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我叫易中河 第268章

作者:晴瑶的小白猫

  反正厂里又没有跟易中河确定过来帮忙的时间,所以易中河也不急不躁,指挥着这群驾驶员干活。

  李怀德看了一会就离开了,他这会就想着怎么去弄点好东西给易中河,毕竟易中河还是值得他投资的。

  易中河指挥着驾驶员拆车,清理零件,顺便把怎么保养车子都给说了出来。

  这群驾驶员一个个干的不亦乐乎,而易中河,这会连手都没动一下。

  等车子拆的差不多了,易中河找出磨损严重的零件,让驾驶员去仓库找找看有没有备用的零件。

  好一会去仓库的驾驶员才回来,“易师傅,还差两个零件,仓库没有,怎么办,咱这车还能修吗?”

  “怎么不能修,差哪两个零件,拿着跟我走。

  咱们看着这么大的轧钢厂,有这么多手艺高超的钳工,弄两个零件还不是轻而易举。”

  “易师傅,咱们就这么直接去吗,要不要让李主任给车间打个招呼。

  咱们就这么上门,人家车间的师傅会不会搭理咱们。”

  其中一个驾驶员说道。

  现在轧钢厂的驾驶员大部分都是新过来的,老的驾驶员要不就调走了,要不就是被李怀德调走了。

  所以他们都不知道易中河跟易中海的关系,甚至这些新来的驾驶员,都不一定知道易中海是谁。

  听到这些驾驶员话,笑着说道:“怕啥,走,跟着我横淌车间。”

第734章 易中海帮忙做零件

  跟着易中河的驾驶员因为不知道易中河跟易中海的关系,所以连忙拦住易中河。

  “易师傅,您这可使不得,车间师傅脾气都不小,咱贸然去让他们做零件,要是不给咱们做还好说。

  但是万一惹恼了他们,这事儿可就难办了,说不住还得挨揍。”

  易中河被拦住,哭笑不得,“你们放心,我心里有数。”

  说着他加快脚步往车间走去,驾驶员们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跟上。

  一伙好几个人跟着易中河去车间,不知道得还以为是去车间打架的呢。

  跟着易中河的驾驶员,虽然心里也害怕,他们才几个人,要是惹了车间的这群人,这顿揍挨了都是白挨。

  不过即使是这样他们还是跟着易中河,谁让易中河有本事,而且还乐意教他们技术呢。

  所以这群驾驶员都想着,得保护好易中河。

  到了轧钢厂的一车间,易中河就看见了一车间的车间主任李长富。

  这也是熟人,毕竟李明光是李长富的亲侄子。

  而且李长富也经常去四合院跟易中海喝酒。

  李长富也瞧见了他,笑着迎了过来,“中河,你怎么来了?

  是过来找你哥有什么事的吗?”

  李长富的态度让跟着易中河过来的驾驶员大跌眼镜。

  虽然这群驾驶员来轧钢厂的时间不长,但是也知道一车间的车间主任是个暴脾气。

  别说他们这群驾驶员还是有求于车间了,就是有时候他们来车间拉货,要是哪里做的不对,李长富也是照骂不误,一点都没有像别的地方对驾驶员有特殊的优待。

  所以这群驾驶员见李长富这样,也都相信原来易中河真的可以带着他们在车间横淌。

  易中河没有管这群驾驶员怎么想,直接说明了来意,李长富大手一挥,“没问题,不就是两个零件嘛,我让老易马上给你做。

  其他人的手艺你也不一定信的过,老易的手艺肯定没得说。”

  那些驾驶员们看得目瞪口呆,没想到易中河和车间的主任关系这么好,而且还是让易中海给做的零件。

  别的不说,就易中海这个八级钳工,别说他们驾驶员了,一般的厂里领导也不见得能使的动易中海。

  而李长富直接就让易中海给做零件,不得不让这群驾驶员多想。

  不过他们也不傻,易中河,易中海写两个名字,明显就是一家的嘛。

  怪不得易中河敢夸下海口,带他们横淌车间。

  别说易中河跟李长富这么熟了,就是易中河跟易中海这名字这么相近,也足以让易中河带着他们在车间横淌了。

  李长富让人带着易中河去了易中海的工位。

  易中海看到易中河带着一群人过来,“中河,怎么了,是有零件让我帮你做吗?”

  易中河也没有客气,直接拿出磨损的零件,“哥,你帮我看看这个零件能不能做。”

  易中海接过零件,端详了一番,然后对着李明光交代了几句。

  “中河,你等一会,我让明光去拿材料了,这个零件简单,虽然磨损比较严重,但是我应该能做的出来。

  正好你也没事,看看你哥的手艺能不能让你满意。”

  这会就是轧钢厂的驾驶员再迟钝,也能看出来易中河跟易中海的关系。

  这可是兄弟俩,怪不得易中河一点都不担心零件的问题。

  有易中海这个八级钳工在,什么样的零件 手 搓不出来。

  不大会李明光就拿着一块材料过来交给易中海。

  易中海掂量了手里的钢板,点了点头,就开始干活。

  易中河也没有打扰易中海,他又不懂得钳工,就在一旁看着易中海操作。

  要说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是一点都不假,笨重的钢件在易中海的手里,仿佛变成了乖巧的玩具。

  易中海手中的工具上下翻飞,精准地切割、打磨,火花四溅中,零件的雏形逐渐显现。

  那些驾驶员们围在一旁,眼中满是惊叹和敬佩。

  他们原本还担心易中河是在说大话,可现在亲眼看到易中海这出神入化的手艺,彻底心服口服。

  易中河看着易中海专注的侧脸,心中也挺骄傲的,八级钳工的社会地位可是这样一点一点打磨出来的。

  不一会儿,一个崭新的零件就呈现在众人面前,和原本磨损的零件对比,在易中河看来基本没有什么区别。

第735章 丰厚报酬

  易中海把零件递给易中河,笑着说:“中河,看看,还满意不?”

