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神机百炼,开局拘捕焰灵姬 第189章

作者:天下希望

  旋即,袖袍舞动。

  手指落在前方,那位娇小可爱的阴嫚公主身上,望着她的背影,笃定的说道。

  “既如此,本座现在有了样中的目标,始皇陛下让我挑选的帝国公主,我的选择就是这位......阴嫚公主!”

  “啊?!”

  现在,旁边的两位宦官闻言,眼眸瞬间睁大,都是一副瞠目结舌的表情。

  “李大人,这,这......这不合适吧?!”一名宦官有些错愕的声音道。

  阴嫚公主的年龄,刚刚十岁,连及笄都还没有及笄,还没办法成亲、嫁人的啊。

  李大人他,怎么会选择这么小的一位小女孩?

  该不是在开玩笑吧?

  “哼!无需多言!本座已经确定了意中人,余生,本座非这位阴嫚公主不娶!”

  李由斩钉截铁的说道。

  然后,袖袍挥动,转身离开。

  已然表现出自己的“强硬”态度:自己挑选的“赐婚”公主,就是这位陛下最年幼的女儿,阴嫚公主,此外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啊?这......”

  现在,两名宦官,留在原地,瞠目结舌的望着李由离开的背影,满脸荒唐、错愕的神色,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而李由在背过他们,离开以后,眼眸里面则流露出一丝微不可察的“得意”笑容!

  嘿嘿!

  自己岂不知这位帝国的小公主“阴嫚公主”,十岁的年纪,还没及笄,年龄太小,还不能嫁人?

  但是,自己要的就是这种效果!

  因为,自己之前不是还在发愁如何“搪塞”、“推脱”这桩婚事吗?

  眼下不就是一个大好机会?

  这位阴嫚小公主,刚刚年满十岁,即使等回来真的要嫁给自己,被始皇帝“赐婚”,那也至少是要到十六岁,及笄以后。

  所以,至少还能给自己拖延六七年的时间。

  正所谓,事缓则圆,能够拖延六七年的时间,那自己就能再潇洒六七年。

  不至于这么早的就成了驸马王爷,被一个帝国的公主拴着,以后什么事情都做不成——比如,平日里面哪怕是想品鉴、把玩一番秦时的那些美姬,都得谨小慎微,像是做贼一样。

  否则,那公主到父皇祖龙那里一告状,自己横竖都不占理。

  放着满桌的“满汉全席”却不能下嘴......那毫无疑问,岂不是人生最为苦逼的事情?

  所以,当下。

  自己挑选这一位阴嫚小公主,正是一招“缓兵之计”,给自己拖延时间用的。

  于是,接下来,在挑选完公主以后,李由回宫面见始皇帝,准备复命。

  但是,当回到王宫,到了宫殿大门的位置以后,恰好遇到帝国的嫡长子,扶苏,正从祖龙的宫殿里面离开,沿着台阶,拾阶而下。

  不过,他的脸色看起来不太好,一脸苍白、失魂落魄的表情,低着脑袋,眼神无光。

  匆匆从李由旁边,擦肩而过,压根都没有注意到李由,兀自萧瑟、落寞的离开了祖龙的宫殿,坐上马车走了。

  “哎,殿下......”

  李由正要打招呼,但是看到扶苏这幅落寞、一言不发的模样,声音到了嘴边,又不由收了回去。

  眼眸里面流露出些许诧异。

  这......怎么了这是?

  接下来,当李由来到了祖龙的宫殿里面,却看到宫殿里面,书卷、奏折有些凌乱,四散在地面。

  而周围的那些侍卫、宦官,也是纷纷跪在地上,噤若寒蝉、惶恐不安的表情。

  宫殿里面的气氛,压抑到仿佛空气都已经凝固。

  “......”

  李由微微皱眉,有些懵圈。

  到底怎么回事这是?

  怎么自己刚刚前往后宫的宫廷花园,挑选完公主,回来以后,宫殿里面,就成了这幅低气压的气场?

  还有,刚刚扶苏那一副失魂落魄的表情......到底是因为何故?

  “陛......陛下!”

