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晴瑶的小白猫
“中河,今天上午你的活,让其他人给你送,你上午留在厂里,今天上午有人过来找你。”赵德阳在车库的休息室对易中河说道。
易中河以为是又有人找他修车呢,随口回道:“厂长,你看着安排就行了,不过可能得晚两天,粮站的车最起码得三天能结束。”
“什么我就看着安排,不是找你修车的,是部里的工程师,想找你交流一下你写的车辆维护手册。
人家几位工程师昨天下午可就过来了,见你不在,才约的今天上午。”赵德阳恨铁不成钢的对着易中河说道。
也不知道易中河的脑子里,天天想啥呢,就知道修车,除了修车啥也不关注。
自己写的那本车辆维护手册,已经被部里重视了,易中河是一点都不关心,天天就知道干一些不着调的事。
易中河听到有工程师要找他,也很诧异,他知道他写的维护手册有用,没想到竟然会有工程师要找他交流。
既然厂长说了今天不用出车,易中河就把拿在手里的单子交给于大勇,“于队,这可是厂长交代的,就麻烦你了。”
于大勇笑着接过易中河手里的单子,“嗨,多大的事,和人家工程师好好的交流,这可是不可多得的学习机会。”
现在的工程师可都是货真价实的,所以工程师在社会上还是比较受人尊重的。
赵德阳回办公室之前交代易中河在休息室等着,工程师过来了,让人通知他。
易中河也乐得在休息室待着,于是泡了一杯茶,翘着二郎腿,抽着烟,悠然自得。
不过他也没有悠闲多大会,就被人喊到办公室。
易中河来到赵德阳的办公室就看到有四个中年男人在赵德阳的办公室坐着。
赵德阳见易中河进屋,“中河来了,我给你介绍一下,这几位是部里的工程师,这位是韩工,这位是吴工,这位是...........”
易中河笑着跟四位工程师握手打招呼,“几位工程师你们好,还劳烦你们跑一趟。”
几位工程师虽然心里有准备,但是见到易中河这么年轻,还是忍不住的惊叹,韩工对着易中河说道:“果然是英雄出少年啊,来之前我已经有了心里准备。
但是没想到中河同志这么年轻。”
几人在赵德阳的办公室坐下,赵德阳亲自给几个人泡茶。
韩工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放下杯子后说道:“中河同志,我们仔细研读了你的车辆维护手册,里面很多见解都十分独到,尤其是关于老旧车辆零部件优化那部分,让我们很受启发。
不过我们也有些疑问想和你探讨探讨。”
说着,韩工从公文包里拿出手册,翻到其中一页,指着一处问道:“这里提到的通过调整弹簧系数来提升车辆减震性能,能详细说说你是怎么想到的吗?”
易中河挠挠头,笑着说:“我就是在修车过程中发现一些老车减震不行,弹簧老化严重,就想能不能从调整系数入手,后来试了试,还真有效果。”
几位工程师听了,纷纷点头,接着又就手册里的其他内容和易中河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办公室里不时传出激烈的争论声和恍然大悟的惊叹声。
不知不觉,一上午过去了,几位工程师对易中河越发赞赏。
易中河可能专业知识上面不及这些工程师,但是在见识上面,可不是这些驾驶员能比拟的。
第450章 贾张氏悲惨的乡下生活
中午赵德阳和易中河在肉联厂的食堂招待了这四位工程师。
这四位工程师对于今天和易中河的交流很满意,易中河有很多的想法,对于他们还是有很大的启发。
饭后,韩工拍了拍易中河的肩膀,一脸郑重地说:“中河同志,我们想邀请你去部里,共同完善你写的这本车辆维护手册,这对提升全国车辆维护水平意义重大。”
易中河有些意外,他知道自己写的这本维护手册有用,但是没想到这本手册还能有这样的影响。
赵德阳在一旁也很惊喜,鼓励道:“中河,这是个好机会,你好好把握。”
易中河思考片刻,点头答应:“行,我愿意去试试。”
几位工程师十分高兴,和易中河约定了去部里的时间。
