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晴瑶的小白猫
刘海中一听,更火了,这一天受的窝囊气够多的了,再加上傻柱这么一拱火,哪能受的了,哪里还管自己是不是什么一大爷。
冲着傻柱就要动手,傻柱灵活一闪,刘海中差点摔个狗吃屎。
这时,闫埠贵闻讯赶来,赶紧拉开他们,劝道:“都消消气,大晚上的吵啥,都是吃饱了撑的是不是。”
闫埠贵拉过刘海中,“老刘,你冲动啥,你可是一大爷,你要是动手了,被街道办知道,还干不干了。”
刘海中听后,才冷静下来,这一大爷的位子可不能丢。
所以气哼的就回后院了。
傻柱嘴欠的说道,“刘太君,您慢走。”
要不是闫埠贵拉着,刘海中都得转头回来跟傻柱拼命。
别说这个年代了,就是后世,有人说你是小日子,你干不干他就完了。
后面一连几天,刘海中都是请假在家,他实在是受不了别人指指点点。
这两天就是刘海中出去上厕所,都有孩子喊他,小鬼子。
把刘海中都憋屈的都不能行了,不过人中这个位置,不像其他地方,这位置老是活动,好的慢。
所以刘海中一个多星期才去上班,想着请了一个多星期的假,得扣一二十块钱,他就心疼的难受。
心里对贾张氏和傻柱更是恨的牙痒痒,总想找机会收拾他俩。
但是无论是傻柱还是贾张氏这段时间,都很老实,没有出什么幺蛾子,所以刘海中是有火没地方发。
最近易中海倒是挺忙的,所以交代易中河,隔壁的跨院就要建好了,让易中河每天下班多去转转,看看有什么不合适的地方,好抓紧改进。
所以易中河每天下班以后,连四合院都不回,就直接绕到跨院去监工去了。
这几天房子收尾,装修也差不多了,所以不仅工人在,就连朱大江这几天也一直都在。
朱大江在这盯着干活是一方面,更多的是想跟易中河打好关系。
现在到处缺粮食跟缺血的一样,黑市上的粮食都已经涨到快一块钱一斤了。
朱大江家里孩子多,虽然朱大江的活不算少,但是也只是挣钱而已,这两个月像易中河这样直接给五百斤粮食的,几乎没有。
朱大江也缺粮食,所以就想着跟易中河打好关系,想从易中河手里多买点粮食。
但是易中河这几天是一点都不吐口。
最起码在现阶段易中河还没有打算卖粮食,等再过两个月,到秋天的时候再说。
这天,易中河从跨院回四合院,正好碰到易中海从厂里回家。
“中河,刚从院子那边过来?”
“嗯,去看了一眼,已经差不多可以收尾了,也就是这两天的事。”
“行,明天一早我去看看。”
两人一起进了中院。
吃饭的时候,易中河问道,“和,我看不用一个星期,房子就可以竣工了,咱们什么时候搬家。”
易中海斟酌一下说道:“先等等,新建的房子还是有点潮,等晾晾咱们在搬家。
咱们几个都无所谓,主要是潮气对诗华不好。”
吕翠莲也连连点头,“对对对,咱们三个都可以对付,但是诗华不行,反正建好了,又不会跑了,早一天晚一天无所谓。
正好现在温度高,我每天也没事,我去隔壁天天开门通风透气。”
第722章 我不是一大爷,是因为我不想当
宁诗华听后也感觉很感动,整个易家都是为了她考虑的。
无论是易中河还是易中海两口子,都在事事为她考虑。
不过宁诗华嫁到95号院也已经半年多了,对这个院里的人也大概都了解了一些,所以有着担心的问道。
“哥,嫂子,房子建好了,咱们要是搬家,这个院里的人会不会有什么意见。”
易中海还没说话,易中河就说道:“这还用说,他们有意见是肯定的,指定得出幺蛾子。
不过诗华你不用担心,他们也就瞎叫唤两句而已,不碍事。”
易中海也说道:“诗华,你多虑了,院里的人压根不足为虑。
其他的不说,就我和中河在街道办的地位,院里的人想找茬,也得掂量掂量。
虽然我现在不是一大爷了,那是因为我不想当一大爷。
要不然有老刘那个棒槌什么事。”
瞧瞧易中海这话说的,多有底气,不过事实也就是这样,如果易中海现在有这个苗头,想接着当一大爷。
那么街道办的人,马上就会发通知,95号院的管事大爷是易中海。
至于刘海中,谁认识他是谁。
别说宁诗华了,就是易中河在大院里生活的时间也不长。
以前没有易中河的时候,易中海不照样在院里一手遮天,压的刘海中和闫埠贵抬不起头。
贾张氏这么能作,傻柱这么能闹事,易中海不也给安排的明明白白吗。
所以易中河是一点都不担心易中海能不能处理好这个事。
在他跟易中海商量要建新院子的时候,易中河就没想过院里的人要是出幺蛾子该怎么样。
有易中海在,还怕这些事,这不是搞笑吗。
吕翠莲也跟着附和,宁诗华很快就打消了疑虑。
不过易中河倒是随口问道:“哥,咱们要是搬到隔壁院里了,你这房子咋办。”
“放着呗,还能送人咋地啊!”