  这个时候,虽然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是,眼下自己也不能一直杵在这里啊。

  于是,李由吞咽了一口唾沫。

  硬着头皮,跟前方那道威严的背影,负手而立的嬴政,主动打招呼问好道。

  “李由,刚刚你应该也看到了寡人的那位扶苏公子,从宫殿里面出来了吧?”

  始皇帝在应了一声李由以后。

  话锋一转,问道。

  “是的,陛下。”

  李由答道。

  “哼,这个不成器的逆子,优柔寡断、懦弱呆板,真是让寡人太失望了!”

  祖龙冷哼一声,声音里面,满是生气、恨铁不成钢的声音,似乎现在情郁于中,忍不住的跟李由抱怨起来。

  “刚刚,汝可知,这个不成器的家伙,是来找寡人说什么事情不?”

  祖龙问道。

  “微臣不知......”

  李由答道。

  但是,脑海里面,心神电转,想到刚刚扶苏失魂落魄的表情,还有现在震怒的始皇帝。

  加上最近发生的一些事情,其实,李由的心里面,现在已经隐隐有些猜测到一些原因......

  恐怕是扶苏那家伙的一些言论、进言,触怒了始皇陛下吧?但是,自己现在不能直接讲出来啊,岂能擅自的去猜测帝王的心事?

  所以,李由还是老老实实、恭敬的表示自己不知道。

  “刚刚这个傻儿子,竟然过来找寡人说,要寡人,饶恕儒家的那些圣贤、书生!”

  “说什么那伏念、荀子是无辜的,是受人蒙蔽的,儒家作为世之显学,影响重大,应该宽恕他们一次,不应下狱问罪,要展现帝国的仁德。”

  “哼!那些儒生,寡人还没对他们论罪处罚呢,竟然就来找寡人为他们求情,扶苏这个逆子,难道读书都读傻了吗,平日里面,经受过孔孟之道,就被他们迷得神魂颠倒,连国纪国法都不遵了?”

  “须知,我大秦乃是以法立国,那些儒生,现在竟然都已经胆敢窝藏、包庇帝国的通缉分子,在小圣贤庄里面,与那些帝国余孽,做出谋逆的事情,而那扶苏逆子,现在还来给他们求情,希望放他们一马,真是可笑,莫非将我大秦的秦法,视若无物?”

  “寡人戎马半生,灭六国、平叛乱,罢吕相,诛嫪毐,皆是铁血强腕,怎么,到了寡人的儿子里面,阴沟里蹦出个棉花球,出来了这么一位‘仁德、善良’的大圣人呢?”

  听到现在始皇帝提及“仁德”、“善良”的字眼,略带讽刺、反讽的声音,显然是刚刚被扶苏气得不轻。

  而通过现在始皇帝的话,李由也显然明白过来。

  显然刚刚自己的猜测是正确的。

  这始皇帝这么生气的原因,的确就是因为扶苏那糊涂蛋的言论,惹得陛下这样震怒。

  哎......扶苏这个家伙,对儒家当真是愚孝。

  李由内心嗟叹。

  虽然知道他因为学习孔孟之道,对儒家很尊崇,现在看到儒家落难以后,关心则乱。

  但是,在这样的档口,跑过来找正是气头上的始皇帝,为儒家说情,那不是纯纯把祖龙惹得勃然大怒吗?

  “就在刚刚,寡人已经拟旨下令,发配这逆子离开京城,前往西北边塞,陪同蒙恬将军,镇守塞外,见识见识边塞的苦寒,还有匈奴的残暴。”

  始皇冷哼一声,威严的声音道。

  “用边塞的苦寒,还有战场的杀伐、狠厉,好好打磨打磨寡人这位不成器的儿子,去掉他身上那柔弱怯懦、仁厚的性子!”

  “寡人,雄霸一生,绝不允许自己的儿子里面,出现这么一位怯懦、懦弱的皇嗣!”

  “......”

  现在面临被扶苏气的不轻,正是盛怒的始皇陛下,李由缩着脑袋,一时间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毕竟,人家皇室父子间的事情,自己作为一介外人,还能劝什么呢?

