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和长乐同居,李二绷不住了 第233章

作者:想写日常的咸鱼

  “父皇,地图两千两白银!”

  李世民一瞪眼,“小兔崽子,你怎么不去抢?一张地图你要两千两白银?”

  “父皇,画这个可不容易,重点是知道这些事情,想知道这些事情需要花费财力物力不可估量...地图是一张纸没错,但是地图上的信息是无价的啊!”

  “你!”李世民突然发现萧然说的很有道理。

  这份世界地图,可以说是无价之宝!

  “父皇要是不愿意给钱,就算了,地图也不能给父皇了。”李丽质也站出来帮萧然说话。

  “你这丫头!”李世民很无奈,小棉袄是彻底漏风了,“给,朕给就是了!只不过不是现在,是以后,现在朕没有!”

  李世民有点耍无赖的感觉,一副要钱没有,要命不给的架势。

  “先吃饭,以后再说!”长孙皇后看看打圆场,这件事算是定下来了。

  萧然和李丽质一张地图卖了两千两白银。

  萧然不会放过一个坑老丈人钱的机会。

  李世民得到地图,心里多多少少有点郁闷。

  萧然说的好处李世民是记在心里了。

  突厥和西域那边威胁小了,现在可以往东北发展了。

  主要是东北有利可图。

  李世民和朝廷重臣知道怎么做。

  萧然给出大方向,具体的那就和萧然没关系了。

  吃完饭,李世民带着长孙皇后离开。

  李治也不愿意回去了,陪着两个小公主在萧府留下了。

  红薯和土豆事情也在长安城传开了。

  世家门阀和上层人知道了,底层普通百姓也知道。

  很期待,要是得到这种高产农作物,那以后吃不饱的日子就一去不复返了。

  亩产三十石,四十石,哪个听不迷糊。

  很多人都在心里默默记下李丽质彩礼,土豆红薯。

  因为很多人都吃过了,所以也没有人怀疑真假了。

  这么多大臣和皇帝都在,总不能忽悠人的。

  土豆红薯好像是给了普通百姓一个希望,让很多人看到过好日子希望。

  不需要大鱼大肉,不饿肚子就可以了。

  车驾里面,李世民异常兴奋,拿出世界地图,“没想到这个小兔崽子还有这种好东西!”

  “萧然虽然年轻,但是背后有高人,陛下有什么事情可以和萧然说一下。哪怕他没有办法,身后的高人应该也是有办法的。”

  “朕明白!这个小兔崽子帮了朕大忙了!”李世民一下子找到方向了。

  李世民开始筹备讨伐高句丽的事情。

  现在是冬天,不适合,需要做的事情很多。

  准备物资也要不少时间。

  这个寒冷冬天让本就不怎么富裕的大唐,雪上加霜了。

  “按照萧然说法,那边没有人,大唐这边要迁徙人口过去。”李世民说道。

  “大唐现在人口不多,萧然之前提出近亲不能结婚,短时间可以让大唐人口快速增长了。”

  “这个小兔崽子肯定是有私心的,之前肯定是惦记丽质,不过这件事对大唐来说同样非常重要。”李世民也算是看出来了,萧然老早之前就惦记李丽质了。

  “臣妾觉得可以适当鼓励一下生育,土豆红薯产量这么高,以后粮食问题应该是不用担心了,现在大唐需要人口,大量人口。”

  李世民觉得长孙皇后说的很有道理,“皇后你说的不错,这件事已经刻不容缓了!”

  大唐发展需要大量人口。

  不仅仅是种地,还有东北开发,和美洲那边也需要大量人口。

  【PS:求鲜花月票评论票,求数据支持!】.

第246章组建女团,给长乐放产假!

  萧府.

  后院城阳公主骑着李治的自行车,李明达在自行车后面。

  两个小公主玩的很开心。

  另一边的李治在滑梯上玩的不亦乐乎,自行车玩腻了,现在觉得滑梯更好玩。

  萧然和李丽质在秋千上很悠闲。

  “最近天气越来越好了,晒太阳的感觉真不错。”李丽质一脸享受。

  “是,越来越暖了,这样也好!”萧然知道还要降温。

  现在暖和只是暂时的。

  现在李丽质也自由了,没有人说李丽质,也没有人阻止萧然和李丽质待在一起了。

  “真好!”现在李丽质感觉很满足了。

  “长乐,我想在长安城买个楼,弄个好玩的。”

  李丽质看向萧然,“你不是要开酒楼吗?我们府上的厨子做饭肯定好吃,加上你带回来的酒水,生意肯定好。”

  “名字我都想好了,曲乐楼,唱曲的。”

  李丽质一下子变得审视起来,“你想干什么?”

