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末日前:我的后盾是国家 第52章

作者:零点有雨

  那些冰晶,是气体之中的水汽凝华形成的!

  看到了这一幕的并不只有江阳。这一刻,几名航天员同时行动,一人取出胶带快速将泄露点粘住,一人拉住了童正,一人快速在画板上画了一个圆,然后用一根直线将圆的一侧贯穿。

  片刻后,他又将图像消除,只画了一个圆。

  这是泄露点已消除的意思。

  童正给出了一个OK的手势,然后再度手臂前伸。

  但就在这时候,江阳有些惊骇的看到其余几位航天员身上竟然同时出现了白色雾气,还有一位航天员,其航天服背部的一片钢板直接掉落。

  钢板?

  江阳下意识弯腰将其捡起,便看到这一片钢板极薄极薄,已经只能被称之为铁皮,而不再是钢板。

  可是他清晰记得,航天服背部的这块明明是钢板而不是铁皮的……

  刹那间,一个念头陡然从江阳脑海中浮现出来。

  踏马的,这航天服不会是因为变薄了,所以才变轻的吧?

第94章 腐蚀?

  在变故发生的一瞬间,这处已经位于月球地下深处的神秘通道之中,航天员们已经迅速展开了一系列动作。

  虽然复杂,却丝毫不显混乱,忙中有序。

  他们相互配合着,使用胶带、真空粘合剂等早就准备好的应急物资,快速处理着同伴们航天服受到的损伤。

  同时,自己身上的损伤也会得到同伴们的快速处理。

  就像是在战场之上,每一个人都可以放心的将后背交给自己的战友那样。

  在这其中,江阳毫无疑问是最为核心的人物。航天员们甚至不顾自己也不顾战友,优先处理了江阳所遭遇的损伤,然后才轮到自己。

  片刻后,航天员们身上不再有白雾喷出,也不再有零部件脱落。

  局势稳定了下来。

  但不管是谁都心中清楚,此刻己方仅仅只是暂时处置了而已。如果己方无法找到变故根源并将其彻底解决,那么可能用不了多久,情况便会进一步恶化。

  这一刻,每个人的大脑都处在急速运转之中。

  江阳同样在快速思考。

  破损的航天服,变薄的钢板,损坏的零件,似乎变轻了的航天服……

  一个有些惊人的念头从江阳脑海之中跳出来。

  腐蚀?

  这一处山洞中存在某种类似于腐蚀的机制?正是因为这腐蚀作用的存在,原本厚重的钢板才会逐渐变薄,原本完好的航天服才会出现破损?

  除了腐蚀之外,似乎也没有别的可能性。

  可是,腐蚀是一种化学过程,它同样遵循着质能守恒定律。

  反应之前质量是多少,反应之后产物的总质量同样也是多少,不会发生变化。

  那么现在,那些被“腐蚀”消失了的航天服质量去了哪里?

  变成了气体逸散?

  不可能的,真空环境之中,这些气体只要出现就会被己方察觉。

  变成了其余化合物?

  可是一路走来,这处通道始终整洁光滑,没有除了自身材质之外的其余任何东西。

  辐射剥离?就像是太阳风之中的高能带电粒子为地球高层大气分子添加能量,让它具备足够的速度可以挣脱地球引力场那样?

  或许此刻己方正在遭遇某种特殊的辐射,这种辐射激发了位于航天服外侧的物质粒子,让它们“挣脱”了材质束缚,逸散到了周围空间之中?

  这似乎是最有可能的。但略微思索之后,仅仅凭借这段时间以来较为宽泛的物理知识学习,江阳便排除了这种可能性。

  能作用在航天服材质上的粒子辐射,没可能不会作用到辐射计上。而己方携带的机械式辐射计并未显示周边环境有特殊辐射存在。

  同时,辐射作用在物质上必然会产生一系列的后续反应。就像这次末日之中的高能中微子作用于人体,便在人体内激发出了一系列的次生辐射那样。

  现阶段己方同样没能观测到次生辐射的存在。

  或者暂且不管反应之后的产物去了哪儿,那么另一个问题,这种“腐蚀”是如何作用到己方航天服之上的?

  在这整个过程之中,没有任何物体接触到己方!

  江阳快速思考着,但毫无所得。他看向航天员们,便看到航天员们也没有做出任何表示,显然他们也不知道这是为什么。

  好吧,现在或许我们可以暂时不去思考遭遇了什么,先考虑一下接下来该怎么办吧。

  似乎与江阳心有灵犀一般,一号航天员童正此刻似乎也做出了相同的决定。

  他转过身来,对着身后己方来时的方向,抬起手臂前指。

  命令很明确,暂时撤退。

  这个命令无论从哪方面来看都很合理。

  遭遇未知危机,无法排除,暂时撤退修整,思考应对方案,探明更多线索之后再来探索不是理所应当么?

  只要具备基本的战术素养和判断能力,在这种情况下都会做出这种反应。

  航天员们对此毫不意外,立刻便有了动作。

  他们再度将江阳围在中间,打算转身撤退。

  但……

  这不对!

  正是因为这个判断太合理,太理所应当了,所以才不对!

  既然这一世的我们遭遇了这种变故,做出了这种判断,那么,上一世呢?

  上一世的航天员们极有可能,不,几乎是一定也做出了同样的判断。但他们的结局是什么?

  江阳清楚记得,上一世自己在控制大厅中一直等到了末日来临前两个小时,都没有航天员从通道内走出来!

