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我叫易中河 第11章

作者:晴瑶的小白猫

  手里拎着一个麻袋,里面装的是猪头。

  茶叶也在手上拎着,然后去找易中海去了。

  黑市就那么大,所以很快易中河就在一个摊位上找到易中海。

  易中海买了不少的东西,都在他身边的一个麻袋里装着,嘟嘟囔囔的装了大半。

  他走过去,对易中海说道:“大哥,好了没有。”

  易中海见兄弟过来,“差不多了,我在买点水果就行了。”

  很快易中海付钱,把几个苹果装进麻袋。

  易中河上手把麻袋提在手里,“我来就行了。”

  易中河提起麻袋问道:“大哥,你这里买的什么啊,这么重,我要是不陪着你过来,你拎的动吗。”

  易中海回道:“小瞧我了不是,你大哥我可是钳工,没点力气还能干这个活吗,不过没看出来,你小子身体也不壮实,还挺有劲的啊。

  这麻袋里少说得有七八十斤,你一只手就拎起来了。”

  “这有啥,在朝鲜这几年,支援他们建设,没少出力气活,都练出来了。”

  “你买了什么,这么快就买好了。”

  易中河两手都拎着麻袋,回道:“我买的少,就买了点茶叶,还买了个好东西,一整个的猪头。”

  烟酒这些他没说,反正是放空间里的,想什么时候拿出来,就什么时候拿出来。

  易中海听后说道:“这好东西都能让你碰到,整个的猪头不常见,一般都是人定好的。

  正好咱们院里有个手艺不错的厨子,就是住在中院正房的傻柱,昨天他没在家,回头我给他说一声。

  让他把这个猪头给整治了,他手艺好,材料全,做出来的味道好。

  要是让你嫂子做,估计就白瞎这个猪头了。”

  易中河笑着说道:“哥,你有本事这话回家对着我嫂子说去。

  你看他挠不挠你就完了。”

  易中海回道:“那可不能说,这话要是说了,你嫂子能天天给我吃窝头咸菜。

  我可是要干力气过的,每天吃的跟老闫家一样,这谁受得了。”

  没了在黑市的紧张感,两兄弟有说有笑的在路上聊天。

  这会天也快亮了,易中海说道:“中河,给我一个麻袋,我帮你拎着。”

  “不用这么麻烦了,没多少重量,我自己能行。”

  两人回到家的时候,一大妈吕翠莲还在屋里等着他们,听到门响,连忙站起来。

  看到两人拎着麻袋进屋,才放下心来,“嫂子,你不能是一直在这等我和哥回来吧。”

  吕翠莲回道:“可不咋地,你们兄弟俩一起去黑市,我怎么能不担心,要是你哥自己去,我还不担心,他都是熟门熟路了。

  老易这不是带着你吗,你第一次来京城,人生路不熟的,如果真碰上检查的,连跑都不知道朝哪跑。”

  易中海听了:“你这娘们,感情有检查的,逮到我就没事啊。”

  吕翠莲回道:“你可拉倒吧,这么多年也没见你被逮到。

  你们俩还睡一会不,我去做饭。”

  易中河说道:“大哥,你去睡一会吧,我就不睡了,昨天下午加晚上,我睡的差不多了。”

  易中海说道:“我也不睡了,今天不是你们厂的人过来修房子吗,我帮你看看,一会我让东旭帮我请个假。”

  “哥,你昨天就请假了,今天在请假不好,你还是去上班吧,我自己能行。”

  易中海摆摆手说道:“没事,一般我在厂里也没有多少活,如果真有他们干不了的,厂里面会让人来通知我的。

  这房子不是一般东西,修不好以后麻烦的事多了,不帮你盯着,我哪能放心。”

  易中河感觉易中海说的对,虽然他是从后世过来的,多了几十年的见识,但是对于这个时候的材料什么的都不是很清楚,有易中海在,可以减少很多的麻烦。

  “哥,那你就多费心了。”

  “你小子,自己兄弟客气什么。

  你先给我说说,你那个房子想怎么收拾,我给你参谋参谋。”

  一旁准备去做饭的吕翠莲听自己爷们和兄弟商量修房子的事,也不去做饭了,准备坐下来听听。

  易中海见自己媳妇坐下来,问道:“你不是去做饭的吗,怎么坐下了。”

