手,其他人识趣退下了。

  李丽质拿起暖宝宝问道:“母后你想贴在哪里?”

  “和你一样就可以。”长孙皇后说道。

  “好!”

  李丽质给长孙皇后贴上。

  刚开始没有什么感觉,慢慢的就感觉热了。

  长孙皇后很长诧异,“这也太神奇了!”

  “母后,等不热了,扔了就行了。”

  “只能用一次吗?”长孙皇后觉得有点可惜。

  要是和热水袋一样就好了,可以一直重复使用。

  “只能有一次。”

  “也挺好了,这个感觉倒是不错!”长孙皇后笑着说道。

  李丽质看了看长孙皇后旁边的一堆书,“母后又在看书啊!”

  “闲来无事,看看书不是挺好的吗?”长孙皇后拿起旁边的书,说道:“丫头你应该很长时间没有看书了吧!”

  李丽质有些不好意思,点点头,“有一段时间了!”

  萧然出现之后李丽质就没有心思再看书了。

  “大唐现在很多人想看书的看不上,之前你父皇还在为这件事担心呢!”

  长孙皇后又开始套路李丽质了,需要李丽质传话了。

  “母后,这一直不都是这样吗?从秦汉开始了,到现在还能不是好很多了吗?”

  秦汉时候书籍更是奢侈品了。

  特别是秦朝西汉时候,造纸术不完善,还是竹简,这些无形中增加读书阻碍。

  东汉之后好了一些,但是,书籍基本上在世家贵族手里。

  科举制度的出现,还是给了很多机会,最起码有了一个上升通道了。

  还是很难!

  “是啊!几百年了,也是因为这样,世家门阀越来越强,普通百姓很难有出路。”

  “这种几百年的遗留问题,父皇也就别担心了...”

  “你父皇也不想,但是这是打破世家门阀垄断的机会,削弱世家门阀影响力的一个不错的办法。”

  科举制度刚开始很大的原因就是为了对抗世家门阀的影响力的。

  只是现在效果还是很一般,归根结底有了上升通道,但是绝大部分人还是读不起书。

  【PS:求鲜花月票评论票,求数据支持!】.

第54章长乐公主准备带夫君见父母了!

  相较于世家大族,一般人家要考科举可谓艰辛万分。

  然而只要考上,“进士者,谓可进而授之爵禄也”,就能让家族的社会经济地位立刻翻身,便吸引不少贫困的寒门子弟应试。

  如诗人元稹在《同州刺史谢上表》曾写道:“臣八岁丧父,家贫无业。母兄乞丐以供资养。衣不布体,食不充肠”,可见在金榜题名前,寒门考生本人与其家庭生活有多艰难。

  考生在应举过程中的所有开销费用称为“举资”。

  除了衣食花费外,穷人家如果买不起马、驴,那只能徒步去考试,到京城考试路途遥远,花费的交通时间少则十天半个月,多则数月以上,途中经过渡口还要缴纳一定的“僦船之资”。

  估算,考生抵达京城到考试放榜,至少会停留四个月,其间的寓居、衣食、蜡烛、煤炭、书籍文具等“举资”总和相当惊人,更不用说为了有朝金榜题名在京城长居的文人了。

  《太平广记》曾载,将领刑君牙与一名久居长安的考生张汾聊天,其间张提到:“在京应举,每年当用二千贯文,皆出往还”,张汾表示待在京城,钱都花在人际往来上。

  由于唐代科举的干投行卷之风盛行,士子在应试之前都会把得意之作投献名士,以求荣誉,但也需要花费不少银钱打点关系。

  这些花费基本上让普通百姓望而却步了.

  很多人活下去就很难了,哪里还有这么多钱花费在读书上。

  书籍成本高昂,很多人买不起,绝大部分书籍还是世家门阀垄断的。

  没有关系的人,想读书都没有门路。

  很多寒门想和世家门阀攀上关系就可以理解了。

  不去攀关系,没有出路。

  大唐的印刷术还是雕版印刷术。

  那效率就更感人了。

  雕版印刷术在大唐中期才开始广泛使用。

  在大唐之前,没有印刷术,书籍是靠人生抄,书籍珍贵也是情有可原的。

  毛笔字一个人一天也抄不了多少,这种手工抄,错误也不少。

  李丽质思索片刻,确实是长孙皇后说的这样。

  让更多普通人读书,无形中也是对世家门阀影响力的削弱。

  只是让普通人读书的困就大了。

  李丽质想的觉得头疼,不愿意去想。

  李丽质眼睛一亮,自己不会可以去问萧然啊!

  看到李丽质的反应,长孙皇后嘴角微微上扬,笑着说道:“丫头,是不是有什么好的建议?”

  “暂时没有,但是有一点灵感了!”李丽质笑着说道。

  长孙皇后点点头,“这件事很重要,不管是对你父皇,还是对大唐来说都很重要。影响力远超煤炭细盐加起来,所以,丫头有什么好办法记得第一时间告诉母后。”

  长孙皇后明白这件事算是成了。

  李丽质传回去,很大可能有办法了。

  “母后放心,儿臣明白了。”李丽质也是明事理的人,长孙皇后说的这些自然是明白的。

  “之前母后还记得,那一次猪肉,很好吃的猪肉...你这丫头不是说要问问神厨吗?大唐的猪肉不好吃是养殖方法不对,你问神厨怎么养了吗?”

  长孙皇后突然旧事重提。

  这种事情对大唐来说很重要。

  长孙皇后想尽可能的为大唐谋福利。

  这些技术已经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了,很多都有跨时代意义的。

  李丽质尴尬一笑,说道:“儿臣忘记了,下次遇到神厨一定问问。”

  李丽质挽着长孙皇后胳膊靠在长孙皇后身上。

  长孙皇后宠溺捏了捏李丽质琼鼻。

  “这些对大唐来说很重要,是造福无数百姓的大事,功德无量!”长孙皇后说道。

  李丽质赞同点点头,“母后儿臣明白...母后愿意...神厨最近可以见母后。”

  长孙皇后一惊,瞪大双眼,不可置信看着李丽质。

  这个震惊程度比知道提纯细盐还严重。

  现在长孙皇后觉得神厨和高人是一个人,现在李丽质居然说是神厨愿意见面了。

  长孙皇后一下子抓住李丽质胳膊,又惊又喜,“此话当真?”

  “母后,自然是真的。”李丽质说道。

  也算是先打个招呼,免得突然出现吓到长孙皇后。

  “那母后可得好好感谢一下神厨!”长孙皇后就像是做梦一样,没想到李丽质会突然这样说。

  “母后不用客气。”李丽质笑着说道。

  长孙皇后略微思索,“神厨都愿意见面了,不知道高人什么时候愿意见面?你父皇可是一直念叨想见高人一面。”

  长孙皇后继续试探。

  “母后,之前儿臣没有告诉你,神厨是高人徒弟,神厨最近可以,高人就不好说了。”

  按照李丽质和萧然的意思,无中生有一个高人作无形的靠山。

  “嗯?还有这种事情?”

  长孙皇后觉得不可置信了,心里还是觉得神厨和高人是一个人。

  但是也不敢太确定,所以还需要去验证。

  如是神厨是高人徒弟,接触到徒弟,距离师父也就更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