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晴瑶的小白猫
“中河,你花这个钱干啥。”于大勇埋怨的说道。
易中河又不在乎这点,空手上门,这事他也干不出来。
“行了于队,这又不是给你买的,这是给家里的孩子的。
第一次见大侄子,大侄女,你让我空手进门,我这脸朝哪放。
我总不能拿这些干货送给两个孩子吧。
赶紧走吧,等从你家里出来,在到我那都几点了。”
第441章 挖野菜
易中河的自行车上摞着两袋干货,骑在前面,于大勇看着易中河跟送货的一样,还笑话他。
易中河回怼道:“谁要能骑着自行车,他就不会送货了。”
现在的自行车还能 是谁都可以随便买的。
两人来到于大勇家里,于大勇的媳妇陈芬芬已经开始做饭了。
“嫂子好,我是于队的同事,我叫易中河。”易中河说完把东西放在桌子上。
陈芬芬客气的说道:“这来就来了,怎么还带东西,老于你也不知道拦着点,花这钱干啥。
赶紧坐,我去做饭,晚上跟老于喝一杯。”
陈芬芬就是一个普通的家庭妇女,但是客人来了还是热情的招待。
易中河笑着回道:“没啥东西,给孩子甜甜嘴。
再说了,进门还能空手来吗。
嫂子,你别客气了,我和于队马上就走,就不在家里吃了。”
于大勇也跟着说,“我回来拿个东西,你别忙活了,等下次得空我提前给你说,你掂量两个好菜,我在喊着中河来家里喝酒。”
陈芬芬听到于大勇这么说,也就不再忙活,但是嘴上还是说道:“你们俩忙啥呀,还能连吃顿饭的功夫都没有。”
易中河回道:“嫂子,我跟家里说好了,一会于队上我家里去喝酒,你就别客气了,都不是外人。”
于大勇从屋里抱着酒坛子出来,“中河,走了。”
于大勇又和媳妇交代一声,两个人就骑着车子朝易中河家里驶去。
虽然两个人从于大勇家里转了一圈,不过两个人骑车的速度都比较快,正好在四合院大门口碰到了易中海。
易中海见到于大勇,热情的打招呼,“于队,来了,赶紧进屋,正好晚上咱们喝一杯。”
于大勇也喜欢喝易中海打交道,不说易中海和易中河的关系,就是易中海这个八级钳工,就是值得他结交的存在。
“好嘞,今儿过来就是要跟易师傅喝一杯,没看我好酒都带过来了。”于大勇笑着说道。
易中海看着易中河的车子上摞了两个大口袋,虽然不知道装的啥,但是还是别在门口站着了,省的惹人眼红。
于是招呼于大勇和易中河进院。
把门的闫埠贵有心想蹭一顿酒,但是见易中海和易中河都没有搭理他,再加上闫埠贵还是不死心,想让易中河收他家闫解成,所以也怕惹的易中河不高兴,就没有张嘴。
易中河直接推着车子去了后院,先把车子上的蘑菇干货卸在库房里,才收拾收拾自己写的车辆维护手册的草稿。
虽然说是草稿,也就是上面的字潦草一点,画的乱了一点,并不影响看,相信以于大勇的专业来说,看明白是没有问题的。
易中河拎着一小兜子干货,回到中院,把干货交给吕翠莲,“嫂子,这是我今儿下乡跟人换的干货,我中午吃了一顿,觉得味道不错,所以换了两口袋,咱们慢慢吃。”
吕翠莲接过来,“就你会吃,去客厅陪客人吧,厨房里不用你操心了。”
回到客厅,易中河把笔记本交给于大勇,“于队,都在这了,这比今天那本还早全乎,就是潦草了点,你凑合着看吧。”
于大勇忙不迭的接过易中河的笔记本,翻来看了一眼,“嚯,中河,你这是潦草一点吗,逮只蚂蚁蘸点墨水怕,也得比这好吧。”
于大勇的话,让易中海都笑出了声,易中河苦着脸说道:“于队,你说你好好的一个人,怎么就长着一张嘴。
你要是不说话,咱们还是好朋友。”
于大勇把笔记本收起来,笑着回道:“行吧,行吧,不说你了行不行,真是的,自己写成这样,还不让人说。”
于大勇在易中海这喝了一顿酒,二十年的陈酿的确味道不错。
于大勇走后,易中河跟宝贝一样把剩下的酒搬到后院。
易中海也笑骂道:“你看你个没出息的样子。
回头我找人多给你淘换一点,让你喝个够。”
第二天易中河吃完饭准备去上班的时候,吕翠莲喊住他。
“中河,你别急着用,带我一程,我今天出趟城。”
“咦,嫂子,你不晒红薯干了,怎么想起来出城了。”易中河疑惑的问道。
吕翠莲笑着回道:“我准备出城去挖野菜,你看我这家乎事都带着了。
正好你们中午都不回来,我带了饭,中午我也不回来了。
下午中河你也下班的时候,把我接回来就行了。”
第442章 聪明的人不少
除了易中海以外,不仅易中河不理解,就连宁诗华也不理解为什么吕翠莲会想着出城挖野菜。
宁诗华也问道:“嫂子,咱家应该不差这点东西,你一个人去城外也不安全,挖野菜就算了吧!!”
