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想写日常的咸鱼
“奴婢见过陛下!”
“皇后让你给朕什么?”李世民连忙问道。
绣娘连忙从袖子里拿出信封,“陛下,是一封信!”
张阿难把信封给李世民。
李世民说道:“朕收到了,回去吧!”
“是,陛下,奴婢告退!”
李世民转身进入太极宫,打开信封内容。
看了看,愣在原地。
开始思索起来,紧接着继续往下看。
脸上露出满意神情。
字迹是李丽质的,李世民是认识的。
之前李世民也往合作的方向考虑了,但是具体怎么合作没有想好。
现在李世民心里有数了。
李世民看到最下面的几句话不是李丽质的笔迹,而是长孙皇后的。
看到海盐也可以,李世民并不意外。
盐矿石可以,井盐可以,那海盐可以也是说得过去的。
现在又多了一部分了。
海盐一部分也是掌握在皇家手里的。
李世民心里大概估算一下,按照书信里面的内容,差不多可以控制大唐一半的细盐了。
这样以后在盐价方面就不会被世家门阀随意拿捏了。
可以分庭抗礼了。
要是世家门阀打价格战什么也的朝廷也不在乎,国库可以不挣钱,世家门阀也得赔钱。
获利的是普通百姓。
这就足够了。
李世民顿时感觉心情好了不少。
在火盆旁边坐下,说道:“让长孙无忌和房玄龄来见朕!”
“是,陛下!”张阿难转身去吩咐了。
之前长孙无忌和房玄龄也是觉得只有合作,把提纯细盐的技术拿出来,才可能换取更多细盐的占有率。
现在李世民拿到具体方案了,知道怎么操作了。
需要尽快落实下去。
李世民自己都不知道,细盐提纯的技术可以保密多久。
只有千日做贼,没有千日防贼的道理。
时间越久,对皇家来说就越是不利。
收到李世民传召,房玄龄和长孙无忌很快也就来了。
李世民对着两人招手,“无需多礼,来坐!”
“是陛下!”
长孙无忌和房玄龄在火盆旁边坐下。
李世民把书信递给长孙无忌,“办法有了,你们看看怎么样,要是没问题的,就照上面的办,有问题我们再商量一下。”
长孙无忌和房玄龄有些惊讶,没想到这么快李世民就有办法了。
长孙无忌接过书信,瞟了一眼字迹瞬间就明白了,这不是李世民笔迹。
“这是丽质的笔迹...”长孙无忌小声说道。
听到长孙无忌的话,房玄龄心里也就大概明白了。
这个办法和李世民的关系不大,这是出自高人之手。
要不然不可能是李丽质写的。
“这是皇后送过来的,和朕的想法不谋而合,朕觉得可行。”
听到李世民说不谋而合,长孙无忌和房玄龄神奇古怪,但是又不敢说。
这是自己老板,喜欢往自己脸上贴金他们也无可奈何。
长孙无忌很快看完赞许点点头,递给房玄龄。
房玄龄看完一挑眉,也是点点头,双手把书信给李世民。
三个人之前想到的办法都是合作,只是没有敲定具体的合作办法,现在办法出来了。
至少说明合作这个方向是对的,现在想拿回更多细盐占有率,只有合作。
利用信息差,先骗一波,紧接着凭借技术方面垄断优势和世家门阀合作,再分一部分细盐占有率。
这样有机会把大唐百分之五十细盐掌控在朝廷手里。
“怎么样?有没有什么想说的?”李世民看房玄龄和长孙无忌。
“臣,觉得没问题,这样可行!”长孙无忌表示。
“臣也可行,没有问题!”
李世民点点头,“这件事交给无忌你去负责了!”
“陛下,臣好像不太合适!”长孙无忌说道。
现在长孙无忌是没有实权位置的,作为玄武门之变的最大功臣之一,还是李世民的大舅哥没有实权官职。
这是拜长孙皇后所赐。
本来是让长孙无忌担任尚书右仆射的,但是长孙皇后劝说,李世民认可也不行。
长孙皇后让长孙无忌辞职。
李世民无奈,册拜长孙无忌为司空,这长孙无忌也推辞好几次,才接受的。
相比起来房玄龄才是真正手握实权,是尚书左仆射。
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其中中书省负责人中书令,负责把皇帝意思写成诏书,传给门下省,这叫定旨出命。
门下省最高负责人侍中,负责审核诏书,一般有两种结果,第一种是不合格,圈出问题打回去重新写,第二种情况合格,交给皇帝批准。
皇帝觉得没问题,就传给尚书省,尚书省掌管六部,负责具体执行。
尚书省最高负责人尚书令,但是因为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前是尚书令,所以李世民登基称帝之后,尚书省就没有尚书令了。
【PS:求鲜花月票评论票,求数据支持!】.
