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零点有雨
他看着孙宇,冷冷道:“知道我们工厂要这些零件是生产什么的么?生产分流器的。
我们工厂同样是所有工人全员在岗,不计一切代价全力生产。
那,你知道和我们工厂生产同一种东西的厂家,全国范围内有多少么?
整整400多家。
分流器是液压模块的一个部件,那,你知道这400多家工厂生产出来的分流器,最终会有多少产品被拿去进行液压模块的集成么?”
迎着孙宇有些怔怔的眼神,他平静道:“只有不到20家。
也就是说,我们工厂2000多名工人不计代价生产出来的最高品质的产品……最终同样有95%的概率像是垃圾一样被丢掉,就像这些零件一样。”
他指了指仓库之中被废弃的线材:“优中选优,层层把关,你当是一句空话么?”
第56章 成为备选
听着面前这位工作人员那冰冷平静的话语,孙宇感觉像是有一柄大锤狠狠砸在了自己脑袋上,让他一时间有些茫然。
赵伯伯所在的公司调集了那么多人手,不计代价不计投入。
赵伯伯拖着六十多岁的身体,硬生生熬了二十多个小时。
我顾不得休息,一路几乎将油门踩进了车底,才在规定时间内将这些线材送到。
我们这么多人忙活这么长时间,带着一腔热血奋不顾身的响应国家征召,做的这些事情……难道最终的结局,就仅仅是躺在废料库当垃圾处理?
看着略显茫然的孙宇,那位工作人员笑着摇了摇头,又轻轻拍了拍孙宇的肩膀。
“小伙子,抓紧时间去休息吧。”
孙宇僵硬的抬起头:“明知道最终有95%的概率被丢掉,你们……还在这么拼命的生产?”
这一路走来,他看到了脚步匆匆的人们,听到了机器的轰鸣,看到在休息室随便扒拉两口饭,就继续顶着通红的眼睛回到生产线上的工人……
这里的生产氛围甚至比线材厂还要严肃凝重。
工作人员笑道:“为什么不呢?
产品最终被丢弃,就没有意义了吗?
不。”
他指着废料库之中被废弃的零部件:“它们也是有意义的。
没有这么多零部件作为备选,我们怎么可能挑出性能最好、最稳定的零部件参与后续生产?
能成为被挑选的基数之一,让上级总装厂有更多的选择,本身就是我们工作的意义所在啊。”
工作人员转身离去,留下孙宇在这里懵懵懂懂,像是懂了,又像是没懂。
……
一台又一台手提箱大小的分流器从生产线上流出来,经过工人们一道又一道严苛的检测,最终小心翼翼的装到木箱子里,通过直升机运到了更上一级的总装厂之中,在废弃了大部分后,与来自其余更多工厂的其余零部件组装起来,成为了一套套液压模块。
这些液压模块再度以最快的速度运到了二级总装厂,同样在被丢弃了大部分后,再度与其余众多高度集成且复杂的模块系统一起,组装成了巨灵神二号重型运载火箭的心脏,发动机。
当火箭发射的时候,液氢液氧或者煤油液氧将会在它内部燃烧,生成炽热的高温高压气体喷射出去,以推动总质量达到1000吨以上的巨大火箭挣脱地球引力,前往浩瀚星空。
以往时候,火箭发动机的生产是一个极端复杂且慎重的过程。在这过程之中,人们会对各个模块进行多达数百上千次的各种测试,耗时数百天时间。
但此刻,这一切过程都被省略。
人们遵循着“层层把关”原则,选择信任上游工厂送过来的零部件,直接便将它装配到了发动机体内,由此便节省了大量的时间。
此刻,这家二级总装厂的第一台火箭发动机已经下线。
它足有3米直径,高度有3.5米,下方有一个巨大的喷管,总重量达到了3吨左右。
它上面满是密密麻麻的管道、线缆和传感器,看起来复杂无比。
这时候,它将进行自诞生以来的第一次整体测试。
试车车间。
白发苍苍的总工程师望着面前的施工队伍负责人,嘴唇都在轻微的颤抖:“真的要拆么?”