吕翠莲打定主意要去,所以对着宁诗华说道:“诗华,你放心吧,再说我也不是一个人,我和胡同里的人都约好了,地方还是他们告诉我的。
你们就放心吧,我心里有数,再说了我们人多,能有啥事。”
易中河也跟着劝道:“嫂子,诗华说的对,咱们家没有必要去挖野菜吧。”
还没等吕翠莲回话,易中海就跟着说道:“中河,你嫂子既然想去,你就带着她过去吧,在家也没事,出去还能和胡同里的人唠唠嗑,咱们都上班,她一个人在家也无聊。”
吕翠莲昨天晚上和易中海商量的时候,易中海就同意了,挖不挖野菜的倒是无所谓,主要是一家四口,三个人都上班,就吕翠莲一个人在家,多出去和人交流也是好的。
至于能挖多少野菜,这个都无所谓了。
易中河见易中海这么说了,也就不多说什么,所以他们一家四口就一起出门了。
院里的人看见,都羡慕的眼睛发红了,一家四口人,三个正式工,而且每一个工作都是值得别人羡慕的。
出了胡同口,易中河带上吕翠莲和易中海和宁诗华道别,几人朝不同的方向走去。
路上易中河问吕翠莲,“嫂子,你是怎么想的,费劲巴拉的出城挖野菜。”
吕翠莲笑着回道:“趁着春天,我挖点野菜,无论是晒干了当干菜还是腌起来当咸菜都可以。
你和你哥都每天都朝家里囤东西,我总不能天天在家闲着吧。
还有就是今年估摸着真的会有灾荒,胡同里的不少老人都是经历过灾荒的。
到现在都不下雨,大家心里都有点害怕。
万一要是真的碰到了灾荒,那么一把野菜,一把棒子面,就能救活一家几口的姓名,所以多囤点东西,总归是没有没错的。”
易中河不得不赞扬这个年代人的危机意识,都是从旧社会走过来的人,经历过战火,经历过灾荒的。
所以都信奉着手里有粮,心里不慌。
易中河笑着回道,“行吧,家里的事都是你说的算,我和我哥就负责朝家里囤粮食就行了。
不过,嫂子你放心,我囤的粮食够咱们一家吃好几年的,你不用太过担心。
挖野菜这事,你看着办就行了,别累着自己就行。”
易中河虽然不能明说他囤了多少,但是还是稍微透露点信息给吕翠莲,就是为了让吕翠莲安心。
吕翠莲坐在后座上,听了易中河的话,也感到欣慰。
自从易中河来了京城以后,这有半年的时间,她家的生活条件可谓是直线上升,而且有了易中河,她和易中海也放下了心里的压力,每天的生活也有了盼头。
所以在听了易中河的话以后,吕翠莲笑着回道:“中河,这你就不懂了吧,我挖野菜也不一定是为了咱们自己吃,我多屯点东西,以后院里真有过不下去的,快要饿死的,求上门了,咱们总不能给粮食吧。
这不就说明咱们家的粮食多吗,到时候我给你他们一把野菜,也就过去了,所以我挖野菜可能大部分都会借给别人。”
“嘚,还是嫂子你想的远,估摸着我哥也没想到这些。
你看着安排就行了,不过嫂子,我有个疑问啊,你能不能分清哪些野菜能吃,哪些不能吃。
你别在弄些有毒的,把咱们都给团灭了。”易中河调侃的说道。
吕翠莲拍了易中河后背两巴掌,“瞎说啥呢,以前打仗的时候,没有啥吃,我和你哥可是没少吃野菜。
我还能不清楚哪些能吃,哪些不能吃。”
两个人一路聊着天,也不觉得无聊,易中河把吕翠莲送到她要去的地方。
这是河边的一处荒地,荒地上已经有了不少人蹲在地上挖野菜。