易中海接着说道,“我知道中河你想说什么,是不是怕咱们这房子空着,会有人说闲话。”
易中河点了点头。
吕翠莲笑着说道:“中河,你也想多了,我们这房子跟你那房子一样都是私房,就是空着不住,谁也别想占咱们得便宜。”
易中海是老江湖了,之前他跟院里的人一样,都是租的房子,不过在前几年,街道办出了一次政策,就是可以公转私。
易中海就直接拿钱,把房子从街道办买回来了,所以这房子跟易中河后院的房子一样都是私房。
要是公家的房子还要担心公家收回去,但是私房属于自己的,谁也说不出啥来。
别说空着了,就是在里面养猪,谁也不能说啥。
“中河,我是这样打算的,我徒弟明光,你也熟悉,前段时间他倒是跟我说过要搬出来住。
我让他先别着急,我准备把这个房子借给他住,你看怎么样。”
李明光作为易中海的徒弟,可比贾东旭强多了,不仅学技术快,还有眼色,干活麻利,而且知道感恩,是个不错的小伙子。
易中海这样安排也没问题,房子这玩意,有人住总比空着强。
房子如果空了,不出两年就会破败了。
“可以,明光住也行,以后你们上下班还可以一起,有个照应。”
易中河是一点都不担心,李明光会算计易中海的房子。
私房不私房的就不说了,就单纯李明光的家世就不差这点。
老子是供销社主任,大爷是轧钢厂车间主任,还能差了这间房子。
晚上吃完饭以后,易中河跟宁诗华就去了后院。
宁诗华坐在炕上,还说呢,“中河,咱们这房子空着都可惜了。
我们好些同事一家几口都住在一间房子里,挤的连下脚的空都没有。
没想到咱们家,还能有空余的房子。”
“这算啥,还能只有咱们这两间吗,隔壁聋老太太的房子以后也是咱们得,咱们这一排就是五间。
房子多点还不好吗,以后多生几个孩子,也有地方住。”
“嗯,那就多生几个。”
好家伙的,宁诗华这娘们对生孩子有执念,可能现在这个年代的人都讲究多子多福,孩子越多越好。
所以宁诗华也不能免俗,别人家里条件不允许都还一个接一个生呢,更何况易家的条件这么好。
关键是宁诗华生过孩子以后,都可以不用问,吕翠莲巴不得帮易中河两口子带孩子呢。
第723章 把占便宜刻在骨子里
晚上天气也热,易中河跟宁诗华一时间也没有睡意,所以两个人就坐在炕上聊天。
直到半夜温度稍微下降一点,两口子才躺下睡觉。
日子一天天过的很快,炎热的夏天也终于到头了。
时间来到了九月份。
对于易中河一家来说,日子过得快,但是对于别人来说,可就不一定了。
因为只有不缺吃喝,没有压力,才会感觉日子过得快,要是缺吃少喝的,那可就是度日如年了,
这二十多天里,虽然定量没有继续下降,但是也没有上涨。
不过月底的时候街道办发了通知,虽然定量和上个月一样,但是细粮的比例更低了。
这就让院里的人日子更难过了,院里的绝大部分住户吃不起细粮,但是他们可以拿细粮去跟别人换粗粮,这样也能多一点粮食。
但是现在细粮的比例下降,就让原本不富裕的家庭,更雪上加霜了。
不过这跟易中河一家都没有什么关系,易家的伙食一直都很好,只不过是为了注意影 响,做的饭菜都是味道比较清淡的。
如果易中河要是馋了,就自己去荒郊野外自己做,做好了带回家,让自己跟家人解馋。
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肉味。
这个年代就这样,别人都在吃糠咽菜,就你家天天大鱼大肉,这不是上杆子让人举报吗。
别的不说,你的肉是咋来的,这个你就没办法解释,都是靠着定量购买,甚至街面上都没有的东西,你上哪弄的。
所以原本就是穿越过来的易中河,在这方面就更加的谨慎了。
易中海也知道易中河有自己的路子,能弄到肉,但是他从来都不问,这也省的易中河费尽心思的找理由了。
不过今天易中河回家的时候拎着一只兔子回来。
还是活着的兔子,而且兔子还比较大,皮毛顺滑的,一点都不像黑市里卖的野兔子那样没二两肉。
易中河下班的时候,就这么光明正大的拎回来的,一点都不在意别人羡慕的眼光。
这兔子可是厂里奖励给他的,易中河之前建议厂里开荒种地养殖。
地里的红薯长的怎么样,还没到收获的季节,易中河不清楚,但是养殖的兔子倒是可以出栏了。
整个厂里的开荒和养殖是易中河建议的,所以在兔子可以出栏的时候,厂里特意奖励了易中河两只兔子。
易中河先带回来一只,另一只让易中河送给厂长赵德阳了。
这属于厂里的奖励,谁也说不出什么,所以易中河就这么光明正大的带回来。
“中河叔,你这兔子不小,要不我晚上去给你掌勺,也跟着你蹭一口。
你放心,调料我带着,主食我也自己带过去。”
傻柱也馋了,这一个来月,整个轧钢厂就没有一场招待,外面也没有宴席,所以这一个多月,傻柱也没有尝到荤腥。
“没问题,你的手艺做这个正合适。
一会你就过来,正好晚上喝一杯,别忘了把雨水带着,让小丫头也改善改善伙食。”
易中河说完就把兔子交给傻柱了。
“中河叔,带我一个呗,我出酒,咱们晚上一起喝一杯。”
许大茂不知道从哪里钻出来,笑着说道。
“没问题,大茂也一起过来,正好咱们几个好几天没有一起喝酒了。”
上一篇:武侠:大秦说书人,丫环周芷若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