回到休息室,车队的几个人得知这个消息,都投来羡慕的目光。
于大勇笑着说:“中河,你这是要大放异彩了。”
易中河谦虚地笑了笑,心里却充满期待。
接下来的几天,易中河一边完成粮站的修车和其他几个厂里的修车,这是赵德阳答应别人的,不去也不好。
还要抽时间去部里和工程师探讨维修手册的事情。
所以这些天,易中河忙的都要起飞了,每天厂里的活都来不及干,上午去轻工部和工程师完善维护手册,下午去各个厂子修车,顺便搜集素材。
就连吕翠莲都没来得及接送,而是让易中海去接送吕翠莲。
易中海还是突击现学的自行车,虽然骑的一般,但是接送吕翠莲还是能做到的。
易中河一直忙了半个月,每天晚上都忙到晚上八九点才回来。
今天终于忙完了,车辆维护手册已经全部完善结束,剩下的就是让这些工程师校对了。
和赵德阳关系比较熟的厂子,也基本都修的差不多了,所以易中河今天天没黑就到家了。
今天是休息日,所以吕翠莲和易中海一起去挖的野菜,今天回来的也早。
所以易中河跟易中海两口子一起回到四合院。
“咦,中河你今天怎么回来的这么早,忙完了。”易中海问道。
“忙完了,哥,嫂子你们今天回来的这么早,以前不都是天不黑不回来的吗。”易中河拍了拍自行车上的口袋说道。
三人有说有笑的回了中院,晚上吃饭的时候,吕翠莲特意做了几个野菜团子。
什么是野菜团子,说白了就是焯熟了的野菜,用双手紧攥着菜团,当菜团攥到圆溜溜的时候,用一只手往菜团上撩干面,然后再稍稍用力攥圆,菜团子就做成了,皮薄如纸,放在锅上一蒸,十几分钟就熟,吃起来又苦又咸。
这种菜团子是别人家的做法,易家的做法则不一样,家里不缺粮食,所以吕翠莲是把野菜拌到玉米面里面,基本上算是野菜一半,玉米面一半,而且吕翠莲还在里面加入了油。
所以味道还不错,易中河一口气吃了四五个。
“嫂子,这玩意味道不错,明天多做点,我拿着去厂里中午吃。”易中河说道。
吕翠莲说道:“这菜团子也就是刚出锅的好吃,凉了就不好吃了,你要是想吃,明天早上我再给你蒸。”
易中海吃了两个以后,笑着说道:“这也就是咱家,满院的邻居,就没有一个咱们这么吃的,别人家要是能在菜团子外面裹一层棒子面,都属于改善伙食了。”
易中河这话说的一点都不假,院里大多数的住户,最近也挖了不少的野菜,不过他们也没有像易中海家里这样晒成菜干或者腌起来,他们基本上都是现在就吃了。
这样可以省下来不少的粮食。
特别是贾家,贾家这几天秦淮茹也挖着不少的野菜。
晚上秦淮茹做的就是菜团子,贾东旭吃的也还成,对于他家的条件来说,能吃饱就不错了。
贾东旭晚上吃饭的时候,突然想起来他很久都没有回老家看贾张氏了。
于是贾东旭对着秦淮茹说道:“淮茹,也不知道妈在老家怎么样了。”
这段时间,秦淮茹日子过得还不错,她是一点都不想让贾张氏回来。
所以秦淮茹回道:“妈在老家应该过得不错吧,老家有集体食堂,最起码能吃饱,可能过得比咱们还好呢。”
贾东旭听了秦淮茹这么说,也不去想贾张氏了,贾东旭也觉得贾张氏不在城里,他的日子过得更滋润了。
殊不知,贾张氏这会正在老家躺在炕上骂呢。
第451章 贾张氏要回城
贾张氏自从被送回老家,这悲惨的日子就开始了。
贾张氏被送回来的不是时候,之前集体食堂刚开始的时候,那时候的伙食可是真好,白面馒头随便吃,每天都有好几个菜。
二合面馒头和窝头那是连看都不带看的,连上桌的资格都没有。
只是没有持续多长时间而已。
等贾张氏被送回乡下的时候,集体食堂已经差不多快倒闭了,也就是贾家大队的队长和支书不愿意关,要不然他们的集体食堂早就关了。
所以贾张氏来到贾家村的时候,每顿就两个窝头了。
更加的惨是,年前每顿还有两个成人拳头大的窝头,年后就变成两个孩子拳头大小的窝头。
现在连窝头都没有了,每天吃的都是菜团子,关键是菜团子也吃不饱。
贾张氏是什么胃口,以前在城里的时候,一顿起码五个窝头打底,现在每顿就两个不大的菜团子。