第130章和长乐公主雪地里面大战!
尚书令成为永远空缺的职位。
尚书省的职权就由两个副职人员担任,就是尚书左仆射和尚书右仆射。
尚书左仆射和尚书右仆射在品级上没高低之别,都是从二品,都高于正三品的中书省的中书令和门下省的侍中。
尚书省在唐初是最高行政机构,直接管辖六部,其中尚书左仆射统吏户礼三部,尚书右仆射统兵刑工三部。
品级上没有高低之分,但是两个人管理的三部重要程度完全不一样.
左仆射负责的吏部,户部和礼部,明显是强过右仆射负责的兵部刑部和工部的。
吏部负责官员任免,户部负责财政,兵部负责军事是六部中最重要,权力最大的三个部。
而左仆射管吏部和户部两个,右仆射只管兵部,因此论起政治影响和实际权力,左仆射要大于右仆射。
在政事堂制度还不完善的唐朝初年,左仆射还负责主持全体宰相会议,也就是首席宰相,而右仆射只能参加宰相会议。
正因如此,尚书左仆射的实际政治地位在唐朝初年要高于右仆射,但差距不大。
现在尚书右仆射是代国公李靖。
尚书右仆射本来是杜如晦,只是杜如晦贞观四年就病逝了。
“那给玄龄办吧!”房玄龄是尚书左仆射,在朝堂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
“陛下,臣分身乏术啊!”房玄龄连忙说道:“最近三部的事情就不少了,这件事臣有心无力,要不然交给右仆射吧!”
李世民和长孙无忌都摇摇头,李世民说道:“这件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李靖行军打仗没的说,这些事情比不上长孙无忌房玄龄了。
“那就臣来,只是...陛下要给臣一道旨意。”长孙无忌说道。
要权力,这件事牵扯太多了,大唐范围内的盐矿石盐井盐田,要是没有权力,这件事没法办。
要是房玄龄忙得过来,肯定是房玄龄最合适,他手握实权。
“可以,朕等一下就下旨,让六部配合你的工作,这件事朕会和李靖说一声。”
房玄龄和李靖都配合了,那六部其他人也就配合了。
“臣领旨!”
这件事也算是确定下来了。
...
公主府
寝宫门口,立起来一个很大的雪人。
这是在李丽质和萧然带领下,整个公主府宫女太监一起动手的。
看着巨大的雪人,李丽质说道:“好像还差点什么!”
“胡萝卜!”萧然说道。
听到胡萝卜其他人都是一脸懵逼。
现在其他人不知道胡萝卜,也就李丽质和玉舒学煲汤的时候知道。
萧然看向玉舒,说道:“拿个胡萝卜过来。”
“是小郎君!”玉舒回到寝宫,去厨房挑选一个胡萝卜。
萧然把胡萝卜插在雪人鼻子位置。
李丽质笑着点点头,“这样看起来就很不错了!”
“我也是这样觉得的。”萧然点点头。
就在萧然欣赏雪人的时候,一个雪球砸在萧然脑袋上。
萧然心说...那个家伙这是想干什么!
居然敢打我!
看过去就看到李丽质,一只手一个雪球,朝着萧然扔过来。
除了李丽质其他人也不敢这样。
萧然虽然没有什么职位,但是和李丽质的关系就足够了。
“萧然,来打我呀!”李丽质挑衅说道。
萧然撸起袖子,捏起雪球砸了过去。
李丽质看向旁边的几个宫女,说道:“玉舒,你们打萧然!”
得到李丽质命令,一群宫女追着萧然扔雪球。
萧然看向旁边小太监,“你们愣着干什么?打呀!”
一群人看向李丽质,等到李丽质默许,也加入萧然阵营。
上一篇:大唐:身为太子的我只想摆烂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