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道之光
我也不知道,是在恼他,还是在恼自己。
李雪后来,请我吃饭了。
她兴奋的跟我分享,她复试的神奇经历。
她是复试的前一天下午,才收到复试的书。
那个年代,顺丰还没有火,还没有次日达。
李雪只能干等着。
她说,她其实已经放弃了。
复试的书都没看,怎么可能考得过呢?
但是,她又很想知道,大师算的,到底准不准。
收到书后,哪怕只有半下午的时间,她也是尽可能的,翻多少,算多少。
一直看到半夜,那一大堆的书,也没看完一半。
李雪感激的对我说:“三合,你知道吗?
如果那天,你没有跟大师在一起。
我是不会,去进考场的。
因为,根本就没有希望。
考研成绩,是笔试成绩,加复试成绩。
我的笔试,已经是垫底儿的了。
复试,连书的一半儿都没看完。
何必要去,自取其辱,去做一件没有希望的事情呢?”
李雪笑道:“幸好你们,给我了希望,我就想去看看,卦,到底准不准。”
我听到这里,也忍不住笑了,天才的人,想法总是很别致。
“然后呢?”我问。
“然后?”李雪眼睛亮晶晶的看向我,兴奋的喊道,“你肯定想象不到!
笔试加复试,我最终的总成绩,排名第三!
我是带着奖学金,被录取的!”
“为什么?!”我百思不得其解,太不科学了。
“因为,复试成绩,我是第一名!”她开心的笑弯了腰。
“为什么?!你不是书都没看完吗?”我讶异道。
我实在是个缺乏想象力的人,我想不出任何的可能性。
“因为啊,复试,是纯面试,我没考到专业题!”她顾盼神飞的看着我笑。
“哈?不考专业题,那考什么?”
我不知道考研的面试,应该考什么。
她笑着给我解释道,正常来说,复试,一部分是考核专业知识,一部分是考核综合素质。
不过,因为是纯面试,所以主要就是,考官提问,考生回答。
问什么,答什么。
她是抱着,必死的决心进去的。
所以,一点儿都不紧张。
她一进去,就用英文,做了简单的自我介绍。
主考官,是刚从英国回来的。
一听她的自我介绍,就很好奇,问她,为什么会带伦敦腔儿。
第242章 绝处逢生
她回答说,她喜欢听音乐,觉得伦敦腔儿很好听。
然后,主考官表示很惊讶。
80后和90后的人,应该会比较有感触。
应试教育下的人,别管它是哪里的腔儿了,只要能用流利的口语交流,都是大神。
大部分人是会写,不会说。
何况,李雪的口语,还带着英伦风味儿。
所以她的表现,引起了考官极大的兴趣,问她可不可以唱一首,她喜欢的英文歌。
唱完之后,又继续用英语,流畅的聊了一下其他的兴趣爱好。
还没聊尽兴,时间就差不多到了。
几位考官商量了一下,能进入复试的,都是专业技能过硬的人。
面试里,就不必再重复考核了。
综合素质高,更为重要。
而李雪广泛的兴趣爱好,在那一届的考生里,无人能及。
她那过目不忘的强大记忆力,也让她展示出了宽泛的知识面。
导师们一致认定,她热爱生活,博闻强识,爱好广泛,是综合素质最高的。
所以,她的面试成绩,遥遥领先于第二名。
哪怕笔试成绩偏低,两者一加成,她也排在了第三名。
“三合,你是我一辈子的贵人。”她真诚的跟我道谢。
一方面,我为她取得的成绩高兴,那是她应得的,与她的能力相匹配。
另一方面,对于老徐,我又很纠结。
他可能,是真的有本事的人。
但,一个“反断”,一个“悟”,就熄灭了我对玄学的全部热情。
我又没有,李雪那种逆天的脑子。
我确实不可能,考虑到全部的预测因素。
那么,就极有可能,会出现“反断”。
理工思维的人,是不能接受不固定的实验结果的。
结果是随机的,意味着不科学。
因此,从那以后,我再也不测算了。
哪怕李雪,几次三番的,想让我帮她再找大师给她看看,我也一次又一次的,都给回绝了。
我不想碰触,我不能理解和接受的事情。
直到遇见老道儿,他用天气预报举了例子。
哪怕天气预报有时预测的不准,无非是出现了新的变量。
只要原理是对的,哪怕不能次次预测出准确的结果。
但也并不耽误,人们掌握了,人工降雨或者人工止雨的能力。
一位师父的目标是,简单朴素的改变结果。
一位师父的目标是,出神入化的精准预测。
一位师父,运用的是,阴阳的道理。
一位师父,选择的是,博古通今各行各业。
不论哪个方向,只要肯下功夫,他们都可以成为,自己领域里的大神。
但我,是个很现实的人。
我更看重实用性。
我也很庆幸,自己当时,果断的舍弃了老徐的那条路。
不是说他不厉害,只是不适合我。
我就是个普通人,我没有计算机一样的大脑,去进行大量的数据存储和计算。
所以,当星辰问我,说玄的人,是不是不懂。
我不敢说,老徐不懂。
他至少,比我懂的,多的多的多。
只能说,他可能,懂得没那么透彻。
至少是,没能给我讲明白。
第243章 决定我们命运的不是卦
但在李雪这个天才的眼里,老徐那是绝对的大神。
后来有一次,电视台要做一期打击封建迷信的专题,还采访到了她。
李雪对着镜头,很认真的回答道:“对于未知的事情,我们少一些武断,多一些敬畏,少一些否定,多一些宽容。
可能会,更科学。”
然后,她就被作为反面的典型,被剪辑到了专题里。
话外音是:封建迷信的毒,已经侵蚀到了高知分子。
我在电视新闻里,看到她的时候,哭笑不得的问她:“对着镜头,你就不能说点儿,场面上的话儿吗?”
她无所谓的耸耸肩,道:“打击封建迷信,归打击封建迷信。
但不能为了打击迷信,就把经得起验证的文化,也一并的抨击啊。
总要有人站出来,为正义发声。”
我心中暗自掂量。
如果我被电视新闻,剪辑成反面的典型,曝光了。
我大概,会很难过。
我承认,我没有她勇敢,我没有她那么强大的内心。
我是个要脸的人,我会听好赖话儿。
她笑道:“只是说了句真话而已,有什么好难过的呢?”
真话不真话,要看对谁说。
对不相信的人来说,那就是假的。
所以,哪怕到现在,到写这本书的时候。
科学能证实的部分,我写。
科学还不能证实的部分,我不写。
机缘不成熟的时候,我不想去做一个殉道士。
强扭的瓜,不甜。
再扭的话,瓜会生气。
这是我的观点。
而李雪,带着她的执拗和偏激,在商界,混的风生水起。
一直到现在,她还会念叨起,那位改变她命运的大师。
上一篇:退婚后,师姐主动要与我双修
下一篇:返回列表