“嚯,这人还不少呢。”易中河惊讶的说道。
吕翠莲下来,说道:“你以为呢,聪明的人多着呢,还真以为就你能感觉到不对。
这些人哪个不是经历丰富的,都能觉得不对。
你赶紧回去吧,别耽误你上班。
你下班的时候从这过来把我捎回去就行了,我就在这等你。”
第443章 声名鹊起易中河
易中河也没有多耽误,就直接骑着自行车去肉联厂了。
吕翠莲目送易中河离开后,也就开始找块空地开始挖野菜。
有人看见吕翠莲来了以后,过来跟吕翠莲打招呼,“老易家的,你这待遇可以啊,都有干部待遇了,挖个野菜,还有自行车送你过来,这是谁呀!”
过来打招呼的人,住在别的胡同,只是认识吕翠莲,并不认识易中河,所以才有这么一问。
吕翠莲回道:“这是我们家老易的兄弟,我们住在一个院里,在肉联厂上班,顺便送我回来。”
有不熟悉吕翠莲和易中海的人一听,易中河是肉联厂的,这可是好单位啊,于是就动了心思,挤过来问道:“你这兄弟有没有对象,我家有个闺女,今年18,长相没得说,而且贤惠能干,家里家外都是一把好手。
要不我明天带你家,让他们认识认识。”
吕翠莲笑着回道:“老牛家的,你这话说的可就晚了,我们家中河过年的时候刚结婚。”
围在吕翠莲身边的妇人,听了以后,都觉得可惜了,肉联厂的工人,长的人高马大,是不可多得的女婿人选。
几个妇人看完稀奇以后,都开始各自忙活,毕竟出来是挖野菜的。
吕翠莲也乐得轻松,好家伙的,就是听到中河是肉联厂的工人,这些老娘们就打着这些主意。
要是她再说出来易中河是驾驶员,估摸着这群老娘们都得想着怎么使坏,破坏易中河两口子的婚姻了。
想通这些以后,吕翠莲就想着易中河的工作一定不能跟这群人说,省的麻烦。
打定主意的吕翠莲,也不想这些了,开始干活。
这片地方的野菜不少,而且都是新出的,比较鲜嫩。
易中河因为送吕翠莲的原因,所以耽误了一会,当他到车队的时候,车队的几个人都已经到了。
而且于大勇也已经把今天得单子给拿回来了。
易中河看着顶着黑眼圈的于大勇说道:“于队,你昨天干啥去了,背着嫂子偷人去了吗,怎么两个眼乌黑。”
于大勇抬眼看着易中河,骂道:“滚你的蛋,我是那种人吗,还不是昨天看你的笔记吗,你自己的笔记什么样你心里没有数吗。
我一直研究到了凌晨三点多才睡觉,这会正困着呢。”
陈抗日听了两个人的两天,也插嘴问道:“于头,你昨天研究的怎么样,我们能不能学。”
不仅陈抗日看着他们俩,赵锦州和王三柱也目光炯炯的看着于大勇和易中河。
学东西谁不愿意,学到自己身上就是自己的本事。
虽然他们和易中河在一起上班,但是问易中河肯定没有自己看书方便。
所以他们也想知道,他们能不能借笔记过来看看。
于大勇笑着回道,“你们也能学,不过你们别着急,中河的笔记写的你们不一定能看懂,不过厂长已经把中河整理好的笔记送到上面了。
只要上面的人不瞎,一定会把这个维护手册给推广出去的,到时候我也研究透了,我带着你们学。”
上一篇:武侠:大秦说书人,丫环周芷若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