  易中河接过零件,仔细端详,连连点头:“哥,你这手艺,那是没得说!”

  驾驶员们也纷纷竖起大拇指,对易中海赞不绝口。

  原本他们跟着易中河学修车的技术,觉得没有零件就得停止,接着等工厂去采购零件回来,才能继续。

  没想到他们厂里就可以做这些零件,所以这群驾驶员不仅感慨易中海的钳工技术,更是能接着跟易中河学技术高兴。

  易中河谢过哥哥,带着驾驶员们拿着新零件满意地离开了车间。

  驾驶员们一路上还在讨论着易中海的手艺,对易中河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回到车队以后,因为有了适合的零件,所以被拆成零件的卡车,在替换好磨损的零件以后,很快就组装了起来。

  车子修好以后,易中河让其中的一个驾驶员上去试试车子怎么样。

  被点到名的驾驶员,兴奋的爬上驾驶室,熟练的启动车辆,绕着车队的空地跑了一圈。

  “易师傅,这辆车已经完全没有问题了,而且开起来一点也不像之前那么笨重。”

  驾驶员停下车以后,高兴的对着易中河说道。

  对于易中河来说,这些趴窝的卡车,其实都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

  一些零件磨损导致开车不能正常工作,只要换了零件以后,车里基本上都没有太大的问题。

  其实这些卡车最大的问题并不在于这些故障,最大的问题在于这些卡车缺乏基本的维护。

  之前那批被调走的驾驶员,跟易中河还有肉联厂的其他几个人学了一段时间以后。

  对于卡车的日常维护已经熟记于心,但是这些驾驶员被调走以后,新来的驾驶员又不太懂这些东西。

  再加上轧钢厂运输的货物都是重量级的东西,这才导致轧钢厂的卡车小毛病变成大毛病,甚至趴窝不能工作。

  不过日常维护车辆并不是这些驾驶员一天两天能够养成的习惯。

  所以易中河只能带着他们学习,至于他们能学多少,这就不是易中河能管得了的了。

  第一辆卡车修好以后,也给了轧钢厂的这些驾驶员莫大的信心,让他们觉得原来修车也不是这么难的事。

  所以易中河趁热打铁,接着带人拆第二辆车。

  都是差不多的毛病,有些零件也是磨损的没办法用了,才导致的车子停工。

  和第一辆车一样,除了有的零件以外,缺少的零件照样让人去车间找易中河去做。

  去车间的驾驶员,直接找到易中海,没费多大功夫,就带着易中海做好的零件回来了。

  等驾驶员把零件拿回来,易中河看了看时间,已经到了吃饭的点了。

  吃饭不积极,思想有问题,所以易中河果断的放下手里的活,带着一群驾驶员去轧钢厂的食堂吃饭去了。

  正好碰到傻柱打菜,而且今天轧钢厂的食堂算是改善伙食吧。

  毕竟昨天易中河跟于大勇才给轧钢厂送来三百只兔子。

  虽然兔子炖土豆里面没有几块肉,但是多少也算是见到了荤腥不是吗。

  傻柱给易中河打了满满的一饭盒,又拿了两个大的窝头,才找地方吃饭。

  才刚开始吃饭,易中海就端着饭盒找了过来。

  “我还以为你得等一会呢,这不刚刚才做好的零件吗?”易中海坐下问道。

  “修车也没有吃饭要紧,当然是先吃饭了,车什么事修不是修。”易中河咧着嘴说道。

  “你小子这觉悟是怎么得到那么多的先进。”

  “技术好,没办法。”

  易中河跟易中海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

  吃完饭以后,易中河在车队休息了一会才开始干活。

  等到晚上下班,易中海过来找易中河的时候,李怀德已经在车队等着易中河了。

  李怀德见易中海过来,从包里拿出一个信封交给易中海,“易师傅,这是请中河师傅修车的报酬,我还有点事,就不在这等了。

  回头劳烦易师傅把这个交给中河。”

  “行,我一会给他,李主任你忙你的吧,我在这等一会。”

  “你们兄弟之间的感情是真好。”

  易中海笑笑没有回话。

  李怀德走后,易中海找个小凳子坐下,打开了李怀德给的信封。

  易中海看到里面的东西,都吓了一跳,这报酬可不是一般的丰厚。

第736章 易家兄弟的相处模式

  易中海打开信封以后,看到一叠票据,还有一叠钱。

  在这个年代,钱肯定没有票据重要,

  有票据,钱才是钱,拿着票据去买东西,钱的消费能力才能体现出来。

  有粮票,去粮站或者供销社买东西,杂粮几分钱一斤,棒子面也不到一毛,鸡蛋五分钱一个。

  要是没有票据,去黑市买东西,以现在这个市场环境来说,直接暴涨十倍,这还不一定能买的到。

  所以没有票据,别说普通工人了,就是易中海这个八级钳工,一个月工资九十九加上补助一百多,要是养活一家几口也费劲。

  虽然因为有易中河的存在,易家并不差这点东西,但是易中海看到这么多的票据,还是忍不住的感慨李怀德的大气。

  三百斤的粮票,粗粮票和细粮票各占一半,除了这些粮票以外,还有几张油票和糖票。

  烟酒票也有不少,除了票据以外,信封里面还有一百块钱。

  李怀德这是把什么都给安排的明明白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