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风水师 第77章

作者:道之光

  我的问题是,我只有三两多。

  这个重量,太低了。

  请问师父,这个算法,准确率高不高?

  我怕我的命不好。”

  这次还是大师兄在回答:“称骨算命,因其简便,而普及度很广。

  也有一定的参考性。

  不过,不是称骨重量低,一定不好。

  大家可以自己算一下,伟人的称骨重量,很多也是三两多。

  这个算法,重量大,福气大,说的是生活的安稳。

  但凡有大成就的人,经历的坎坷,都会比普通人多。

  所以,三两多的命,也不一定是不好的意思啊!

  也可能是,有非凡成就的人。”

  小伙子愉悦的释然了。

  紧接着,又是一个年轻小伙子站了起来:“师父,我看到别人修行,能开天眼,能感知到正常人感知不到的东西,好羡慕。

  我也想修行。

  但有人跟我说,我的体质不适合开天眼。

  我真的不能开吗?”

  大师兄道:“你的提问,看似是一个问题,其实是三个问题。

  第一,修行。

  第二,开天眼。

  第三,感知更敏锐。”

  修行了,开了天眼,感知会更敏锐。

  你想追求的,是这个结果,对吗?

  但又怕自己的体质不合适,或者说没有这份天赋?”

  小伙子在听到,这是三个问题的时候,还有点儿不理解的样子。

  后面却是连连点头回应:“对的对的!就是这个意思。”

  “那我们从三个方面来讲。

  第一,修行。

  修行不是一种仪式,不是打坐或者练功,才叫修行。

  人生本身,就是一场修行。

  修行,修的就是我们的行为。

  认真修,或者不认真修,都是一种行为状态。

  不论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

  愿意,或者不愿意。

  修行,是人生的必选题。

  到底该怎么修呢?

  稻盛和夫曾经说过:唯有读书和赚钱,才是一个人最好的修行。

  读书,让人不惑。

  赚钱,让人不屈。

  稻盛和夫是谁呢?

  他是一个佛教徒。

  更是世界上第一个,缔造了3家世界500强企业的人。

  修行,人人都在修。

  不存在天赋的问题。”

  小伙子深深地点点头,表示理解并认同了大师兄的话。

  大师兄接着说道:“第二个问题,开天眼。

  不论佛家道家,都有神通。

  但都不提倡,去追求神通。

  神通,是认真修行的一个自然结果,来就来了,走就走了。

  追求神通,是旁门左道。

  没有旁门左道方面的天赋,未必不是好事儿啊!”

  本来惴惴不安的小伙子,听到这里,不由的笑了起来:“咦?

  到了师父这里,没有天赋,还成了好事儿了?

  我这算是,因祸得福了吗?”

  大家也都会心的笑着,听大师兄继续往下解释。

第156章 提升感知力

  “万法唯识。神通,是神识明静时,呈现的一种状态。

  随着神识的,时清时浊,神通也是或隐或现的。

  比如天眼通,可能开了,又可能关了。

  所以说,神通,来了就来了,走了就走了,无所谓。”

  大家都听得津津有味,尤其是我们车上的那对父子。

  他们好像是听到了惊天的秘诀,被震得嘴巴微张,一动不动。

  大师兄接着说道:“第三个问题是:感知敏锐。

  这个,也无所谓天赋。

  不知道大家听没听说过,买房子时,在看房子的过程中,怎么简单的知道房子好不好?

  也就是所谓的,干不干净?”

  之前提问的老爷爷举手示意道:“我听说过,去看房子的时候,抱个婴儿,或者牵只狗。

  宝宝哭闹,或者狗乱叫,就说明不干净。”

  大师兄点点头:“对。这就是借助于小婴儿,或者狗的敏锐的感知。

  狗都会的东西,我们还怕没有天分?!”

  大家被逗的哄堂大笑。

  提问的那个小伙子,也笑得双肩颤抖。

  “敏锐的感知,我们从一出生就有。

  小婴儿都会的东西,为什么很多人长大了,反而不会了呢?

  这与天赋,有关吗?”大师兄问。

  没人回答,大家都在静静的琢磨着。

  短暂的停顿之后,大师兄揭示了谜底:“这就是《道德经》讲的,无为而治。

  小婴儿,他不会有那么多的妄念。

  感知自然就会很敏锐。

  之所以很多人误以为,打坐就是修行。

  这是因为打坐能静心,是放下妄念的一种常用的方法。

  打坐,只是修行的手段,它不是修行本身。

  心只要能静,打不打坐,也无所谓。”

  提问的小伙子问:“经常听人说,要静心。为什么心静,感知就会敏锐?”

  大师兄解释道:“感知,是一种信号接收。

  在安静的环境里,能听到的声音,在嘈杂的环境中,就听不到了。

  哪怕声音还在,但环境太乱,我们分辨不出来了。

  心如止水的时候,稍微一点儿风吹草动,我们都能清晰的感知到。

  心乱如麻的时候,别说风水草动了,哪怕都迫在眉睫了,可能脑子里还迷迷糊糊的。”

  提问的小伙子道:“无关天赋,我只要认认真真,修好我的这颗心就行了,对吧!

  我懂了,谢谢师父。”

  他说完就弯腰准备坐下,坐到一半,又弹了起来:“对了,师父,刚才说万识唯心,这是佛教的吧!稻盛和夫,也是佛教徒。

  那咱们,到底修的是什么?”

  不等有人回答,小伙子又急忙自己给出了答案。

  他一边说着,一边挥动着手臂:“哦,我想起来了。

  师父刚刚说,人生本身就是一场修行。

  修行,修的就是行为。

  人生的行为,哪里分什么教派呢?

  我又懂了!”

  说完,他便再次,自顾自的坐下了。

  大家看着他笑了笑,确认他这次,是真的坐下了,下一个人,才站了起来。

  这次站起来的,是个小姑娘。

  她的小脸儿上,带着委屈,带着气愤,也带着懊恼。

  “师父,我最近总是跟我妈吵架。

  她太气人了,人又懒,说话还冲,特别难听。

  我也不想跟她吵,但是她的一言一行,都让人忍无可忍,实在是太气人了!

  这是不是因为,我跟她命理不和,犯冲啊?”

第157章 人际关系的阴阳

  大师兄问:“你看不惯她的行为,以及她的说话方式,对吗?”

  小姑娘点点头,道:“对!

  不只是我看不惯。

  她的言行举止,一般人应该都看不惯。

  我也想做个孝顺父母的人,但是我妈说话实在是太难听了,正常人根本就没法和她交流。

  我就算明明想和她好好交流,但只要她一张口,分分钟就能把我给惹毛了!”

  大师兄点点头:“也就是说,她的言行,跟一般人不太一样,所以你很生气?”

  “嗯!”小姑娘点头确认。

  “你希望让她的行为,符合你的预期?”大师兄再次确认。

  “我只不过是想让她,跟其他正常的妈妈一样,难道这个要求过分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