  不过眼下发生的事情,的确也符合历史事实,在历史上面,扶苏正是因为儒家的事情,跟始皇帝,政见不合。

  平日里面,多包庇、为儒生求情,引得始皇帝不快。

  后来继而因为反对坑杀“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一事,触怒秦始皇。

  然后,被一纸诏令,发配边疆,作为监军,协助蒙恬修筑长城、抵御匈奴。

  后来,在始皇帝东巡,驾崩以后,赵高和李斯矫诏,扶苏落得个被假圣旨赐死的下场。

  渐渐的。

  始皇帝的怒火,缓缓的平息。

  继而重新恢复那副威严、冷峻的神色。

  在收拢完自身的情绪以后,望着前方的李由,始皇帝思忖片刻,问道。

  “李由,对此事,汝怎么看?”始皇帝问道:“寡人这不成器的儿子,扶苏,来找寡人还给那些儒生求情,释放他们的事情。”

  “呃......”

  听到始皇帝现在的发问,李由一时有些语迟,思忖、把握自己该如何回答始皇帝的这个问题。

  现在祖龙正在扶苏事情的气头上,对他大为不满。

  所以,自己肯定不能帮着扶苏说话,不然,岂不是在给祖龙上眼药,嫌他不够气?

  于是,在思忖片刻以后,李由咳嗽一声,启声说道:“启禀陛下,微臣觉得,扶苏公子此举,乃是有些......拎不清。”

  “拎不清?”始皇帝闻言,微微一动:“李由,此言何解?”

第266章 儒生,写尽文章天下事,不肯俯首见苍生!(求订阅)

  “启禀陛下,正所谓,侠以武犯禁,儒以文乱法,在江湖上面,诸子百家,其间多有门派、学说,对我们大秦出言不逊,撰文诋毁、抨击,辱骂我大秦是暴秦,是虎狼之国,手段血腥残忍,杀人无数,已有多日。”

  “那些儒生,恨不得把什么滔天大祸、民间疾苦、地震天灾之类的事情,都归功于是我大秦无道,所以上天降下的惩罚。”

  “但是,殊不知,此前春秋战国,几个国家之间,彼此征伐、侵略,八百年的时间,已经死掉过多少无辜的百姓?倘若是不统一七国,任由战争联绵,国家之间互相攻打、战火连绵,将来还要因此死掉多少的无辜百姓,尸骸遍野,白骨皑皑?”

  “而在那些儒生们的春秋笔法里面,墨笔一划,就是我大秦横征暴敛,杀伐无道,害死了多少的百姓,多么的暴虐、残忍。而看不到其他国家先前战争死掉的人数!”

  “所以,微臣以为,这些所谓的儒生,不过是一群只会讲经布道,提出问题,而没有任何解决能力家伙的人,只会写尽文章天下事,不肯俯首见苍生。”

  “并且,现在,竟然还敢勾结墨家余孽,与帝国通缉分子为伍,竟然都已经敢胆大妄为到包庇他们。”

  “微臣认为,这些儒家的书生们,畏威而不畏德,帝国对他们宽容、宽释,反而让他们得寸进尺,蹬鼻子上脸,竟然已经敢开始做这种事。”

  “同时,明知道这些儒生是有罪,违背我帝国法令的情况下,扶苏公子他竟然还为这些儒生们辩解、求情,请求他们的原谅。”

  “倘若真是帝国对他们宽容、宽释,那以后,要置其他违反大秦律令的家伙于何地?倘若唯独对儒家网开一面,岂不就是执法不公,律令不一,那我大秦遵循百年的法令、法治,岂不因此成了一个笑话,以后谈何再服众,让全国的百姓信服?”

  “所以,微臣感觉扶苏公子此举,乃是过于仁厚、仁慈,实乃是拎不清的行为!”

  “好,好......汝言,甚合吾意。”听到李由现在所说,始皇帝的眼眸里面接连流露出赞同的目光。

  李由此言,说到自己心里面去了。

  现在,流露出欣赏的同时,祖龙的心里面也是恨铁不成钢,愤懑、不平的暗自叹息。

  这李斯的儿子,真是胜过扶苏这不成器的家伙太多、太多。

  真的是......为何寡人的儿子,就没有这样的见识和洞察能力呢?

  嬴政现在,头一次的对自己的这位丞相,真是好生羡慕,羡慕他能有个李由这样“别人家的孩子”。

  不过,在叹息之余,嬴政忽然转念想到。

  将来一旦自己的女儿嫁给他以后,那这家伙也算是自己的“驸马”、“女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