  “我弄这和教坊不一样,只是唱曲的,就像是这样的歌曲...”萧然拿出一个耳机给李丽质戴上。

  “大白天的,在外面你不会是想看羞羞的东西吧!”李丽质想到昨天晚上的学习资料。

  “不是,戴上耳机听歌,比较好。”

  “知道了!”李丽质这才戴上耳机。

  萧然点开音乐播放器,挑选一首古风歌曲。

  伴随前奏响起,李丽质一喜,虽然认识这么久了,李丽质还没有听过蓝星歌曲。

  这还是第一次。

  “这个感觉不错!”李丽质笑着说道。

  萧然点点头。

  蓝星各种乐器,和技术手段,很多是大唐做不到的,李丽质反应也正常。

  “窗透初晓,日照西桥,云自摇!”

  “想你当年荷风微摆的一角!”

  “木雕流金,岁月涟漪,七年前封笔!”

  “因为我今生挥毫只为你!”

  “雨打湿了眼眶,年年倚井盼归堂!”

  “最怕不觉泪已拆两行!”

  “我在人间彷徨,寻不到你的天堂!”

  ...

  李丽质一脸享受,很快听完了一首歌。

  “这个好听,歌词写的真好!”李丽质想了想,“叫什么呀?”

  萧然拿起平板电脑,“清明雨上!”

  “清明雨上?清明我知道,清明雨上不太理解这是什么意思,清明节经常下雨,不应该是清明雨下或者是是清明下雨吗?”

  李丽质很不理解了。

  清明节是传统节日,始于周代,距今已有2500余百年的历史。

  清明节,是扫墓节,早在战国时期,扫墓就很盛行,到秦汉时代,墓祭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的活动,唐玄宗时期,正式将清明定为五礼之一。

  “因为雨上是天堂,雨下是人间啊!”萧然笑着说道。

  “雨上是天堂,雨下是人间...原来如此!”李丽质点点头。

  李丽质继续问道:“清明雨上,折菊寄到你身旁...清明哪有菊花?菊花不应该是八九月吗?”

  “这里的菊花是指用纸折叠的,不是真的菊花。”

  “这个歌词写的真美,东瓶西镜放又是什么意思?”

  “人们会在自己堂屋的案桌上放镜子和花瓶,前面说了徽派建筑都是坐北朝南,因此桌子是东西朝向,东边放花瓶,西边放镜子,中间放一个鸣钟。”

  萧然继续说道:“寓意‘终(终)生(声)平(瓶)静(镜)’。一般为了考虑对称,会在鸣钟两侧放帽筒,外出的人回到家,把帽子房子帽筒上,彰显自己的儒家风度。”

  听到萧然的解释李丽质有些惊讶,“果然是有讲究的,这是那个朝代的人写的?”

  “这是蓝星现在的人写的,是不是很厉害?”

  “是!”

  这首歌有些悲凉感觉,但是很好听,不管是词曲都是没的说。

  “要是唱这个应该很不错。”李丽质也算是同意这件事了。

  “那我去准备了!”

  “好!”李丽质觉得萧然主意不错。

  李丽质在花园一个人听着歌曲,萧然找到锦娘。

  “小郎君!”

  “锦娘我有件事交给你去办!”

  锦娘连忙问道:“小郎君,你吩咐。”

  “礼部尚书陈叔达你知道吗?”

  “听说过的。”

  “我准备开一个曲乐楼,准备从教坊里面挖人,教坊里面的人赎身需要礼部的同意,你从府上拿点好酒好茶去见陈叔达。”

  锦娘想了想说道:“小郎君,我觉得还不如找皇后娘娘,或者是其他人,找陈叔达有点难,这个人不会通融的。”

  “这件事也不是滥用职权,他同意也不算数违反大唐律令,教坊里面的人是走正常持续赎身。这个面子他应该是要给的....”不给萧然面子也得给李丽质面子吧!

  萧然现在身份也不一般啊!

  其他时期贪官污吏好买通,贞观时期就不太好了,大部分人还是清正廉洁的。

  “小郎君,我尽量试试,不过可能性不大。”

  “你告诉陈叔达,要是他愿意,家师送他一卦,可以让他现在知道他百年之后的事情。”萧然给出一个条件。

  “好!”

  “这件事保密,长乐也不能知道!”

  锦娘看了看不远处李丽质,“我明白!”

  锦娘明白萧然为什么不去找长孙皇后和李世民了。

  去找长孙皇后和李世民也就是一句话的事情,但是教坊里面的事情没办法解释了。

  萧然准备在大唐组建女团了。

  要不然以后日子就太无聊了。

  自己也不想去折腾什么,赚钱也是给其他人办法,让别人去做。

  萧然回到李丽质旁边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