  吕翠莲回道:“今天不做了,一会我出去买点,你们这不是商量怎么修中河的房子吗,我也听一听。”

  易中河从口袋里掏出刚从黑市买的茶叶,倒水泡了三杯。

  “尝尝我刚买的茶叶,这茶不常见,不是市面上的高末,而是正经的茶叶。”

第27章 修房

  易中河把茶水递给易中海夫妇。

  然后接着说道:“哥,嫂子,我是这么想的的,后院的两间正房一间耳房,我打算把耳房一分为二,一半做厨房,一半当做厕所,中间用墙给隔开。”

  他是真心受不了这个时代的厕所,京城这地自古都是寸土寸金。

  别说现在了,后天他看娱乐新闻,到了九十年代,天后住在京城,还自己倒马桶呢。

  吕翠莲不懂这些,易中海倒是知道点,“中河,你说的把耳房一分为二,一半做厕所,这个应该是可以的,你的房子是在后院,距离街道的排污管道,应该很近,不过这个得有街道办的条子才行。

  不过这个一会还得让工程队的人过来看看,如果可以的话,街道办那边我去帮你批条子。

  这个应该问题不大。

  不过厨房就没必要了吧,咱们住在一个院里,以后你就在我这吃,有你嫂子在,每天回来吃现成的。”

  吕翠莲则说道:“就是的,我每天都没事,可以帮你洗洗涮涮,给你们兄弟俩做口热乎的饭菜。

  就是以后你结婚了,也在我这吃,我们家就我和你哥两个人,人多还热闹点。

  你在整个厨房,这不是浪费吗。”

  易中海两口子,真把他当做自己人,一点都不见外,听到易中河要自己开火,哪能同意。

  易中河知道两人误会了,“哥,嫂子,你们误会了,我要厨房不是为了开火做饭,我是想支和灶台,烧炕用的,我准备在屋里盘个火炕。

  我在朝鲜这几年,因为朝鲜冬天特别的冷,所以我们营房里都有火炕,我也睡习惯了火炕,支个灶台可以烧火炕,还可以烧热水。

  吃饭什么的,我没打算自己开火,我就准备在你这吃。”

  易中海听完才放下心,“这才对嘛,我还以为你要自己开火呢。”

  “哥,你想多了,我做饭只能说能吃,味道那可是一言难尽,所以以后我还是劳烦嫂子吧。

  每个月我出伙食费,就跟着你们吃了,你们吃啥我吃啥,我不挑。”

  易中海说道:“出什么伙食费,我还能养不活你,我当大哥的收兄弟的伙食费,传出去我还要做人嘛。

  外人该说了,易中海不当人,连兄弟的伙食费都收,还亲兄弟呢。”

  吕翠莲也附和着:“就是的,中河你这是不拿我跟你哥当自己人啊,我们家又不是前院三大爷家。

  他们家儿子吃饭都要交伙食费,没挣钱的就给记账,这哪像一家人啊。

  你擎等着瞧吧,就三大爷那个算计的劲头,早晚能把他们家的情分给算计的干净的。”

  易中海说道:“好了好了,说别人家干啥,中河你接着说,你那房子还有什么要求。”

  易中河接着说道:“其他就没什么了,就是常规的修整修整,我看了后院的房子,大梁什么的都没问题,无非就是糊个顶棚,刷个墙面。

  还有就是我想把窗户改成双层玻璃的,刚去朝鲜的时候,还在打仗,落了一个毛病,听到动静容易醒,我就想着双层玻璃的隔音是不是好一点。”

  吕翠莲连忙问道:“怎么还落下这个毛病了,人睡不好,那能行吗,咱们去医院找医生看看去。”

  “嫂子别担心,没什么大事,在部队的时候,军医给看过了,没什么大问题。”

  他有个屁的毛病,他要双层玻璃,就是为了隔音,现在的四合院用的都是砖木结构,玻璃也薄,隔音效果极差。

  他这是为了以后准备的,他可不想和媳妇办事的时候,动静传满整个院子。

  易中海说道:“这个简单,如果你们厂里的工程队不能干,我找人给你把窗户给换了。

  我认识一个木匠,他那手艺别提多棒了,做的窗户密不透风,隔音效果肯定好。

  包管外面打雷,你都听不见,这就不影响你晚上睡觉了。”