这让贾张氏怎么过,这么多年在城里养的膘,现在也掉的差不多了,别说四合院里的人了,就是贾东旭来了都不一定能认出贾张氏来。
现在大队里的粮食寥寥无几,社员家里更是一点粮食都没有。
就是贾家村的领导想解散集体食堂,都不敢,他们也怕饿死人。
大队的粮食分到各家各户就是一点点,够干嘛的。
所以贾家村的支书和队长只能硬着头皮把集体食堂干下去。
没有粮食怎么办,那就只能去挖野菜、剥树皮来掺和着吃。
好在现在是春天了,万物复苏,野菜也开始冒头了,地里有东西,就饿不死人,所以支书和队长就安排妇女去挖野菜。
因为妇女心细,挖野菜不需要太多体力。
很多野菜成了贾家村的主要的充饥食粮:像马齿苋、竹叶草、杨树叶、柳树叶、槐树花、榆树叶、玉米皮、玉米棒子、白薯秧子等凡是能往嘴里填的都是人们的食物。
每天贾张氏跟着村里的妇女去挖野菜,撸树叶,这让以前养尊处优的贾张氏怎么能受的了,更何况吃了一段时间的野菜以后,浑身都没劲。
所以贾张氏就天天盼着贾东旭啥时候过来接他。
从过年贾东旭来了一趟,送了五斤棒子面以外,到现在为止已经快两个月了,贾东旭是一次也没来过。
贾张氏每天干活的时候,嘴都没闲着,一会骂傻柱,都是因为傻柱她才被送乡下的。
一会骂易中海,因为易中海不帮她,要不然她也不会被送回来。
一会骂贾东旭,骂贾东旭没有良心,不接她回城里。
甚至急了,连老贾都骂,骂老贾这么短命,要不是老贾早死了,她也不用受这个罪。
所以每天贾张氏干活的时候都是骂骂咧咧的,整个贾家村的妇女,也都不和贾张氏来往,认为贾张氏脑子有毛病,逮着谁骂谁。
这天中午,贾张氏在食堂吃完两个菜团子以后,胃里还是饿的火火燎燎的,两个菜团子哪能挡饱,就贾张氏的饭量,别说两个了,就是八个菜团子也不够他吃的。
所以贾张氏就想着,她得回城里,不能再在农村待着了,再待着她就得饿死。
所以贾张氏看到队长站在食堂门口,眼珠子一转,直接出去拉住队长的胳膊说道:“队长,我想请个假,下午我去一趟城里,明天我就回来。”
贾张氏什么德行,队长还能不知道,队长以为贾张氏又想偷懒,队长皱着眉头说道:“贾张氏,你少在这给我耍心眼,你以为我不知道你想干啥,你就是不想干活,想跑回城里享清福去。”
贾张氏一听,连忙说道:“队长,我真没那心思,我就是去城里看看我孙子,我好长时间没见我孙子了,看完我就回来接着干活。
还有我有病,每天都要吃止疼药,我的药也吃完了,现在浑身都疼,我得回城里买药。”
队长冷笑一声,“看样你就是吃饱了撑的,还浑身都疼,我还浑身疼呢,你见我吃药了吗。
我看你就是想跑,你也不想想看,你的户口在这里,我不给你开介绍信,你能跑哪去。
老实的在村里待着吧,别想那些有的没的。”
队长甩开贾张氏的胳膊,直接走开了。
队长是真不敢让贾张氏回城。
贾张氏的嘴上没有把门的,万一把村里的情况说了出去,他这个队长就干到头了,有可能还得受罚。
这可是天子脚下,让一个村里的人都挨饿,这到哪都说不过去。
第452章 贾张氏逃跑
队长不让回城,不给开介绍信,贾张氏想跑都跑不掉。
现在就是逃荒都得有介绍信,要不然想出远门,那是不可能的,被人抓起来直接就给遣返回去。
所以贾张氏下午在挖野菜的时候,就盘算着怎么才能回城。
只要回到城里,说啥他都不会再回来了,这乡下她可实在待不下去了。
贾家村距离京城三十多公里,贾张氏回来的时候,是贾东旭骑自行车带她回来的。
不过现在想回去,肯定只能自己走回去了。
贾张氏是记得路的,倒也不用担心会迷路,贾张氏就想着这么远的路,她能不能走回去。
所以一下午贾张氏都在盘算着这事。
晚上贾张氏在食堂又吃了两个菜团子,不过晚上比中午好点,还有一碗野菜汤,虽然没有油水,但是总归有点菜叶子。
不过就是多了一碗野菜汤,对于贾张氏来说,也没多大的作用,该吃不饱还是吃不饱。
上一篇:武侠:大秦说书人,丫环周芷若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