  之前己方始终在疑惑他们究竟遭遇了什么。现在,江阳知道自己已经找到了答案。

  他们必然是在遭遇这种未知“腐蚀”后选择了撤退,然后,全部死在了撤退的路上。

  这是唯有自己这种循环经历过多次末日的人才能具备的判断力。除了自己之外,哪怕优秀杰出如这些航天员们也想不到这一点。

  这不是智慧上的差距,而是经验上的差距。

  江阳立刻拉住了身边航天员,然后双手快速回招。

  那位航天员怔了一下,立刻通知了周边航天员,让所有人都聚在了江阳身边。

  江阳打开画板,只写了简单的三个字。

  上一世。

  航天员们瞬间怔了一下,下一刻几乎是本能反应一般,立刻向江阳身边愈发紧凑了一点,十分干脆的放弃了撤退的打算。

  撤退不可行。那么接下来己方该怎么办?

  江阳所能做的仅仅只是提出问题而已,但并没有能力找到解决方案。

  快速的思索之中,一号航天员童正伸出手臂,在上面快速书写。

  “上一世,为什么撤退会死?”

  江阳摆了摆手,示意自己不知道。

  他只知道结果,但并不知道过程。

  童正擦去之前字迹,再度快速书写。

  “我们的任务不是求生,而是探索。”

  江阳微微怔了一下。

  做出“撤退不可行”这个判断的,唯有具备时间循环经验的自己。

  在此刻压力如此巨大,局势如此复杂且紧急的情况下,却仍旧能不受外部干扰抓住任务核心的,唯有航天员们。

  确实,己方这一次的任务是探索啊……

  自己之前倒是被这巨大压力所影响,竟然开始本能的思考如何从这里逃出去了……

  既然主要任务是探索,那么,就算明知撤退会导致己方死亡,也必须要尝试着撤退了。

第95章 纸杯

  江阳原本以为接下来己方仍旧会集体行动,集体撤退,并在这过程之中观察己方所遭遇的变故,以此来收集情报的。

  但没想到,童正却做出了另外的布置。

  他指向了2号航天员,伸出手臂示意了一下。

  2号航天员是赵建国。

  此刻童正的意思很显然,他是让赵建国单独一人撤退,让他一人去“趟雷”,以确认撤退之中的风险,确认撤退过程中会遭遇什么,是怎么死亡的,为自己提供情报。

  上一世,童正在火箭发射过程中死亡,便是由赵建国充当的航天员队长职务。

  而现在,童正也来到了月亮上。很显然,指挥权便移交到了综合训练科目得分最高的他身上。

  这很显然是一个必死的任务。虽然所有人心中都清楚,就算呆在原地不动结局也会是死,但基于求生本能,被动迎接死亡总比主动赴死要更容易一些。

  但对于童正的命令,赵建国没有丝毫迟疑。

  他离开队列,做好了单独一人撤退迎接死亡的准备。

  只是……

  分出一人主动撤退趟雷的安排是没有问题的。但,通讯如何解决?

  此刻通道之内没有照明光,己方完全依靠化学冷光才能看清东西,无线电通讯也无法使用。

  这便意味着,只要赵建国离开己方稍远一点,己方便只能看到一团隐约冷光,看不到其余任何东西,也听不到任何声音。

  这样一来,该如何知晓他是如何死亡的?

  江阳还未思考出结果,便看到童正快速打开了自身航天员的另一个盖板,里面是一个纺锤样的东西,上面缠满了细线。

  他将细线一端拽出来,与此同时,赵建国也同样抽出了自己的细线,并和童正身上的细线捆在一起。

  赵建国立刻转身,以不快不慢的速度向通道后方撤退。伴随着他的走动,两个人腰间的细线不断被抽出,且绷的笔直。

  江阳微微怔了一下,瞬间明悟。

  他想起了小时候自己曾经玩过的一种玩具。

  用一根细线连接两个一次性纸杯的底部,将细线绷直,其中一人对纸杯说话,那么就算间隔相当远的距离,另一人将另一侧纸杯盖在自己耳朵上,也同样能听到对方的说话声。

  声音的本质是震动。人在正常环境中能听到对方说话的本质,是喉咙震动引发了空气震动,另一人的耳膜感知到了这些震动,便听到了对方说话。

  现在,月球环境之中没有空气,无线电波也无法使用,那就使用这一根细线来代替空气传播这些震动!

  虽然此刻航天员们使用的这种细线和“纸杯”必定比小时候的玩具精密复杂可靠许多,但从本质上来说,却仍旧是基于同样的一种原理。

  这样一来,哪怕赵建国距离己方相当远,他仍旧可以实时汇报自己所遇到的情况。

  只可惜,这种方式限制因素较多,仅能在此刻这种特殊条件下使用。否则的话,己方倒是不必再受困于无法实时通讯的问题了。

  默默注视之下,赵建国的身影在己方眼中渐渐变得模糊,仅剩下了一团化学冷光的光影。

  童正静静站在那里,似乎在倾听着来自赵建国的汇报。此刻仅有他能听到这些声音,其余所有人都听不到,便只能默默等待。

  片刻间,又有一名航天员身上冒出了白色雾气。另一名航天员立刻动手,用胶带将其封住。

  默默地等待之中,江阳看到赵建国发出的光线似乎黯淡了一点。

  那并不是因为距离的增加而减弱的,似乎是光线本身亮度也受到了一些削弱?

  空间之中存在某种能阻碍光线传播的东西?还是赵建国本身的亮度减弱了?

  江阳不知道,他只能继续等待。

  又过了片刻,等赵建国已经走出数百米距离,身影已经缩小成一个微弱亮点的时候,江阳看到他似乎停止了前进。

  他停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