  三人就坐在那聊着,直到听到院里有动静,才发现,现在天色已经大亮了。

  吕翠莲站起来,“你们兄弟聊着,我去外面买点早饭回来。”

  说完就端着一个小锅就出去了。

  易中河和易中海两个人接着聊房子的事情。

  “哥,你说我在屋里要是挖一个地窖,你说怎么样。”

  易中海诧异的问道:“怎么想起来在屋里挖地窖,现在又不是解放前,需要地窖藏身。”

  “哥,是这样的,我以后是一个驾驶员,我能弄到不少好东西,咱们院里住的人太多,人多眼杂的,弄个地窖搬东西,免得让人眼红,在给举报了。”

第28章 修房2

  易中海一听也是这个道理,他可是太了解这个院里的人了。

  不过易中河准备挖个地窖,只是为了有个藏东西的借口。

  到明年,天气大旱,粮食减少,市面上能吃的东西都少,虽然他空间里每天都会有物资,怎么拿出来就是问题了,总不能凭空变出来。

  别人都吃不饱,就你每天还能吃的好,也不见你弄粮食,不举报你举报谁。

  所以他就想着趁着今年还是个丰收年,多屯点粮食在家里,让易中海夫妇知道,省的到时候麻烦。

  易中海沉吟一会,“这个应该可以,以前老京城的人,很多都在屋里挖地窖,应该没什么问题,等一会咱们问问。”

  两兄弟正聊着呢,一大妈吕翠莲就端着小锅嘴里嘟囔着进来了,“这老闫也真是的,啥便宜都想占,还老师呢,没一点为人师表的样子。”

  易中河问道,“嫂子,怎么了。”

  “没事,就是前院的三大爷闫埠贵,一大早上的在门口待着,想占便宜,向我借两根油条,还说等他家买了在还我。”

  易中河想着,这是闫埠贵的作风,要得到要不到先不说,万一要是要到了呢,指望他还你,那可是有的等了。

  易中河笑着说:“嫂子,这闫老师不愧是老师,这算盘打的,算盘柱子都快崩你脸上了。”

  易中海听了他的话,也乐了,“他一个语文老师,打什么算盘,不过老闫这个人,的确小气了点。

  他是什么人,老婆子你还能不知道,和他置气,不值当的,赶紧坐下吃饭吧,一会中河厂里的人就该过来了。”

  吕翠莲回道:“你们兄弟俩先吃吧,我去给后院的老太太送点,昨天中午咱不是没在家吃吗,就没送饭,昨天晚上就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的。”

  说完就拿了一根油条,又端了一碗豆浆去了后院。

  两兄弟刚吃完饭,正在门口抽烟,就看到三大妈杨瑞华领着五六个人进院。

  三大妈对着易中海说道:“一大爷,这几位说是肉联厂的人,过来找你兄弟易中河的。”

  易中河听后站起来对着几人说道:“几位好,我是易中河。”

  领头的一个中年男人说道:“中河同志你好,我是工程队的队长陈永成,这几位都是咱们厂里工程队的同事。

  黄科长昨天通知我们,说中河同志的房子需要修缮,我们就过来了。”

  易中河从口袋里掏出烟,挨个的发了一圈,说道:“那就麻烦陈队长和几位同志了。”

  陈永成回道:“这有什么麻烦的,为厂里的同志服务,这是我们的工作。

  咱们先去看看房子,商量商量怎么修。”

  “行,房子在后院,咱们现在就去。”

  说完就和易中海一起领着几人去了后院。

  易中河打开门,对着陈永成说道,“陈队长,就这两间房子,旁边还有一间耳房,你先看看房子有没有问题,如果房子没问题,咱们再商量怎么修。”

  陈永成回道:“行,就按你说的来,我们先看看。”

  为什么陈永成对易中河这么客气,来之前后勤的黄科长特别给他交代了,易中河是厂长的老部下,而且还在朝鲜立过好几次功劳。

  更何况易中河还是厂里的驾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