负责人点了点头:“这个试验台太小了,无法用于这么大的发动机的试车测试,必须要临时扩建才行。这样的话……两边的设备就必须要拆掉了。”
总工程师喃喃道:“这个试验台成套设施,当初我们建了两年,耗资十几亿……这一改造,它虽然能临时胜任大型发动机的试车工作,但之后它就,就废了啊……”
临时胜任大型发动机试车工作需要大量临时辅助设施的配套才行,成本极高。
而此次临时任务仅仅持续五天时间而已。等五天时间后,就算临时辅助设施都拆卸了,这座试车台也不可能再恢复原样了。
它会彻底废掉。
“这是命令,也是必要的代价。”
总工程师满是痛苦的转过了头,浑浊的眼泪流淌到了脸上。
施工队伍负责人则下达了最终的命令。
“开工!”
当第一台大型发动机送过来的时候,临时改造已经完成。
燃料管接通,点火命令下达。
轰——
巨大的轰鸣声之中,猛烈的火焰从喷射管喷射出来,灼热的气浪烧灼着临近的一切东西。
便在这剧烈的喷射之中,众多传感器将这台发动机的运行状况精准的记录了下来。
但这喷射仅仅只持续了几秒钟时间,片刻后,不知道为什么,火焰忽然消失,同时大量的消防泡沫喷射到了它上面。
“检测到内部有燃料泄露,有爆炸风险,按照应急程序三,我执行了紧急停机和消防操作。”
负责这台发动机试车工作的工程师点了点头,冷静的下达了命令:“一号机试车失败,废弃。
二号机继续。”
那耗费了无数人心血,不知道投入多少人力物力,每一个零部件俱都优中选优才最终生产出来的巨大发动机,就此变成了垃圾。
人们甚至连尝试着排查故障,修复一下都不会去做。
连试车都通不过,没有修复价值。
第二台发动机快速运来,再次接受测试。
这一次顺利通过。
它随即被送入到了真空罐中。
那是一处内部容积足有数百立方米,四周俱都铺设着金属的巨大房间。
真空泵开始工作,迅速将其内部抽到了接近太空的真空环境。隐藏在墙壁之中的液氮开始流动,短时间内便将房间内部降低到了零下260多摄氏度。
在如此低温的真空环境之中,这台火箭发动机开始了第二次测试。
在这之后,还有振动台测试、综合电气测试等等数道环境模拟或者测试。
一切完成之后,它第二次来到了试车台,再度点火,以测试经过那么多“磨难”之后,它是否仍旧能保持正常工作。
轰鸣的气浪之中,测试工程师们在天机系统之中标注了“合格”两字。
第57章 元气大伤
每一名参与发动机制造和测试的工程师们心中都清楚,纵然此刻它通过了测试,拿到了合格标签,但实质上,它内部必定还存在着不知道多少隐患。
一台发动机而已,其内部的零部件总数便高达十几万个。这其中只要有任意一个零部件出故障,便有可能导致整台发动机无法正常工作,进而导致整枚火箭发射失败。
它现在看起来没有故障,但谁知道下一次启动会不会故障?会不会温度、湿度一变化,原本没有的故障便忽然出现?
这都是很有可能的事情。
但现在……顾不得了。
哪儿有那么多时间去一一排查。
这台已经建造完成的液氢液氧发动机被吊装到了转运箱之中,直升机立刻轰鸣着起飞,向一级总装工厂飞去,身后,第二台发动机已经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制造。
数百公里之外,东南航天产业园,一项巨大的工程已经接近尾声。
原本已经足够巨大,足以承担天狼-4号火箭整体组装工作,高有十几米,宽有几十米,长度一百多米的厂房,此刻被再度扩大。
它的高度增加到了20多米,宽度提升到了100米,长度则直接暴涨到了200米。
它内部的总面积便一举达到了两万余平米。
没有办法,巨灵神二号重型运载火箭的长度高达62米,自身直径5.8米,算上四台助推器,直径便达到了12.2米,比只承担近地轨道发射任务的天狼-4号火箭大出了太多太多,原本的总装厂房根本就放不下,必须要改造扩大才行。
这样一座巨大的厂房,算上各种各样的设备安装与调试,原本的建造周期至少长达一年。但此刻,通过在原有框架之下改装扩大,增加大量辅助性设施,又投入了足足数千名工人日夜奋战后,它的工期便缩短到了仅有三天。
负责此处一级总装厂房的工程师看着面前正在有条不紊收尾的工人们,心中百味杂陈。
他知道,等此次紧急任务完成之后,所有临时辅助设施都将拆除。届时……这座厂房也将完全废掉。
连修复还原的价值都没有。
这完完全全是在以透支这座综合性厂房未来所有生命为代价,让其将所有生命全部爆发在这短短两三天时间内,它才能承担起现在这些任务。
“听说不仅是我们,更上游的产业,火箭外壳加工厂、发动机制造、大型试验台等等,所有工厂都进行了这种透支性的改造。
这次任务结束后,未来至少二十年时间内,国家的航天产业都恢复不了元气。
我们有可能连一颗小小的近地商业卫星都没有发射能力了……”
这位工程师深深的叹了口气,心中满是对未来的茫然。
“报告刘工,培训工作已经完成。”
一名下属匆匆冲来向他做出了报告。
“好。”
来到会议室,他看到抽调自全国范围内数百家工厂、研究所、实验室、高校,总计2000余名高级技术工人和工程师正襟危坐。
“大家以往虽然只进行过中小型的,天狼系列火箭的焊接、安装、材料铺设等工作,从来没有接触过像是巨灵神二号这种巨型运载火箭,但通过这几天的紧急培训,大家应该也心中有数了。
技术工艺都是一致的,无非是巨灵神二号火箭的要求更严格而已。
大家不必太过紧张,只要按照培训要点去做,严肃认真,就一定可以顺利完成此次任务。
第一批配件将在三个小时后到达工厂,好了,现在大家抓紧时间去休息。”
……
一架又一架直升机,一辆又一辆大货车轰鸣着汇聚到了厂区之中。
一台台发动机、一捆捆线束、管道、一枚枚芯片和传感器、巨大的火箭外壳等等部件按照种类堆放在库房之中,如同一座小山。
经过培训的技术工人与工程师们穿着防尘服,在严格无尘的巨大厂房之内,在众多机械臂的辅助之下,开始了第一枚巨灵神二号火箭的组装工作。
仅仅只是一枚火箭而已,其中四枚助推器之中的每一枚都需要两台发动机,火箭主体之中的一级和二级也各自需要一台发动机,加起来便是十台。
这还没有计算火箭第三级,载荷舱之中的小型姿态发动机和反推发动机等。
除了发动机这火箭的心脏之外,还有火箭的大脑。
承担这项任务的,是分布在火箭各处的总计上万枚大大小小的芯片。
一台传感器,一个控制电路,一个分流器,几乎每一个基础部位都需要一枚芯片来控制,更不要说导航、通信、电控等核心部件了,用到的芯片更是天量。
同时,火箭工作之时,这些芯片所在的工作环境会极端恶劣。
猛烈的震动,极端的高温,极高的过载,等等等等。以及最为重要的一点,高空辐射。
距离地表越远,来自于宇宙深空和太阳的辐射便越大。
商业级的芯片通常无需考虑这种辐射的影响。但火箭,尤其是载荷舱之中的精密设备却必须要考虑。
因为高能宇宙射线可能会造成芯片的位数翻转。
芯片的底层运转逻辑是对基于二进制的大量0和1的操纵,而0和1则用芯片电路的开和关来表示。
高能宇宙射线则有可能将关闭的电路“撞开”,将开着的电路“撞关”,造成位数翻转。
放在家用芯片上,这几乎必然会导致程序崩溃,电脑死机。对于火箭芯片来说,一枚芯片出错,则有可能导致整枚火箭失败。
这些芯片需要在极端恶劣的工况之下,拥有足够高的可靠性,以杜绝宇宙辐射对自己所造成的影响。
正因如此,这些芯片同样是特制的,其造价高达家用级芯片的数百甚至上千倍。
上一篇:洪荒:我为遁去其一!开局立地道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